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可能正在重新形成大氣層的行星
據外媒BGR報導,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活的唯一原因之一,就是地球有幸擁有強大的大氣層。但這並不是所有行星都有的,科學家們對行星形成過程中以及隨後幾十億年中究竟是什麼條件導致了像我們這樣的大氣層,仍然有些不解。現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一項新發現表明,失去大氣層的行星可能並不是注定要滅亡的,如果條件剛剛好,也許真的有可能重新形成大氣層。
在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的一篇新博客文章中,該航天局解釋說,哈勃拍攝到的GJ 1132 b行星的圖像暗示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這是一顆距離地球僅41光年的行星,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據信它在生命開始時是一個“亞海王星”的氣態世界。來自恆星的輻射使它裸露在外,留下了一個與原始地球沒有太大區別的岩石核心。
目前對這顆行星的觀測顯示它有大氣層,但怎麼會這樣呢?研究這顆行星的研究人員認為,在其厚厚的氣體層被恆星撕裂後,表面的火山活動開始大肆增加。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模擬了這一轉折,他們說,其結果有可能是氰化氫、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正在重新形成大氣層。
“這是超級令人興奮的,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氣層是再生的,所以它可能是一個次生大氣層,”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Raissa Estrela在一份聲明中說,該研究將在《天文學雜誌》上發表。“我們最初認為這些高度輻照的行星可能很無聊,因為我們認為它們失去了大氣層。但我們用哈勃看了這顆行星現有的觀測結果,然後說,’哦,不,那裡有大氣層’ 。”
火星是失去了大氣層並且還沒有恢復原狀的行星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與地球相比,該行星目前的大氣層非常稀薄,但在遙遠的過去,它可能會更加濃密。這顆行星的弱磁場無法保護大氣層免受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的強烈流出。這些粒子與大氣粒子相撞,並逐漸將它們剝離,從而留下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