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為什麼會堵?一切要從船造得越來越大說起
20萬噸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全球貿易“咽喉”被堵死,這或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中國台灣長榮集團旗下巨型貨輪“Ever Given”因遭強風襲擊偏離航道,最終擱淺蘇伊士運河並卡在河道中央,致使整條運河南北向至今仍舊全線癱瘓。
有評論警告稱,隨著越來越多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霍爾木茲海峽等海上樞紐,此次堵塞凸顯了全球航運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風險:船隻越來越大,水道越來越擁擠,這種情況也就可能會越來越普遍。
在全球貿易擴張的背景下,在過去十年裡,集裝箱船的“體型”幾乎翻了一番。這也就意味著,當巨輪出現類似擱淺、“塞船”的事故時,營救工作也隨之變得更為困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陰雲未散,消費者網購成性,需求驟增,負責運輸商品的巨輪所裝載的集裝箱也就越來越多,加劇了航運擁堵的狀況。
《勞埃德船舶日報》執行總編Richard Meade表示,如果停運僅持續一兩天,這對全球航運影響不大;如果需要卸下集裝箱來減輕船舶重量,停運可能會持續數週,托運人就不得不開始考慮向南繞過非洲好望角會是更好的選擇。
蘇伊士運河又不是一直都在那裡的,繞道到非洲完全可行。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TankerTrackers分析師Samir Madani也稱,蘇伊士運河是全球貿易的咽喉,如果危機能盡快解除,那麼影響就相對較小,而如果航道阻塞持續下去,那麼就會帶來嚴重後果,包括影響油價、運費,以及可能迫使其他船隻繞道更遠的線路。
儘管可以選擇繞路,但全球貿易顯然已經大受影響。
迄今為止,全球貿易的約12%要經由這條運河輸往各地。在“長賜號”癱瘓在蘇伊士運河的24小時內,全球石油市場光是卡在蘇伊士運河兩端的能源運量,就有1000萬桶原油遭受影響。
NBC新聞援引丹麥的一位獨立航運專家Lars Jensen稱,此次事故影響的範圍涉及食品、家具、衣物、健身器材、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基本上包括你能在超市看到的任何東西。”
什麼時候才可能出現好轉?
行業專家表示,到本週日或者周一,蘇伊士運河漲潮到頂點時,解救工作才會迎來最佳時機。
彭博援引2012年歌詩達協和號觸礁事故處理負責人Nick Sloane稱,到週日或者周一春潮來臨時,蘇伊士運河水深有望增加46厘米,這會為解救工作帶來更大的空間。
Lloyd’s List Maritime Intelligence董事總經理Richard Meade也表示,週一水位預計會明顯上升,屆時處理工作難度會減輕一些。
但是如果屆時時機過了,而情況依然沒有緩解,那麼對航道交通的影響會更糟。Sloane表示,再下一次漲潮要等到12-14天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