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科研團隊在2014年觀測數據中發現空間颶風
科學家近日證實,首次觀測到地球高層大氣中的空間颶風。衛星在2014年8月進行了觀測,但最近才被中國山東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發現。觀測結果證實了空間颶風的存在,並揭示了行星與空間的關係。衛星拍攝的數據使科學家們現在能夠製作出1000公里寬的等離子體漩渦團的3D圖像,該漩渦團在北極上空700公里處延伸。
太空颶風下的是“原子雨”而不是水,研究人員表示,它在很多方面與發生在地球低層大氣中的颶風非常相似。研究人員認為,太空颶風是由於太陽風能量和帶電粒子異常巨大和快速地轉移到地球上層大氣而產生的。
雖然這是第一次觀測到太空颶風,但由於宇宙中到處都存在行星大氣中的等離子體和磁場,所以太空颶風很可能是一種普遍現象。有趣的是,在火星、木星和土星的低層大氣中也觀測到了颶風,在其他行星的上層大氣中的空間颶風以前還沒有被發現。
在地球大氣層中觀測到的空間颶風呈逆時針方向旋轉,並有螺旋臂。它持續了近8個小時才破裂。科學分析使用了來自衛星、雷達和其他來源的數據,以保持一致性,並建立起一幅發生的畫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發展的機制。
空間颶風發生在地磁活動較低的時期,這表明它們在太陽系和整個宇宙中可能比較常見。這一發現凸顯了學習和監測空間天氣的重要性,因為風暴可能會擾亂在軌的GPS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