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防沉迷形同虛設?政協委員呼籲制定未成年人遊戲國家標準
疫情下“宅經濟”帶動遊戲產業逆勢增長,也讓防沉迷話題備受關注,尤其是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問題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戰。今年兩會期間“建議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和網絡”、“建議網絡遊戲開啟實名制人臉識別”、“建議未成年人網游每30分鐘刷一次臉”、“建議禁止明星代言網游”等話題不斷衝上熱搜。
作者/邱智麗
事實上,我國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已經運行十多年,各大網絡遊戲公司也在不斷升級自己的防沉迷技術,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漏洞以及形式主義問題。日前,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關於製定未成年人遊戲國家標準,家校企協同履行監護責任的提案》中提出,制定未成年人健康遊戲方面統一的國家標準,並由國家推動強制執行。
當下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措施落地究竟面臨哪些挑戰,在大數據、個人信息保護重監管時代,如何建立各種實名認證系統配套機制,來保障未成年人數據安全和隱私合規問題,對此朱永新接受了第一財經採訪並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相比日韓美等其他國家主要依靠遊戲分級制度、少數國家實行遊戲實名制等做法,我國2019年出台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朱永新認為這一通知從產品、相應管理功能設置、提供遊戲服務時間限制、遊戲消費限制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之全面、嚴格、細緻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但在實際執行中由於缺乏全國統一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落地標準,行業數據不互通、家長責任意識薄弱等因素,這些保護機制和規則仍存在優化空間。例如有些企業沒有接入了公安實名系統驗證,虛假身份信息依然可以通過。此外規定要求限制未成年人平時一天只能玩1.5小時遊戲,但不少孩子玩1.5小時A公司遊戲,再玩1.5小時B公司遊戲。
朱永新認為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問題在技術實施上基本都可以解決,但關鍵在於一些不負責任的小遊戲公司仍在鑽政策的空子,沒有嚴格按照規定來做,甚至故意利用各種誘餌和軟件,把孩子們誘導過來,同時幫助孩子們去躲避各種各樣的限制。對於這些企業,朱永新認為應當設立國家標準,加大對不法企業的懲罰力度。
對於現實中常遇到的“未成年人冒用家長賬號繞過遊戲限制”問題,一直有人呼籲遊戲企業採取人臉識別措施,對用戶在遊戲登錄、支付時進行人臉識別驗證。日前已經有遊戲公司嘗試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但由此帶來的隱私安全問題也備受爭議。
朱永新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不能一刀切,人臉屬於生物隱私信息,對人臉的信息利用應該保持慎重的原則,國外很多教育行業網絡公司,受人臉保護、未成年人隱私保護條款限制發展困難。
他希望盡快形成人臉識別技術運用的國家標準,明確規範適用範圍及使用程度等。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先試先行、積極探索,同時為有關部門提供實踐經驗,形成和公共政策制定者的良性互動。據朱永新透露,目前國家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遊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正在製定中,有可能在6月份就可以完成,屆時這些問題也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疫情期間娛樂時間拉長,為了防止孩子沉迷遊戲,不少家長採取了“堵”的方式,完全禁止孩子上網。對此朱永新認為這種方式並不可取,如今未成年人已經是網絡世界的原住民,網絡素養是數字時代的基礎素養。
一方面應該讓企業發揮作用,探索新的數字技術產品來保護未成年人,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加速開設網絡素養課程步伐,加強對於父母的網絡素養教育,讓父母親也能懂網知網,懂得如何在網絡問題上和孩子們建立開放友好的溝通。“我們注意到,其實孩子沉迷(遊戲)的家庭,都是有原因的。有一些父母自己沉迷,一天到晚玩手機,基本很少有效陪伴孩子和孩子溝通。”朱永新表示。
他指出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需要“家校社政”協力。第一要做到前置防護,為家長提供易操作的統一監護工具,加強家長層面網絡素養教育。通過將家長等監護人與未成年用戶遊戲賬號的綁定,實現家長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操作記錄查詢、遊戲消費記錄查詢以及遊戲操作提醒、遊戲消費提醒、遊戲操作時段設置和遊戲消費限制。
第二要做好事中保護,遊戲中按照標准設立統一的自動管控系統。第三要做到事後服務,要求所有企業建立並公開投訴和舉報渠道,制定統一清晰的退費標準,並給有需要的家庭特別關懷。
標準應要求各家企業將未成年人遊戲客服專線作為運營標配,提供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的申訴與受理機制,及時受理並處理設計未成年人遊戲的投訴和舉報,並製定統一清晰的退費標準,要求所有企業按此執行。針對個別存在家庭教育、親子溝通問題的情況,應給與1對1的深度輔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