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過120歲,他們改了基因、換了血
PayPal 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 的一個小目標是活到120歲。為此,他不僅每天服用激素、加入人體冷凍計劃,甚至還不惜化身“當代吸血鬼”,定期(據說是每個季度)就會輸上一些年輕人的血。即便是發生在Thiel 這樣的科技大佬身上,換血延壽這件事聽起來也十分鬼扯。但這背後,其實還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64年前,康奈爾大學的生物化學家Clive McCay 便發現,將1.5個月大和16個月大的小鼠血管相連、血液共同循環後,老的那一隻關節軟骨很快變得年輕了許多——這相當於幫47歲的人實現了逆生長。最近,印度“長生不老藥”公司Nugenics 也發現給大鼠換血後,它們的全組織平均生理年齡足足年輕了一半。
美劇《矽谷》中,富翁 Gavin Belson 就用年輕人的血幫自己保持年輕態;現實的矽谷中,這招也並不罕見
事實上,不同於我們慣常吃各種保健品等無法被證實有效、也無法被證實無效的方式,甚至有中老年人被長生野望捲入諸如量子健康盃、哪裡不爽吹哪裡的保健小風扇騙局,矽谷大佬及他們背後的全球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可循證的科學長壽路徑。
“死亡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這是Thiel 們共同的信念。
而Thiel 嘗試的辦法只是當代煉金術師們發現的冰山一角。
隨著科學家們對人體的認識愈發微觀,直至細微至基因層面,衰老的機制正被一點點被揭開,人類也因此開始發現對抗衰老的潛在工具,在藥物、基因編輯、再生醫學等領域投入了大把精力。
似乎我們可以期待,在未來,生物技術將不僅僅可以治病,還有可能幫人類延緩衰老、延長健康壽命,甚至做到返老還童。
“長生不老藥”
說起對衰老機制及解決方案的研究,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大衛·辛克萊爾(David Sinclair)算得上開了先河。傳說中的抗衰“神藥” NMN 便源於辛克萊爾的發現,並在當時引起了頗大轟動。
David Sinclair
高中生物課本告訴過我們,線粒體是細胞的重要供能場所。過去,科學家們曾發現,一種名為NAD+的輔酶對維持線粒體的穩定有重要作用。不僅如此,這個酶還能延長染色體端粒、預防和修復DNA 損傷。
這套複雜的作用翻譯過來就是,NAD+ 是延長壽命的寶藏。去年,美國西北大學發現,NAD+ 甚至還具備逆轉衰老的潛力。
可惜的是,人體內的NAD+ 是一池死水,年齡愈大,所剩就愈少,而且並非想補就能補。作為大分子,它很難通過口服被人吸收。
第一個發現替代辦法——補充NMN 的人,便是辛克萊爾。幾年間,他連續發表數篇論文,帶來不少好消息。
譬如他發現,22個月(相當於人類60歲)的高齡小鼠注射NMN後,部分生理指標恢復到6個月大(相當於人類20歲)的年輕水平;口服NMN可以提升動物體內NAD+含量,並讓哺乳動物壽命延長30%以上。
同胎小鼠注射NMN(左)與自然衰老(右)對比
作為保健品的NMN 補充劑也很快與公眾見面。李嘉誠還親自下場為此類產品代言,自稱長期服用後“感覺回到20歲”,還拿出2500萬美元重金砸入其背後的美國生物企業,這也是NMN 霎時在國內爆火的主要原因。
“不老超人都有食”
值得注意的是,NMN不過是科學家們發現的“長生不老藥”之一。針對不同的衰老“靶點”,白藜蘆醇、雷帕黴素及二甲雙胍等的延壽效果也陸續浮現。以白藜蘆醇為例,辛克萊爾團隊發現,它能延長酵母60%以上的壽命。
在這些藥物中,便宜大碗的降糖藥二甲雙胍顯然走得更遠。目前,它已經成為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被美國FDA批准,真正在人體上試驗的“衰老治療”藥物。這項試驗計劃在美國招募3000多名老人,用6年的時間證明該藥可以對抗衰老。
要知道,今年是二甲雙胍上市的第28年,且此前已有數據顯示,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平均壽命要長於同齡健康對照組。
最近的一個好消息是,該試驗獲得了匿名富豪捐贈的4000萬美元,這可能加速其進展。
2分錢一片的藥——沒錯,這是全國最近一次集采的最低中標價——就有可能讓我們健康地活更久,想想是不是有點兒小期待?
基因編輯,逆轉衰老
除了在藥方面下功夫,科學家和科技大佬們還希望在人類基因上做些更徹底的文章。
譬如Google 創辦了一家名為Calico 的公司,就是希望通過研究全球90歲以上老人基因圖譜等方法,尋找治愈死亡的辦法。
6年前,美國生物科技公司Bioviva 的首席執行官Elizabeth Parrish 曾大肆宣傳過一番其接受自家公司基因療法的結果:
注射基因治療藥物短短半年後,Parrish 的端粒酶表達水平提升,白細胞端粒也隨之獲得明顯延長,延長的程度約等於讓其白細胞年輕了20歲。
這裡要科普一個背景: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就會少一截,同時,每個人的端粒長度先天不同,按人類平均細胞分裂週期2.4年計算,自然壽命的極限也就是120歲。
一個簡單的示意圖,圖源:維基百科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重建或延長端粒,那就可能在相應地多爭取幾個2.4年。而端粒酶或許對此有用。
另一家從事基因治療的公司Libella 也是以此做的文章。據該公司介紹,他們用病毒承載可以產生相應酶的基因,注射入人體且成功表達後,便可延長端粒長度。
相比Bioviva,Libella 的步子邁得相當大。2019年11月,Libella 宣布已獲得哥倫比亞倫理審查委員會批准,展開一項昂貴的付費臨床試驗:受試者需繳納100萬美元的費用,方可在授權醫院接受其基因療法。
當然,以上只是Parrish 及Libella 公司的一家之言,同時存在PR 自家公司產品的嫌疑,畢竟,兩家均尚無正式公開發布的臨床試驗數據。但這終歸意味著基因編輯給人類長生不老帶來的希望。
這不,辛克萊爾最新的研究成果便再一次震驚了學界和資本圈。
簡單來講,辛克萊爾團隊對患有青光眼小鼠的眼部神經細胞重新進行了基因編程,結果發現其視力竟慢慢恢復。而在此前,我們只有辦法推遲青光眼的進程,並沒有逆轉視力損傷的能力。
因此,辛克萊爾堅信:“我們的研究表明,可以安全地逆轉視網膜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其年輕的生物學功能。”換言之,這意味著逆轉衰老的可能。
要知道,在延緩衰老、延長壽命尚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追求逆轉衰老更是虛無。但辛克萊爾團隊偏偏找到了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法子,Nature當期的封面標題,甚至用了“Turning Back Time”這樣的字眼。
圖源:Nature
若真如此,駐顏有術算得了什麼,長生不老又算得了什麼,返老還童這樣的逆生長顯然更香。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器官
當然,返老還童也未必只有這一種途徑。如果人的一切都可以不斷再生,皮膚、心、肝、肺等都可以再造,也不失為永葆青春的辦法。
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戴建武便提出過打造這樣一個人體4S 店的幻想。而如今,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利用各種生物材料重建組織、器官已經不再遙不可及。
或許大家耳熟能詳一些的,便是利用乾細胞無限分裂增殖的奇妙特徵,來實現人體各器官再生的途徑,從而達到哪裡壞了換哪裡的科幻式未來。
15年前,英國就已經嘗試用嬰兒臍帶血中的干細胞培育人造肝臟,雖然只得到了一個硬幣大小的迷你肝,但順著這個路徑,科學家們還是發現了一些能真正產生功效的人造器官。
譬如虎嗅此前曾分享過的“人造頭皮”,正是用乾細胞製造包含毛囊、接近完全的人類皮膚。這樣的人造頭皮被移植到小鼠背上,不僅與小鼠皮膚融合不錯,其中55%還長出了2~5mm長度的人類毛髮。
異種移植亦被研究者們寄予厚望。
鑑於成年豬器官的大小、形狀和功能與人類相近,美國生物技術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 的一大策略就是給豬做基因工程改造,以便其肺、心臟、腎臟可以用於人體,目前肺是這家公司的重點研究領域。
去年年底,該公司開發的轉基因豬—— GalSafe 家豬被美國FDA 批准可食用及作為潛在治療用途。看似平平無奇,但實際上GalSafe 豬們很有可能解決人類異種移植後的免疫排斥問題。當然,如果要將這些豬用於人體植入,還需要FDA 進一步批准。
國內一家名為啟函生物的公司,做的是同樣大膽的事。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啟函生物已成功開發出“豬3.0”,可以讓豬與人間的免疫、凝血兼容,並根除了豬身上可能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的病毒。因而,豬3.0將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並已取得一些讓人激動的階段性成果”,啟函生物創始人楊璐菡曾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介紹。不過,關於目前測試進展究竟如何,虎嗅並未得到啟函生物的回复。
當然,關於長生不老的研究還有很多,這裡介紹的只是三個最為熱門的領域。
但可惜,我們不是小鼠
除了科研團隊,資本的支持也讓人對長壽科技的早日落地充滿了希望。
每天服用激素、加入人體冷凍計劃、還定期換血的Thiel,還能不斷砸上幾十億美元,讓實驗室、公司去尋找新的抗衰路徑;貝索斯雖不如這位朋友瘋狂,但也投資了1億多美元。
華爾街投行美銀美林還認為,未來10年最值得投資的是致力於“延遲人類衰老”的公司。或許投行更多考慮的是市場規模,但總歸還是要建立在相信產品可行的基礎上。
看到這些大佬也長壽科技瘋魔,還有這麼多令人驚嘆的研究成果和高配團隊,我都快相信自己離長生只差錢了。
可冷靜下來想想,眼下的衰老研究對像都是什麼?線蟲、酵母、小鼠……而我們又不是活不過3週的線蟲、活不過3個月的酵母,或者活不過3年的小鼠。就算科學家現在立地能讓小鼠永生,我們不也還是不行嘛。
2018年底,在美國掃過一圈長壽醫藥科技公司的倚鋒資本董事總經理雒法湧對此持中性態度。他在調研後發現,北美大部分與長壽相關的醫藥公司仍處於早期階段。
“長壽相關的試驗設計較難,小鼠試驗的周期就比較長,人體實驗則需要更久的觀察週期才能得出結論。這與其他領域中可以迅速觀察到試驗結果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 ”
相比之下,另一位投資人更不樂觀。“長壽這樣的問題,你怎麼設計臨床試驗?腫瘤可以看生存率,難道這個藥的臨床我做了20年、30年,得出能夠延長大家壽命的結論?”
結果是什麼?所有能夠抗氧化、抗衰老的成分,你都沒法證明它有用,也不能說明它沒用。“就好比維C、維E,反正吃也吃不死人,沒事吃一吃也保不住有點用處。”
說穿了,這些長壽科技和公眾意識中的保健品可能只有一線之隔,那就是臨床效果。
正因如此,即便已有資金進入,試圖將研究成果帶出實驗室,但“大部分公司距離真正有嚴格的循證依據的臨床實驗設計階段都還很遠,轉化成產品的時間將十分漫長”,華興資本胡茗譯告訴虎嗅。
哪怕是NMN,也並未經過大量人群的臨床試驗,在美國拿到的不過是膳食補充劑的認證,在中國更是未獲得任何藥品、保健食品許可。這不,近日國內有關部門便啟動了違法經營“不老藥”的排查。
不僅如此,胡茗譯對迄今為止的各類延壽研究的看法也比較保守。
“比如二甲雙胍可以提升小鼠的綜合生存時間,但這二者之間到底是因果還是相關性關係?就好比我用手槍開一槍也能打死癌細胞,但我們不能說這是有效的治癌手段。”
退一萬步講,就算前述的所有方法都被驗證有效,後續可能出現的問題也難免讓人擔憂。
譬如基因編輯涉及的倫理問題。一個基因編輯嬰兒尚且引起軒然大波,如果人一生中可以無數次主動修改基因,又將引起怎樣的後果呢?沒人能判斷。
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家Thiel 關注的換血公司Ambrosia,則在風險的壓力下已經選擇了關張。去年,FDA警告稱,該方案並未通過臨床試驗,存在潛在風險。
被寄予厚望的干細胞,其無限傳代能力背後也並非沒有潛在的危害。“還有什麼細胞是可以無限傳代的?腫瘤細胞。”在討論是否對延長壽命有效的命題時,曾在新加坡做過乾細胞研究的胡茗譯認為我們也同樣應該關注其潛在的風險,比如癌變。
如果有一天,人體細胞也可以無限增殖,它們究竟是健康細胞還是癌細胞?或者,這是否是一種新型的癌變?沒人能夠預料。恐怕到時候,長壽和腫瘤將會成為伴生的命題。
因此,別急著相信,也別急著否定,我們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寫在最後
或許,人類總歸會達到永生那一天,但未必是以生物學的方式。
預言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永生的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描繪的便是一種數字永生景象。譬如,我們可以用納米機器人替代血細胞,使其工作效率提高數千倍;再往後,我們體內可能有數百萬個這樣高效的機器人,幫助我們從根本上消滅一切疾病。
當然,比起庫茲韋爾的這番期待,腦機接口技術都顯得更靠譜起來。畢竟,“腦機接口已經從最初的科幻進入科學論證完備的階段,現在沒有一個科學家會認為腦機接口不能實現”,一位多年來從事腦機接口研究的高校教授告訴虎嗅。
想像一下,如果人類可以將自己的記憶、想法、感受等一切腦內的意識保存在雲端,我們不就可以實現在更廣義空間上的永恆生存了嗎?若再加上3D 打印技術的成熟,那麼是不是複制一個身體也完全不在話下?
最近上映的電影《緝魂》中也有類似的黑科技設定:生物技術大佬萬博士可以提取任何人的完整RNA 完全,並製成粉末,在需要的時候便通過注射,將這個靈魂移植到一個完全不相干的人的軀體中。只要保證健康的肉體源源不斷,靈魂也就能無限延續下去。
圖源:《緝魂》
即便我們能忽視這種借屍還魂似的可怖感,但從故事走向來看,這樣的你,還是你嗎?這令人十分困惑。
不過比起這些,我的一位朋友更擔心其中的公平性,畢竟有錢人顯然離永生更近。而如果真能全員永生,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窮人怕真是連生命都要淪為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