騎手快遞員“靈活就業”不容易工傷保險仍然存在較大障礙
目前,全國以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家政人員為代表的靈活就業人員約有2億,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沒有參加工傷保險,一旦出現工作傷亡,個人與家庭容易遭受巨大衝擊。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當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意願高漲,工傷保險基金也存在較大結餘,但因三大政策障礙導致他們被擋在參保門外。
原標題:“靈活就業”不容易,這個保障仍然存在較大障礙!
1
靈活就業者參保難
小周是武漢市一名快遞員,高峰時每天要收送兩百件包裹。“騎電動車大街小巷接單送單,危險性不小,不少同行都發生過交通事故,卻都無法參加工傷保險。”小周說。
半月談記者諮詢包括武漢在內的多地社保熱線獲悉,只要簽署勞動、勞務合同,就應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用;靈活就業群體也可由雇主繳費參保,但勞動者個人不能繳費參保。小周與快遞企業簽訂的是網點承包合同,加上快遞企業不同意繳納工傷保險,他就一直被擋在工傷保險門外。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除公務員外,所有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以及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都應參加工傷保險。全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城鎮就業人數超過4.4億人,而2019年末全國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僅2.5億人。多地社保幹部表示,目前未納入工傷保險覆蓋範圍的,絕大多數都是靈活就業人員。
2
三大政策障礙成“堵點”
不少受訪人士介紹,當前,大量靈活就業者無法參保主要是因為三大政策障礙。
——政策門檻。半月談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包括快遞、送餐等靈活就業行業,並未納入《工傷保險條例》中應參保的群體。在工傷保險行業風險分類表中,也沒有快遞、送餐行業風險劃分,無法確定相應繳費費率。
——參保渠道。在當前工傷保險制度設計中,勞動者納入工傷保險範疇,必須由用人單位繳費。有地方社保部門負責人表示,不少靈活用工單位不願意參保,是擔心為靈活就業群體繳費,容易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係,就要承擔“養老、生育、失業”等社保繳費義務,增加企業整體用工成本。
——工傷認定。根據相關規定,勞動者遭遇職業傷害後,需要進行工傷認定,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只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等情況才能認定為工傷。然而許多靈活就業者往往獨自工作,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界限比較模糊,對工傷認定帶來諸多挑戰。
3
多地呼籲拓寬參保渠道
去年以來,隨著國家和各地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政策密集出台,推動工傷保險擴圍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部分地區也在開展工傷保險試點工作,覆蓋更多靈活就業群體。
一類是出台地方政策,將靈活就業群體納入工傷保險範圍,如廣東省在1月份出台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試行辦法,首次將家政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未建立勞動關係的特定人員,納入工傷保險參保範圍;另一類是江蘇南通等地,採取政府主導、商業保險公司運作方式,建立獨立職業傷害保障,便於靈活就業群體參保。
“工傷保險是一項全國性制度,需要從頂層設計層面調整相關政策規定。”青海省社保局副局長池蘇賢等人表示,當前首要是將靈活就業群體全面納入工傷保險政策覆蓋範圍,明確相應靈活就業行業風險分類,暢通他們參加工傷保險的政策渠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在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過程中,可以運用大數據、區塊鍊等新技術,精確評估不同行業靈活就業群體的工傷風險,合理確定保費費率,既保證保險的覆蓋面、可及性,也不會大幅增加企業的負擔,保持經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