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起訴美國國防部和財政部被“拉黑”後投資將受阻手機業務暫無影響
距離被美國“拉黑”已有半個月,小米要開始抗爭了。當地時間2021 年1 月30 日,彭博社報導稱,小米已就美國政府限制美國投資者對其投資一事,向美國國防部、財政部提起訴訟,對所謂的“黑名單”提出了質疑。
小米要求美國法院宣布美國政府將其列入投資“黑名單”是非法行為,並將美國國防部長Lloyd Austin 和財政部長Janet Yellen 列為被告。
小米在提交給美國哥倫比亞地方法院的文件中表示:
如果限制生效,小米將面臨迫在眉睫、嚴重和無法彌補的傷害。
小米受特朗普政府打壓
當地時間2021 年1 月14 日,距離拜登宣誓就職已不足一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打壓還在繼續。
當天美國國防部宣布,將9 家企業列入所謂的“中共涉軍企業”名單中,這9 家企業包括中國商飛、小米集團、中微半導體(AMEC)、籮筐技術(LKCO)、北京中關村發展投資中心、高雲半導體(Gowin Semiconductor)、大新華航空(Grand China Air)、中譯語通(GTCOM)和中航集團(CNAH)。
其實在2020 年11 月12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Executive Order 13959),就如何處理“中共涉軍企業”發出了明確信號。該行政令規定:
- 自美東時間2021 年1 月11 日上午9 點30 分起,禁止美國任何主體購買所謂“中共涉軍企業” 公開發行的證券、衍生證券等金融產品。
- 美國投資者須在2021 年11 月11 日撤資。
據了解,小米在美國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包括:貝萊德(BlackRock Inc.,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先鋒投資集團(Vanguard Group Inc.,美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道富銀行(State Street Corp.,美國最大的共同基金服務公司)。
也就是說,特朗普政府的舉動主要阻礙的是美國投資者對小米的投資,這些機構投資者將被迫在11 月前減持小米的股份。
另外北京大成總部高級合夥人、法律專家蔡開明也曾表示,被列入到”中共涉軍企業” 名單之後,企業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包括:面臨美國實施的進一步調查或後續限制、強化的出口管制及經濟制裁、其他涉美業務或將受阻等。
受上述消息影響,小米ADR(美國存託憑證)暴跌超10%、港股股價跌幅也一度超過10%。
不過小米在微博發聲:望周知,小米公司目前運轉一切正常;並在公告中表示:
美國國防部於2021 年1 月14 日(美國時間)發布新聞,表示根據《1999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第1237 條,將本公司列入相關清單。本公司確認其並非中國軍方擁有、控製或關聯方,亦非美國NDAA 法律下定義的中國軍方公司。
全球智能手機行業最大黑馬
在被美方拉黑的同時,小米的良好發展勢頭不容忽視。
2021 年1 月27 日,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 公佈了2020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小米位列第三。
數據顯示,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330 萬部,同比增加32%,市場份額為11.2%。
而在IDC 公佈的2020 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成績中,小米以1.478 億的出貨量位列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小米2020 全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7.6%,是前五名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可以說是行業最大的黑馬了。
2020 年11 月24 日,其Q3 財報顯示:
- 營收為722 億元,同比增長34.5%;
- 經調整後淨利潤為41 億元,同比增長18.9%。
基於此,小米表示,總收入和經調整淨利潤都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與小米形成最為鮮明對比的,莫過於華為。
2020 年11 月,在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Counterpoint 等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中,華為跌出全球前五;
IDC 2020 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手機位居第五,但出貨量出現”戲劇性” 斷崖式下滑,下滑幅度高達42.4%。
而這一現狀,與美國政府的做法緊密相關——在前總統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向數十家中國科技公司頒布禁令,華為可謂是首當其衝,深陷缺芯困境。
2020年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禁令全面生效,台積電、三星、海力士等廠商無法繼續供貨。9月23日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
麒麟9000 芯片可能成為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芯片,同時也很遺憾只做了芯片設計而沒有踏足芯片製造業。
過去半年,外界在提到華為手機時,都加上了類似“岌岌可危”、“艱難”的定語。2020年11月,華為更是官宣出售榮耀,斷臂自救;目前,華為的手機業務何去何從,仍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反觀小米,至少按目前形勢來看,小米還依舊能使用包含美國技術的零部件,比如高通驍龍芯片。
自然,對於中國科技企業來說,美國的做法某種程度上都起到了警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