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COVID-19空氣淨化器可能無效並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空氣淨化器的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市場上銷售的一些空氣淨化技術COVID-19可能是無效的,並對健康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這項由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波特蘭州立大學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發現,淨化一種有害的空氣污染物會產生一系列其他污染物。
室和現場測試發現,電離裝置導致一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減少,包括二甲苯,但其他的化合物會增加,最突出的是含氧VOCs(如丙酮、乙醇)和甲苯,這些物質通常存在於油漆、脫漆劑、氣溶膠噴霧劑和殺蟲劑中。根據環保局的說法,接觸VOCs與一系列健康影響有關,從眼睛、鼻子和喉嚨刺激、頭痛、協調性喪失和噁心,到肝臟、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有些有機物可導致動物癌症,有些被懷疑或已知會導致人類癌症。
這項研究發表在2021年3月7日的《建築與環境》雜誌上,模擬了這些電離裝置的實際操作條件,以測試在類似於我們大家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環境中形成化學副產品的有效性和可能性。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空氣淨化器類型之一是離子發生系統,包括”雙極電離”裝置,對顆粒進行電荷化,使其更快地從空氣中沉澱下來,市場上一般都是用來殺死細菌、真菌和病毒的。
然而,研究發現,空氣淨化器市場充滿了測試標準不足、術語混亂以及缺乏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行評審研究。與空氣過濾(將空氣推過過濾器以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不同的是,關於離子設備等”添加劑”空氣淨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研究非常少。
製造商和第三方測試實驗室通常使用室內測試來證明其產品的有效性,但這些測試報告往往沒有使用可以顯示設備在實際條件下的實際表現的實驗條件,就離子和其他設備的測試標準而言,這些標準主要是由工業界主導的標準,目前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確保在運行過程中只產生一種污染物,臭氧。
在日常運行條件下,添加到學校或辦公樓等有人居住的環境中的離子會與室內空氣中存在的其他化合物發生反應,這有可能導致甲醛和臭氧等有害副產品的形成。離子還可以迅速與其他氣體結合,並刺激形成新的”超細”顆粒,這是已知的空氣污染物。但關於這些機制的獨立數據很少。
研究小組對市售的感應式雙極電離裝置的運行情況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實驗室測試時,在一個大型半裝修的室內對顆粒物和氣體進行了空氣採樣,並對安裝在為一棟有人居住的辦公樓服務的空氣處理裝置中的電離裝置進行了現場測試。研究還發現,儘管顆粒物濃度發生了微小變化,但對空氣中PM2.5的總體濃度的淨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