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有望用於冷鏈新冠病毒消殺:低輻射對食品安全不構成影響
現在全球防疫的工作依然沒有鬆懈,具體到我們國家來說,對冷鏈新冠病毒的消殺,也是很有必要進行的,畢竟之前也出現過疫情。近日,中國同輻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確定了利用小型輻照儀開展新冠病毒滅活的實驗方案,其中中國同輻負責設計和提供專用輻照設備,中科院微生物所負責病毒輻照前後的檢測評價,該實驗方案已通過審批並予以執行。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目標是開展新冠病毒輻照消毒研究,建立新冠病毒輻照消殺工藝,為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輻照消殺提供依據。研究成果對於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的消殺處理及重要國際賽事的新冠病毒防疫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中核集團技術攻關項目團隊已開展冷鏈食品中新冠病毒滅活模擬工藝研究,在近3個月時間內,利用2種模擬新冠病毒開展了系列輻照滅活工藝實驗,取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據。模擬實驗表明,較低的輻射吸收劑量就可以達到滅活效果,且對食品安全不構成影響。
目前,研究團隊初步確定新冠病毒輻照滅活劑量範圍,但利用新冠病毒完成實驗滅活劑量驗證工作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國際上也沒有類似的文獻報導和研究工作供參考借鑒。
2020年12月,在國家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下,中核集團旗下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同方威視3家單位聯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的輻照消毒研究”核能專項研發。
醫療衛生健康領域是輻照技術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尤其是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大約有1200萬立方米的醫療器械由輻照技術進行消毒,全球生產的所有一次性醫療器械中有40%以上採用輻照滅菌。醫院裡常見的一次性輸液器、針管、手術器械等,都是經過輻照消毒。
抗疫中,核工業的“隱藏技能”——利用輻照滅菌技術助力醫用防護服生產讓大家對核技術應用產業有了更多認識。
核技術的投入,大幅縮短了醫用防護服的生產週期:傳統的環氧乙烷滅菌通常以天為單位,輻照滅菌則是以小時作單位,為戰“疫”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