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有季節性嗎?世界氣象組織更新最新資料
據外媒報導,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一份新報告稱,季節性天氣狀況尚未在影響導致COVID-19的病毒傳播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地球科學、醫學和公共衛生專家小組認為,政府乾預和人類行為的影響力要大得多。
世界氣象組織團隊聯合主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地球科學家Ben Zaitchik表示:“在溫暖地區流行的第一年,我們在溫暖的季節看到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上升,並且沒有證據表明這個不能再次發生在未來的一年。”在大流行開始時,有人猜測季節性天氣可能會影響COVID-19的傳播,病毒在寒冷、乾燥的天氣更容易傳播,而在溫暖、潮濕的季節傳播則較少。“在現階段,沒有證據支持將氣象和空氣質量因素作為政府放鬆旨在減少傳播的干預措施的依據,”Zaitchik補充道。
據悉,Zaitchik還領導著一個由NASA資助的團隊,他們正在對同一主題進行評估。據了解,該團隊正在使用天氣再分析模型和各種統計技術在衛星數據和其他環境數據來源中尋找信號。他們的目標是檢測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紫外線和降雨跟COVID-19傳播及嚴重程度之間的潛在關係。
Zaitchik最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敦促研究機構在設計COVID-19季節性研究時要力求嚴謹、在傳播研究結果時力求清晰從而避免因相互矛盾的結果而混淆公眾和政策制定者。
以下為Zaitchik接受媒體採訪所提供的最新信息:
Earth Observatory(以下簡稱EO):今年COVID-19病例的數量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感染率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什麼?
Zaitchik:很明顯,主要的驅動因素仍舊是人類行為。當我們待在家裡、遠離社交時,傳播就會減少。這就解釋了我們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病例曲線上看到的最大波動。隨著我們看到疫苗在一些國家的推廣以及感染的積累,我們很可能也能看到群體免疫開始發揮作用。
EO:我們看到美國的病例在初冬激增然後在2月份出現下降。這和天氣有關係嗎?
Zaitchik:天氣影響病毒存活或我們的免疫系統有一些直接的方式,但目前最主要的影響還是間接的。如果天氣條件允許人們待在室外、避免擁擠,那麼天氣可能會降低傳播率;如果人們擠在室內,反之亦然。這種理解是基於我們對其他上呼吸道病毒的經驗;關於表明在擁擠的室內環境中傳播能力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對COVID-19疫情第一年的模式進行了統計分析。但最後一條證據仍需要調查。雖然病例的數量有時會跟季節規律相一致,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天氣狀況似乎確實可以加強個案趨勢,但天氣的影響仍是高度不確定的。
EO:是否可以說,人們在涼爽、乾燥的季節條件下的行為可能比病毒對環境的反應更重要?
Zaitchik:似乎確實存在病毒敏感性。冠狀病毒在較高溫度、強光照射和一定濕度條件下不太穩定。截止到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敏感性是否對COVID-19的傳播有顯著影響。一般來說,這些敏感性表明病毒在冬季條件下有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機會,導致更大的傳播潛力。但最終,傳播的主要驅動力是人類行為。
EO:NASA資助的COVID-19季節性研究項目進展如何?有結果了嗎?
Zaitchik:我們在數據整合和對齊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這使得我們能夠發布一個一致的、有質量控制的新冠肺炎病例和水文氣象變量數據庫,另外還能通過GitHub向公眾開放。我們認為,這對天氣和COVID-19的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很多研究的數據都有問題或是不可重複的。我們也開始理解,為什麼在關於COVID – 19天氣敏感性的早期出版物中有這麼多相互矛盾的結果以及人類活動對傳播率可預測性的貢獻如何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EO: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您對COVID-19潛在季節性的看法發生了哪些變化?
Zaitchik:並沒有太大改變。在這方面,流行病學家預計,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類似於寒冷天氣的傳播高峰,因為很多其他上呼吸道病毒都會這樣。但我們也知道,我們對季節性的直覺來自於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並且有大量證據表明,即使在天氣不利的情況下病毒也會傳播。我們看到了一些季節性的證據,但也有很多無法解釋的變異性,這與流行病學家的預期相當一致。
OE:美國人對疫情如何在本國蔓延非常熟悉,而衛星則擅長展示全球視角。您從全球數據中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Zaitchik:全球視角非常重要。從天氣和COVID-19的角度來看,我們看到了有趣的半球模式。比如有一些證據表明,南半球國家在冬季經歷了一個高峰,而北半球的病例隨著我們的冬季到來而上升。但這種模式也有例外,如美國的夏季峰值或東亞國家的持續低病例數。看看不同國家和氣候區的環境,我們看到了一套複雜、多尺度的模式,對此我們需要破譯。全球視角是強大的,因為它有可能產生一些普遍的見解。它的強大之處還在於,它可以糾正因每次只看一個國家而產生的一些過於簡單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