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發現細菌新物種或許能幫助人類在火星上種植植物
為了在執行深空任務的時候,經受住太空的嚴酷考驗,我們在地球之外種植糧食時,可能需要來自細菌的一些額外幫助。最近,研究人員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新發現,或許可以幫助他們開發出可以讓植物抵抗太空壓力的“燃料”。
在發表於《微生物學前沿》雜誌的論文中,與NASA合作的研究人員提到,他們在兩次連續的飛行中,在國際空間站的不同位置發現並分離出四株屬於甲基桿菌科的細菌。
其中一個菌株被確定為羅氏甲基桿菌(Methylorubrum rhodesianum),另外三個菌株為以前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這三種桿狀活動性細菌分別被命名為IF7SW-B2T、IIF1SW-B5和IIF4SW-B5。遺傳分析表明,這三種細菌與印度甲基桿菌親緣關係密切。
甲基菌屬涉及固氮、磷酸鹽增溶、非生物脅迫耐受、促進植物生長和對植物病原體的生物防治活性等等。
為了紀念印度生物多樣性科學家阿杰馬爾·卡恩博士,該團隊提議,將新發現的菌種命名為“阿杰馬爾甲基桿菌”(Methylobacterium ajmalii)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兩位博士——範卡茨沃倫博士和辛格博士——對這一發現發表評論說,對於在太空種植農作物,這些菌株可能具有“在生物技術上有用的遺傳決定因素”。不過,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生物實驗來證明,它們確實具有改變太空農業發展的潛力。在資源極少的極端環境中種植植物,這種可以在壓力環境下促進植物生長的新型微生物是關鍵。”
鑑於NASA希望有一天可以讓人類登陸火星乃至更遠的星球,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十年探索建議該太空機構將國際空間站用作“探索微生物的試驗台”。
他們補充說:“由於我們的團隊在培養極端生態位微生物方面擁有專業經驗,我們受NASA太空生物學項目委託,借助國際空間站探索微生物的存在和持久性。”
“毫無疑問,國際空間站是一個乾淨整潔的極端環境。機組安全是第一要務,因此了解人類/植物病原體十分重要,但我們也需要像新型的’阿杰馬爾甲基桿菌’這樣的有益微生物。”
作為持續監視任務的一部分,國際空間站上的8個位置已被列入細菌生長的觀測點,這項工作已經持續了六年之久。這些樣本區域包括空間站宇航員聚集的地方或者開展實驗的地方,比如植物培養室。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分析過數百份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細菌樣本。從國際空間站的其他不同地方收集到的樣本大約有1000多份,但這些樣本仍在等待被送回地球的那一天。在地球上,研究人員將對空間站的樣本進行詳細的檢查分析。
根據范卡茨沃倫博士和辛格博士的說法,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繞過這個漫長的過程,也許未來可以使用專門為國際空間站開發的分子生物儀器尋找新的菌株。
他們說:“與其將樣本帶回地球進行分析,我們還需要一個集成的微生物監測系統。該系統將使用分子技術,在太空收集、處理和分析樣本。這種微型化的’太空組學’技術(生物傳感器開發)將幫助NASA和其他國家實現安全和可持續的太空探索。”(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