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崗帶來“高流量” 卻難解招工難
從人社局長做客直播間“雲帶崗”到推出微信、抖音“24小時不打烊”招聘平台,再到開展集崗位發布、求職登記、招聘面試等於一體的“直播通辦”服務……近日,福建啟動擴崗留工穩就業專項行動,多地在這個招工季,把招聘會搬到了直播間裡“花式”招工,為缺工企業“納才”。
如此直播帶崗,收效幾何?記者為此採訪了多家企業和多名求職者。
不僅為“流量”,更為“留量”
“今天的直播,不帶貨,帶崗位帶政策。”
“我們企業在金沙園,交通便利,包食宿,歡迎大家來應聘。”
“我們這次招的是操作工,工資4000~6000元,有意向的朋友可以與我們聯繫。”
……
HR變身網絡主播直播帶崗,求職者成了雲端看客在線“淘崗”。3月8日,由三明市人社局籌劃的2021年網絡直播招聘會線上啟動,28家企業帶來了767個崗位虛位以待。
為了吸引更多“流量”湧入直播間,本次招聘會特邀當地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機械製造、電商、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的優質企業參與直播,平均月工資近6000元,較當地不少線下招聘會開出的工資福利更具吸引力。據主辦方統計,直播開始不到半小時,就吸引了超4萬人觀看,最高峰時在線人數達10.5萬人。
中機精沖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的現場負責人鄭先生是首次參與直播帶崗。在他看來,直播帶崗和直播帶貨雖然目標群體不同,但都是透過直觀化、立體化、全景化的營銷方式,讓屏幕另一端的人們跨越空間的距離,對所“帶”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他坦言:“參與直播不僅僅是為了’流量’,更是為了’留量’。”
據了解,當天下午共有70多名求職者通過直播向這家企業進行了崗位諮詢,最終達成就業意向的不到5人。
記者註意到,在現場和中機精沖一樣未能完成招聘任務的企業超過了招聘企業總數的70%。不少HR雖然在直播間裡用盡“招術”,依舊未能招到與崗位相匹配的人才。
打破年輕人對工廠的刻板印象
招聘會“遷徙”至線上後,帶來了什麼?
“流量意味著關注度,蘊含著吸引人才的機會。”福州市人社局局長王命瑞在參加直播帶崗活動後表示,疫情固然是推動這場“遷徙”的最大推手,但加大對青年人才的招工引工亦是招聘會“上線”的重要動因。
在直播間裡,王命瑞宣講了高校畢業生短期免費住宿、落戶、就業創業等優惠政策。他以福州市人才儲備中心舉行的直播帶崗為例介紹,51萬在線網友中,儘管投遞簡歷的求職者佔比不高,但其中有18525人次的畢業生投遞簡歷,8253名高校畢業生參加了視頻面試,最終3672人次達成了就業意向。他感嘆:“流量背後是大量的青年求職者,希望直播能成為推動青年走進工廠、走入職場的開端。”
同樣忙著吸引年輕人的,還有福耀玻璃的人事部經理郭玉寒。她在直播間裡向網友展示了福耀玻璃的智慧工廠和數字玻璃,希望透過這些“黑科技”,打破年輕網友對工廠的刻板印象。她坦言:“現在,不少年輕人不願意來工廠。這其中不光是錢的事。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現在在車間里工作,體面又有趣。”
現場,郭玉寒帶來的招聘崗位覆蓋全供應鏈,其中不乏生產管理、質量管控等為年輕人量身定制的崗位。直播期間,她收到近200份求職簡歷,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人超7成。
“遠水”難解“近渴”
“現在用工缺口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光是這兩類行業的人員需求量就達5萬人。”福建省人資公司福州分公司的負責人陳冠達告訴記者,在福州,目前生產型企業的技術技能崗位和服務業企業的配送崗位用工需求旺盛,許多崗位長期招人。在他看來,直播的“遠水”難解缺工的“近渴”,“因結構性缺工造成的崗位缺口或許很難通過直播得到’補位’。”
在直播鏡頭的另一端,剛從一家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陳夏在直播間裡“呆”了許久,也沒下定決心“下單”。
“待遇好點的,要求技術等級、講究工作經驗;沒有技術要求的,大多待遇差,沒有發展空間。”陳夏笑說,“招聘會無論是在線下還是線上,崗位和待遇都沒變,變的只是形式。”
“直播帶崗只是一種新形式,並不是萬能神藥。”王命瑞表示,招工引工是一項人心工程,既需要直播這樣的新技術、新形勢,更需要暖心貼心、幫扶精準的好政策、好機制。在他看來,只有破解就業市場深層次的結構性供需矛盾,才能從根本上化解就業難與招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