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二次創業”和醫療的“長期主義”
沒有百度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百度。隨著百度在香港的上市,BAT三巨頭齊聚港交所。百度在招股書中寫到,16年間,百度已經從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成長為具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話術的轉變,表明百度正在重新“定義自己”,也是說李彥宏所說的“二次創業”。
李彥宏在現場致辭時表示,“在百度最初的10年,我們專注於搜索引擎技術的開發,讓我們得以服務10億互聯網用戶,並演化出語音、圖像、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最近10年,我們在深度學習、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自動駕駛、AI 芯片等前沿領域投資,讓我們成為一個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
“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更專注,我們更喜歡不斷地去思考,什麼是屬於我們的機會,什麼不是。”
過去一年裡,百度的股價從低點一路飆升,漲幅高達220%。包括高盛、瑞信在內的國際知名投行和投資機構紛紛看好百度的發展前景,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凱瑟琳·伍德旗下三大基金更是重倉百度股票。
種種跡像都在表明,百度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拋開最帶流量、成熟度更高的百度雲、飛槳、自動駕駛,醫療一直是百度默默專注的“機會”。
為什麼這麼說?
對內,招股書中,To C的百度健康作為其他重要增長類目被列出。除此之外,ToB的靈醫智惠、百圖生科等等,也進一步強化了百度的AI“生態”屬性;對外,百度去年投資了13家企業,醫療相關企業占到了5家。
醫療,在AI時代的百度身上,能否成為新的增長極?
第二增長曲線下的靈醫智惠
如果說搜索廣告是百度的昨天,造車與Apollo是百度的明天,那麼智能雲就是百度的今天。
承載百度AI的智能雲被明確定義為“中長期增長第二曲線”。
2月17日,百度發布其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成為了其AI戰略商業化的重要節點。
百度智能雲業務相關數據首次在財報中披露——第四季度,百度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長67%,年化收入約130億元。
李彥宏在本次財報信中表示,百度智能雲正在進入強勁增長的快車道。
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20H1)》報告顯示,在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這是它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排名第一。
其中,百度智能雲在人體識別、圖像視頻、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市場份額第一,整體行業用戶認知度最高。在市場份額保持領先的同時,智能雲業務商業化提速。
目前,百度智能雲已經開放了270多種AI能力,服務超過200萬開發者,百度智能雲也面向不同行業推出了解決方案。
去年,百度智能雲全面調整業務,構建了三層新架構:底層是百度大腦,中間是中台,上層是行業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以此應對各行各業或各個客戶的智能化轉型需求。
百度CTO王海峰也因此做了一個比喻:“百度智能雲就是人工智能的雲平台,它就像是武俠小說裡少林寺的藏經閣,裡面有無數的內功心法和武術技能。你需要什麼樣的內功和技能,我們都提供給你。”
而智慧醫療,就是開在“百度大腦”土壤上的一朵花。
2018年,靈醫智惠成立,這是一個由百度大腦提供技術驅動的智能醫療品牌。基於其技術中台能力,靈醫智惠主要為用戶提供臨床輔助決策、醫療大數據、眼底影像分析、智能診前助手、慢病管理等全場景醫療解決方案。
靈醫智惠走的是基層路線。
作為百度智能雲副總經理、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黃艷將李彥宏理想中的“技術的普惠性”帶到了智慧醫療板塊,尤其是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和慢病管理領域——醫療就像教育一樣,如何通過技術的力量來幫助醫療行業提升公平性,是百度佈局智慧醫療的根本思路。
2020年,黃艷曾表示,百度最強的兩塊優勢,一個是AI,一個是互聯網用戶的知識查詢入口。
“醫療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很難脫離B端、G端去談C端,這也是我們思考,如何把百度的AI和互聯網能力結合起來,我認為我們的路徑應該是先做B端,再往C端走。B端的核心能力是AI,C端的核心能力則是互聯網入口。”
2019年是百度智慧醫療“落地的元年”,做了很多蓄勢的事情——一方面是技術的積累,另一方面是“朋友圈”的建立。
“第一,醫療最核心的實際上是醫學知識,我們部門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構建醫療的知識圖譜;第二是渠道,不管是通過戰略合作也好,還是通過投資佈局也好,在知識和渠道這一塊,2019年我們都積累了很多朋友。”
如何在醫療這個行業裡立足,既不破壞原有生態,又不失自己的利益。
對於這個問題,百度更傾向於去扮演一個“AI智能中台”的角色,讓信息化廠商繼續專注於自己的事情。
“業務層是信息化廠商的主戰場。在智慧醫療成為一個趨勢後,很多信息化廠商試圖在業務層增加AI的能力。但是AI能力又非常專業,原有的優勢和基礎讓它們很難做好。所以我們中間定義了一層,叫做AI中台的能力,由像百度這樣的AI技術強大的公司來提供。”
截止去年11月,靈醫智惠已經落地了27省市15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服務了數万名醫生,為超過1000萬患者提供了基於AI的醫療服務。
當然,AI的變現能力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
百度AI技術延伸的相關應用在收入上的貢獻還十分有限,費用居高不下。根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百度的研發投入達到195億元,2018年時這個數字還是157億元。兩年時間,增長了24%。
根據百度本次招股書公佈的信息顯示,本次IPO計劃募資276億港元(除去費用後)。
按照計劃,募資的50%將用於人工智能為主的創新商業化、40%用於發展移動生態、剩餘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推動AI業務商業化”成為募資的關鍵詞。以智能雲目前的增長勢頭以及集團對AI變現的預期,各個面向行業的AI解決方案似乎不會面臨較大的營收壓力。
從內容到服務,百度健康的勝算有多大?
2020年3月初,百度成立百度健康子公司,將互聯網醫院作為重點方向。成立一月內,百度健康就成立了銀川百度健康互聯網醫院。
同年8月,百度健康糖尿病中心正式運營,構建了醫患一體化的專科互聯網醫院。
成立一年後,百度健康又與滄州市人民醫院共同搭建了互聯網醫院,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
百度健康的本質,是以百度健康醫典為核心的內容生態和以百度健康問醫生為核心的服務生態。
招股書中顯示,百度健康的目標,是通過社交賬號、直播研討會、討論論壇及遠程醫療,為醫生及醫院提供更高效的在線出診方式,並為他們提供託管管理工具以有效維持與病人的聯繫,例如通訊、預約安排及監測治療計劃。
另一方面,百度健康也幫助用戶根據不同的醫療需求找到最合適的醫生和醫院,通過AI技術向公眾推送信息以進入購買流程,同時將用戶和醫生及醫院聯繫起來。
2015年,百度CEO李彥宏曾在復旦大學演講時表示:“百度想做的事情是把正確的病人送到正確的醫生那兒。”
2020年,百度健康高峰日與醫療保健相關的搜索達到了1.9億。
百度健康整合了AI收集的海量第三方醫療健康信息,包含深度、權威醫療保健內容,包括來自約30萬名醫生及醫學專家的保健內容,以及百度健康醫典等自主推出的產品。
與百度自有的移動生態結合,會給百度健康帶來充足的增長動力。
“我們可通過百家號、智能小程序、直播及通訊工具使用戶與醫生和全國超過100家醫院溝通,以此來找到最符合的醫生和醫療機構。”
然而,百度健康以內容生態和服務生態為核心,其盈利的能力仍然存疑。這兩件事情,早有其他廠商驗證過。
例如,騰訊做的騰訊醫典(原來的企鵝醫典)。
2017年12月29日,騰訊對外宣布成立醫療資訊中心,旗下首款互聯網醫學科普產品企鵝醫典正式上線。
現任騰訊醫療副總裁的張猛就曾表示,“國外有一些做醫療資訊的上市公司,他們都已經通過廣告形式與藥企合作變現,估值不錯,股價也很好。但是,企鵝醫典現在不考慮盈利,目前也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因此,參考騰訊醫典的路子,百度健康顯然不太可能、也不太願意從醫療內容中進行變現。
而問醫生為核心的服務生態也是如此,參考前段時間發財報的平安好醫生——2020年,平安好醫生的在線醫療的業務收入為15.655億元,同比增長了82.4%。
而增長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會員服務類產品(包括就醫360、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及伴隨在線問診服務產生的電子處方購藥等業務增長。
由於百度沒有電子商務的業務,因此,像阿里健康或者京東健康那樣,切入藥品銷售是難以做到的。
百度健康現在在做的事情,似乎與平安好醫生更為相像:互聯網問診和健康商城。
而且,百度切入線下醫療的難度也很大。主要還在於,成本非常高,和百度的優勢並不匹配——百度的優勢還是在醫療的信息連接上。
就在一周前,百度還上線了一款名為“輕竹健康”的App。
據App簡介,“輕竹健康”是百度靈醫智惠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該平台通過連接提供健康管理諮詢服務的醫生和用戶雙方,為用戶提供多樣化、專業化的慢病管理服務。
在2020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健康總經理、百度健康醫典總經理楊明璐表示,“未來百度將聚合知名醫院資源,構建問診購藥等健康服務閉環。”
所以,健康商城成為百度健康正在建設的重點,涵蓋在線購藥、核酸檢測、疫苗、健康體檢、保健品等全品類服務。
如果這件事情做起來,百度健康將會有更多的變現機會。不過,在幾位互聯網醫療巨頭的先發優勢下,百度健康能否從集團內拿到更多的資源傾斜?
提前“磨劍”的百圖生科
2020年9月,李彥宏成立了一家生物計算公司——百圖生科。李彥宏作為牽頭髮起人,親自出任公司董事長,BV百度風投CEO劉維作為聯合創始人,擔任公司CEO。
公司成立後,百圖生科的業務分為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利用前沿AI技術構建完整的生物計算平台,通過自身研發和產業投資,與新的數據軸和垂類分析/設計/計算工具領域的初創企業與研究機構進行合作,為生命科學企業和科研用戶提供工具能力和完整的解決方案、做好服務。
第二階段,還將深度參與或主導發起新型精準藥物和精準診斷產品的研發,攜手合作夥伴,為社會貢獻精準生命科學產品。
以生物計算平台為基礎,“百圖生科”還將大力投入關鍵數據底層設備和計算技術的研發,加速高通量類器官芯片、高分辨物質觀測設備、新的組學採集分析設備、蛋白質模擬和生物計算專用芯片的研發,為生命科學行業帶來新的數據軸和計算能力,實現對這些關鍵共性平台技術的自主可控。
當然,百圖生科成立之後,還會接收集團內部的支持,其中就有百度出名的底層深度學習平台算法——飛槳。
飛槳將為百圖生科提供AI底層技術和開發工具,並基於百圖生科及其客戶的需求迭代,不斷推出新的算法和工具,快速構建生物計算行業的開源平台,為生物行業提供更多的開源、高效、精準的研發工具。
劉維擔任CEO,也印證了百度做AI的生態性思維。
百度風投2020年投的醫療項目
2017年擔任BV百度風投CEO後,劉維就將生物計算作為BV的核心佈局方向,在中美歐各地早期投資了40餘家生物計算企業。
這其中,包括了十餘家各細分領域的AI藥物設計公司和20餘家新型生物數據軸公司,涵蓋納米孔測序、單細胞質譜和分子影像、人體內傳感器、超分辨成像、高通量3D病理、腦機接口等多種前沿方向。
僅從2018年至今,百度在生命科學領域投資的公司就有:宸安生物、DeepBiome、Insilico Medicine、齊碳科技、Sherlock Biosciences、東軟醫療、RootPath Genomics、Quantapore、Genedock聚道科技、Atomwise等。
而且,其中一家被投企業宇道生物,在完成融資後,宣布與百圖生科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設新一代變構藥物AI設計引擎,在前沿AI技術領域積累經驗,從而進一步提升變構藥物的設計能力。
2002年第三季度,另一家公司普瑞基準獲得了百度風投生的A+輪投資,並且後續與百圖生科在腫瘤多組學研究領域進行合作。
現在,百圖生科做的還是“卡位”的事情。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憑藉百度的AI能力,這塊領域,百度似乎有更多的“先發優勢”。
百度的二次創業
不管如何,帶著“AI第一股”頭銜的百度,總算是回來了。
多年來,百度忍受質疑、承擔挑戰,堅持夯實自己的AI底座的做法終於有了回報。
截止到今日收盤,百度市值達到了7129億元。
“面向未來,我們將在人工智能的無人區去探索,我們的很多業務只有靠創新才能打出來。回到香港二次上市,是百度的再次出發,是百度的二次創業。”
李彥宏說,“我們正在迎來一個為技術創新加冕的大時代,我們愛這樣的時代,我們將勇敢奔赴星辰大海。”
不管是靈醫智惠、百圖生科還是百度健康,這些業務需要花時間,短時間內難見成效。
16年間,百度已經從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成長為具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在敲鐘現場,李彥宏堅定地表示,百度願意為長期投資、為未來投資,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是一樣堅持。
換言之,百度在醫療領域,需要一種“長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