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頻現維權難,李佳琦們推銷的美容儀是“智商稅”嗎?
隨著3.15臨近,消費者權益和產品質量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期,網紅美容儀TriPollar初普“溫控超標致燙傷”上了熱搜,儘管品牌方初普已作出回應,但此事卻牽出家用美容儀行業亂象,質量瑕疵、虛假認證、金屬含量超標等問題頻發。這些問題也讓為美容儀帶貨的大主播們翻車不斷。初普去年雙11和李佳琦牽手,有統計稱,“一小時銷量破億”。職業打假人王海稱,辛巴賣的宙斯魅影美容儀用鍍金冒充24K金。
李佳琦們帶貨的美容儀,到底是“真能美”,還是“智商稅”?深圳消費委在去年進行的一項比較試驗發現,10款熱賣產品中有5款清潔功能卸妝乾淨程度“不如用手”,還有一些溫熱導入效果未達到宣傳效果,功能自然無法發揮。
有專家認為,家用美容儀涉及電子、材料、臨床醫學等多領域,從原理上來說,家用沒有問題,但目前行業尚無統一技術標準。由於技術不過關或是採用差的元器件,會直接影響產品使用效果。此外,家用的設備,比較小巧,能量、效果肯定和醫用設備有差別,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李佳琦所售初普美容儀被王海打假
美容儀作為一種新型電子品類,深受愛美人士的喜愛,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但行業問題頻出,引發業界的擔心。
首先是使用安全問題。近期,中國家電協會主辦的中國家電網與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對NEWA、AMIRO等8款射頻類家用美容儀的溫度、使用安全等方面做了檢測。
檢測報告顯示,初普家用射頻美容儀TriPollar stop eye在人造皮的測試中溫度過高不達標,使用時溫度最高超過63.7℃,完全超出人體承受溫度,存在很大程度的燙傷風險。
《南方都市報》也報導稱,初普Stop eye的金屬部件溫昇實測最高達74.1℃,存在高溫燙傷隱患。另外,初普官配凝膠還被媒體曝出含禁用成分“NARINGENIN柚(苷)配基”,容易引發使用者有致敏反應。
關於產品被測試出溫控超標的問題,初普代理商南京美洲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說明中表示,測試相關標準是推薦標準,而非國家強制安全標準。而且測試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溫度測試結果,不過相關產品卻在京東緊急下架。
除此之外,虛假宣傳在美容儀行業也十分常見。去年雙11期間,李佳琦直播間售賣的StopVx和StopEye兩款初普美容儀以“擁有權威機構FDA 13項技術認證”為賣點。在王海提出質疑後,初普國內代理商向李佳琦道歉,稱是“翻譯失誤”造成的誤解,其後的介紹中也將“FDA認證”改為了“FDA認可”。
同樣,辛巴網店所售宙斯魅影美容儀被王海質疑系鍍金冒充2 4K金,由於辛巴在解說中提到此款美容儀是24k金所製成,未提及鍍金這一說法,對消費者俱有極大迷惑行為。
雷達財經發現,被美容儀拖累的不止李佳琦這樣的大主播,涉事產品還出現在雪梨、時大漂亮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而目前電商平台上的家用美容儀主要存在安全隱患、質量瑕疵、功能虛假宣傳、誇大的過度營銷等問題,投訴平台上有大量的消費者投訴信息。
有業內人士分析,美容儀行業亂象叢生,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產品利潤豐厚,但目前沒有家用美容儀美容效果的具體標準,因此監管難度極大,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市場對消費者的教育層面,家用美容儀市場亟待進一步規範。
消費者售後維權難
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60億-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20線上家用美容儀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在對20-49歲女性互聯網用戶的抽樣調研中,有59%的女性表示曾經至少使用一種家用美容儀。
主播帶貨、明星代言、社交媒體種草,還有丁香醫生、新氧、雪梨Cherie等自媒體和KOL的多方推廣之下,家用美容儀逐漸變成了網紅產品,受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追捧。但在上文提及的問題出現後,消費者卻陷入售後和維權困難的境地。
以TriPollar初普為例,針對產品在燙傷方面的問題輿論和消費者投訴,初普售後客服與公司的回應幾乎都歸集為用戶操作問題。
在2月21日初普官微的說明回復中,初普就Stop EYE的溫升問題給予否認,表示自身產品檢測合格,最大測溫的溫升效果是1.3K,這一數值與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得到的49.1K相差數十倍。
初普在電商平台上的客服反饋中,也同樣不斷強調燙傷是因為使用方法問題,而非儀器存在問題。
有用戶曬出了與官方客服的對話記錄,客服甩鍋為與個人使用手法有關係,並不是儀器導致的,但同時又表示如果用戶擔心,可以為用戶特殊申請退貨退款。
還有用戶在投訴平台上表示,自己花費接近4000元買的tripollar stop v美容儀還在保質期內,因產品問題卻找不到售後。原來該用戶購買時的tripollar旗艦店找不到了,產品也已下降,新的tripollar初普旗艦店認為跟他們沒有關係。
另據據媒體報導,北京陳女士在使用某款射頻美容儀後出現皮膚凹陷,但卻因無法鑑定相關損害與使用美容儀有直接關係而導致維權艱難。
佛山南海區的鄭女士去年10月網購的一款美容儀,使用時臉上起了水泡,治療一個多月燙傷仍未恢復。鄭女士多次跟商家溝通,對方發來一份2016年的產品檢測報告證明產品合格,並讓鄭女士自己拿該產品去做檢測。
對此,鄭女士並不認可。她表示,雖然商家目前向自己提供了這款產品在2016年的一個檢測報告,但是也不能代表目前購買的單個產品,就不存在質量缺陷或者質量問題。
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對於消費者維權難問題,有專家表示,現在的家用美容儀產品並不在醫療器械的監管範疇以內,它的美容功效也沒有相關的標準要求。企業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生產產品,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也給市場監管和用戶維權帶來了困難。
該人士舉例稱,消費者很難對家用美容儀的虛假宣傳舉證。因為美容效果本身跟每個人的自身年齡、皮膚狀況、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即使美容儀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商家也可以推卸是因為使用者自身的問題。
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關於美容儀是否屬於智商稅的爭論一直存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賴維教授曾表示,判斷產品的使用效果,單靠用戶感受是不准確的。
他認為,比如美容儀抗皺、緊緻皮膚的效果,要使用一些現代化的手段來進行科學檢測、分組和對照,才能明確是否有效,不能簡單全憑主觀感覺。
但相關實驗結果顯示家用美容儀的效果與商家的宣傳功能有出入。由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執行的比較試驗中,部分產品除了可能因為溫度過高、金屬含量超標而傷害皮膚,面部清潔、溫熱導入和提拉緊緻等主觀體驗也不如宣傳的那麼好。
該試驗從各大電商平台購買5款微電流家用美容儀:NuFACE、nanoTime娜蜜絲、KEONBASO康堡仕、KINGDOMCARES金稻、ReFa黎琺;5款電離子型美容儀:SKG、MKE、Notime 、Panasonic松下、YA-MAN雅萌。
在消費者最看重的瞬間提拉效果體驗環節,美國品牌NuFACE樣品,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均表示產品調至中高檔位時電流感過大,體驗感不好。附加功能清潔度方面,5款電離子型家用美容儀樣品使用清潔功能卸妝不如日常人手卸妝乾淨,二次清潔效果也不明顯。溫熱導入功能能夠在敷面膜的時候幫助皮膚更好地吸收水分,結果顯示,5款電離子型家用美容儀溫熱導入效果均不明顯,並沒有廣告宣傳的效果。
公開資料顯示,市面上常見的美容儀包括電離子型、清潔型和頻射型等,其中最火的頻射型工作原理是通過可控“熱損傷”,讓皮膚誤以為自己受傷了,進而促進膠原蛋白的新生。
上海的一位皮膚科醫生表示,家用美容儀與醫療美容設備在原理上是一樣的,其抗衰老作用在科學上是可行的。家用美容儀需要精確的溫度控制,皮膚表面恆定在43度左右才能發揮效果,上下不超過0.5度,如果超過46度以上有可能導致低溫燙傷,溫度過低又不能發揮功效。但很多產品的溫控做不到這一點,數千元的花費的確是在交智商稅。
更為重要的是,家用美容儀涉及電子、材料、臨床醫學等多領域,技術不過關或是採用差的元器件,會直接影響產品使用效果。由於行業標準的缺失,這正是家用美容儀目前的現狀。
“這些技術廣泛應用於醫學美容,從原理上來說沒有問題。但這類家用的設備,比較小巧,能量、效果肯定和醫用設備有差別,不可能立竿見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慕彰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