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B站二次上市之際:我們還需要網絡社區嗎?
當紅炸子雞B站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讓許多投資圈的朋友摩拳擦掌。騰訊新聞《一線》報導稱,大型機構投資人下單熱情最高,他們覺得B站是這一波回港潮中難得的好項目,或將會出現之前快手IPO時的狀況:訂單被擠爆。能理解,從2020年第一個晚上開始,B站就展現了與它當時市值堪稱不匹配的影響力,其後連續有爆款出圈,帶領市值扶搖直上。僅看經營數據,B站的確顯示出了優秀的成長性。
但如果你考慮投資一家公司的原因是成長性,就需要找到它的價值支點。比如投資歡喜傳媒,肯定是因為它的導演是高票房保證;買美團,因為它高效對接了人們的吃穿住行……而不是因為一兩個事件就下手。
用“長期價值支點”的視角去審視,B站這個項目是有點“迷”的。
迷的核心:社區的價值
市場上對B站的疑慮,主要集中在它的社區屬性上。
似乎平衡社區氛圍的考慮,一定程度上阻礙著B站實現更大、更快地增長。不是說社區就不能變成巨頭,只是不能否認,社區,屬於互聯網行當中的髒活累活。
用戶難伺候、運營壓力大、賺錢又不像社交、遊戲那麼爽,典型的高成本低效率。
社區的價值倒也明顯,有很高的用戶粘性和忠誠度,可這兩個空洞的術語之下,很難找到什麼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
其實,社區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價值被忽略了,或者說它在外界眼裡,一般不會和社區屬性掛鉤——社區生產的內容,質量更高。
有個想做B站的抖音大V朋友問過我,B站有沒有那種能夠實現病毒式傳播的視頻,他想研究下,前期先模仿後期研究出規律自己造梗,快速起量。
畢竟他兩個月,就做出了6個播放破千萬的賬號,靠的就是病毒傳播。
他發給我個視頻:一個長得還不錯的男生,嘴裡一邊唸叨著“娜娜米”,一邊從日常服飾切換成古裝,標題是“你們想听的nanami”。
Nanami一詞源於日漫《元氣少女緣結神》女主奈奈生的音譯,帥氣妖狐男主巴衛對女主說“Nanami,你想獲得我的幫助嗎?”。大概是因為場景比較蘇,引起了抖音用戶的模仿。
他問我,這種二次元梗在B站是不是比較容易火?
我說首先,這不叫“二次元梗”,玩梗也要遵守基本法的。
“Nanami系列”本質上就是看各種各樣的男生,核心是“男色”,和這部動漫、動漫背後的文化聯繫很淡,這套路玩到後來,竟然有遊戲視頻套上個nanami的標題,就成了該系列的一員,和原作球關係沒有,所以並不屬於“二次元內容”。
如果想在B站上做《緣結神》,出cos、做劇情解說、玩混剪和音樂奏唱,做得好、有特色,確實可以被歡迎。
但前提,得有作品。
其二,想造梗,甚至成為被B站用戶追捧的對象,可以,但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和迅速。
B站上有“跟風”,就像前段時間鬼畜區UP主倒懸的橘子,用老版《西遊記》師徒四人聲音做了一首鬼畜RAP《大唐cypher》,隨即引出了英文版、日語版、阿拉伯語版、女妖精版……甚至狗叫版,對,用狗叫聲押韻。
但共同點,它本質上是對作品的追逐。並且,跟風的二次創作,本身也要有立意,哪怕是抖了個機靈,同時還得兼具形式新穎、框架完整。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B站的內容好,但這和社區有什麼關係?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要先回歸到創作者的原動力上。
客觀上的原動力,毋庸置疑是賺錢;主觀上會有爭議,有人認為是表達,但表達的完整表述是“更高級的表達”,這是創作的追求而非動力。
無論是自媒體、作家、歌手還是導演,年輕時做一個東西出來,第一件事會先給朋友看,配上一個興奮但又可憐巴巴的表情——“誇我”。成名的也會擔心作品的口碑怎麼樣。
創作者主觀上的原動力,是認可。把視野從個人拉到整個互聯網內容產業,錢代表了利益導向,認同則代表文化導向。
有時創作者需要對二者做出平衡甚至取捨,有時則是大環境決定了選擇。
後者在短視頻領域尤其突出,人們不可言說的慾望,被算法捕捉放大,進而將低俗、獵奇的內容海量分發,也反過來誘使創作者創作粗劣的內容。
只有滿足那些最基本慾望的短視頻會被不斷消費——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獵奇的迷你故事、網紅打卡、不斷重複的舞蹈等等等等。
互聯網行業鍾愛的,是追求規模效應的“平台邏輯”——以優化播放量為核心,算法系統、運營手段緊緊團結在這一主義之下。
當創作只有利益導向時,會變得卑劣。我們需要對此加以限制,但懲罰是最終手段,光有懲罰不行,它只能守住部分底線。
互聯網追求規模化的另一個弊端,懲罰往往也只是粗糙的一刀切,這是創作的天敵。
而社區,提供的恰恰是一種產品化的解決方式,它更自由,更有彈性。
社區有甄別好內容的動力和能力
“社區邏輯”與“平台邏輯”不同,如果說平台是單點突破,登峰造極;社區,倚靠的則是天然的博弈機制,引導創作者在利益與文化導向中尋求平衡。
首先,B站的高門檻,會篩選掉大量的低質量內容生產者。
B站首先是一個視頻社區,其第一層博弈機制在於視頻。文字是一種“兩低一高”產品。生產成本、抄襲成本低,但維權成本高。尤其在網絡環境中,兩低的成本被進一步降低。
而視頻呢,當下的維權成本仍舊不低,但長遠看不是大問題。大問題在於供給端,你不可能指望人的自律。
但視頻生產成本天然就高,即便你想抄襲,也得會做視頻才行,而視頻製作的時間、精力和人力成本不是文字能比的。
抄襲者的產出也未必能夠填上成本的坑,尤其在B站。無論從哪個角度,UP主有效的商業化都是靠粉絲帶來的,粉絲的積累時間很長,且需要持續高質量內容的輸出才能積累粉絲,如果可以辦到這點,何必抄襲?
B站的抄襲風險成本又高,風險主要來自用戶,很多時候甚至正主都沒發現,抄襲者就已經被粉絲用舉報掀翻了。
其次,粉絲構成了B 站的一道防線,不讓這個社區充斥著廉價的視頻內容。
B 站用戶一開始就是依照興趣愛好聚集而來的,為了捍衛自己的愛好,他們會自發維護這個社區中的規則,反抄襲只是其中之一。
而在這樣的社區當中,創作者做內容只會更加兢兢業業。因此對於大部分UP 主而言,不僅要認同B 站的社區文化,並反過來希望得到B 站用戶的認可。
風靡B站的《校園小子》系列內容的代表性作者—— UP 主“三十六賤笑”,屢屢成為全站排行榜第一,但也有一段低谷期。
一度,有不少評論認為這個系列正在偏離其逗樂、諷刺的創作意圖,變得流於形式、自我重複。
雖然被罵的視頻也有數十萬的播放量,但比起其他動輒數百上千萬的作品,想必UP主的內心也會跌宕起伏,畢竟作為創作者,失去觀眾就等於丟了命。
所幸,後面該系列又回到正軌。
但說實話,如果這種程度的“自我重複”都會被粉絲批評,“Nanami”在B站又怎麼會火呢?
最後,是官方的製度設計——“一鍵三連”。
B站以“一鍵三連”為代表的算法機制,一直被視為UP主與用戶關係親密的象徵,像“下次一定(投幣)”這樣的梗,聽起來就很溫馨。
但事實上,它一點都不可愛。這是B站官方賦予用戶維護社區規則權限的手段。
我們無從得知這套複雜算法的全貌,但在各路極客的努力下,我們可以洞悉其基本原理。
知乎上關於B站算法推薦機制的討論
像點贊這樣輕巧的動作權重比較低,而收藏、評論、彈幕、投幣這樣的動作權重更高。
為什麼?
因為點贊容易,所以算法判斷點贊產生的價值最低;
發彈幕和評論本質上是貢獻內容,且要打字,彈幕還要調整格式,有點麻煩,所以價值高;
硬幣要靠活躍度、發彈幕、評論等等勞動換取,還有上限,所以投幣的心理成本高,所以價值更高;
B站收藏夾有分類上線,要么管理好收藏夾、要么污染自己的默認收藏夾,比想像中麻煩,所以價值高。
算法邏輯可以總結為:
UP主視頻值得被推薦的程度=用戶付出勞動強度的總價值
這麼看的話,B站還挺像現實中的社區的,妥妥的用勞動換取財富。結果上,即使保守的定義,B站用戶也掌握著大部分UP主的“生殺奪予”。
B 站的產品、運營機制,都在試圖捕捉用戶在社區中的行為邏輯與評價標準。更準確地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用戶對於重複內容的反感,促使B站做出了不鼓勵同質化內容的運營機制。而這一點又反過來影響了用戶的選擇,那些更想看同質化內容的觀眾自然就會前往其他平台。
B 站的社區氛圍就在雙方的互動下建立起來了。最終使B 站的內容生產機制避免急功近利的狀態,讓真正優質的、得到用戶認可的內容得以浮現。
或許是由於互聯網上人們以匿名的方式存在,或許是由於商業公司天然的逐利性質,又或許是由於長期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罕有人本主義的精神。
當每個個體接入互聯網時,往往只被視為一個元數據,進而變成被納入統計的流量、大數據中的組成部分、算法推薦的被動接受者、機器學習的素材提供者、商業廣告竭力誘惑的消費者、甚至直接就是被榨取財富的綿羊。
許多互聯網產品設計僅僅是在剝削用戶身上的弱點,將他們轉化為自己的利益。
可惜,B站這種社區對內容創作的價值,似乎還沒有為當下的中國互聯網所感知。
但這未必不是好事。
畢竟,當所有人都認知到一個東西有價值的時候。
差不多也就是該逃頂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