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專利費率為何比高通低得多?華為:我們主要做產品
華為在深圳坂田園區正式對外發布了《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重點介紹華為2010年之前在創新和知識產權方面的歷史實踐。華為副總裁、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首次對外公佈了華為的5G專利收費標準,單台許可費2.5美元的上限大幅低於高通。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論壇上強調,華為是一家主要做產品的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依舊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並非為專利許可收入。
白皮書還指出,2020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有10.5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3.4%。其中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1317億元人民幣,約佔全年收入的15.3%。截止2019 年,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約900億美元),位居“2020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第三名。
華為投資控股研發費用資料來源:華為
從1995年申請第一件中國專利開始,華為就持續在中國、美國、歐洲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進行專利佈局。2001年,華為全球專利申請量已經達到同行業領先的美國公司同等規模;2004年,華為在全球的專利授權量也達到同行業領先的美國公司同等規模。持續的創新投入使得華為成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
尤其在中美歐等主要國家和地區,華為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長期名列前茅。截至2020 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餘族(超10萬件),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華為副總裁、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在現場表示:“華為實際上從成立開始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創新的公司,華為今天的成功也是長期自主創新研發投入的結果,我們(指華為)預計2019至2021三年間的知識產權收入在12至13億美元之間。”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丁建新此次還對外公佈了華為的5G專利收費標準。具體來看,為了促進開放透明與5G技術的應用,平衡創新保護與行業發展,華為將為遵循5G標準的手機收取專利許可費,主要有兩個條件:1.適用於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2.單台許可費上限2.5美元。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圖片來源:華為
丁建新強調,華為一直是5G標準的最大技術貢獻者,華為5G費率的公佈,將給產業界投資5G、轉型數字經濟帶來更透明的成本預期,從而增強行業信心,促進5G的快速普及。
丁建新還補充道,華為會進一步開放專利許可至IoT以及車聯網等領域。不過上述兩個領域並沒有公佈明確的許可費率,這是由於在物聯網及車聯網領域,不同產品的價格差距過大,因而專利費率還需要跟具體的廠商進行詳細的溝通。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前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對此評價稱:“華為發布5G標準基本專利(SEP)費率,將推動業界廣泛採用和使用旨在確保可操作性、可靠性和透明競爭的標準,同時為其研發投資提供公平的回報。”
單就針對5G手機而言,華為每部手機2.5美元的費率標準與高通相比,仍低了許多。早在2018年,高通就對外披露了5G專利費的收取標準,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移動網絡核心專利的5G手機每台收取專利費單模5G手機為2.275%,多模5G手機(3G/4G /5G)為3.25%;使用高通移動網絡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單模5G手機為4%,多模5G手機(3G/4G/5G)為5%。
由於市場上幾乎沒有單模5G手機,因此高通的專利費率在3.25%至5%之間,一部3000元價位的手機便至少需要交97.5元的專利費。不過高通也調整過手機收費售價的上限,由一開始的500美元下降至400美元。
宋柳平也多次在現場強調,華為是一家主要做產品的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依舊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並非為專利許可收入。雖然目前美國對華為有一些禁止性行為,但華為仍會按照向標準組織的承諾堅持FRAND原則(即公平、合理、無歧視)為全球的所有實體提供專利授權;目前華為對美國的授權專利超過10000件以上,這些專利能夠為美國的產業帶來價值。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圖片來源:華為
針對非洲市場,宋柳平也表示,作為一家領先的科技公司,華為有著相應的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華為與非洲有著大量的合作,為了消除數字鴻溝,華為為非洲的消費者提供可以負擔得起的通信服務。目前華為已經為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連接和服務,這些服務對於提升整個非洲通信的基礎保障有著非常大的價值。未來,華為仍將進一步與非洲的相關國家保持合作,從而幫助當地提高技術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人才的培養。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許春明對觀察者網表示,華為此次發佈白皮書和5G領域收取專利費用受到業界和學界高度關注。
許春明認為,這首先體現中國有創新能力持續尊重知識產權的企業在知識產權上的一種“華麗轉身”,從過去支付專利許可費,轉為專利許可費的取得,這反映的是中國一些領先創新企業的長期以來對創新的真正投入和關注。
其次,這體現出中國創新企業對知識產權運營能力的提升。華為對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的順利確定,充分遵循了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原則。這種開放共享,既是尊重知識產權,也是華為前期與國外的一些著名通信企業就標準必要專利經過一系列糾紛和博弈的結果,非常不容易。
同時,華為的創新也給國內企業作出好的榜樣。這次“十四五”規劃中對知識產權的相關指標做了調整,過去用以衡量城市創新實力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到“十四五”加了三個字,成為“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這就要求企業真正為了技術進步和市場價值而獲得知識產權,而非單純為了追求知識產權的數量以換取相關政策優惠。
華為現在以專利的許可費來回應了一些涉嫌濫用知識產權,高築技術壁壘,獲取高壟斷利潤的企業,這是一種良好而有力的回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長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華為自九十年代以來持續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以及大批科研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