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除了腸道菌群真菌也會對動物健康造成影響
人體中有數万億的微生物,但此前科學家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腸道細菌上。不過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一項動物研究,卻將重點轉移到了某些真菌上。結果發現,真菌菌群的多樣性,也可能在人類體重的增加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研究配圖- 1:腸道真菌群落與年齡、飲食等因素的關係
New Atlas指出,大多數微生物組研究都集中在腸道菌群上,但還有其它類型的微生物(包括寄生蟲和病毒)在人類的消化系統安過家。
在2012 年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首次明確了人體內生活著的豐富真菌群落,或許也會以類似腸道菌群的方式,對人體的免疫和代謝健康產生影響。
近日發表在《自然》子刊《生物學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再次著眼於菌群的獨特組成對生物體代謝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是什麼導致遺傳上相同的生物發展出了獨特的軍群組。
為此,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四個不同供應商、但基因相同的實驗小鼠,結果發現它們都表現出了明顯不同的真菌組。
隨後研究人員用標準食譜,或類似於高糖、高脂的西式飲食(其中富含加工物)來餵食動物,以觀察其體內的真菌種群是如何隨時間變化而影響新陳代謝的。
研究配圖- 2:加工食品對腸道真菌群落的影響更大
儘管以加工食品為主的實驗組毫不意外地出現了體重的增長,但增長水平卻會根據動物的基線真菌生物組成而有所不同,代謝標誌物的其它差異(例如各種組織中的基因表達)也與真菌組成相關。
Kent Willis和Justin Stewart在近日發表的《對話》(The Conversation)文章中提到:
我們發現,腸道微生物區系含有更多的嗜熱黴菌(食品製造商用於分解脂肪)、但酵母菌(用於烘焙和釀造)較少的小鼠,其體重較具有不同微生物群的小鼠要高出約15% 。
但在正常飲食的小鼠中,我們僅能發現與之相似、但相對較少的差異。
毋庸置疑的是,當前對於動物體內真菌群落的基因組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且科學家們對於真菌物種最初是如何在體內安家並繁殖這件事知之甚少。
研究配圖- 7:真菌屬於代謝密切相關
有趣的是,2017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小鼠體內的許多真菌物種,並非來自於直接的食物餵養,表明菌群是受到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獲得的。
此外還有一個謎團,即真菌物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腸道中持續存在,或者表現出了與年齡相關的影響因素。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在人類和小鼠身上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了解真菌微生物組群對高脂飲食、以及減肥手術後代謝變化的相互作用。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生物學通訊》(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
原標題為《The gut mycobiome of healthy mice is shap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correlates with metabolic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d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