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五暴虧超8億網貸“小巨頭”的26萬股東慌了
備受爭議的軟件公司二三四五,正在遭遇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收緊之後的猛烈打擊。2020年公司淨利潤在過去七年里首次轉虧。1月24日晚間,二三四五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8.06億元~9.98億元,同比下降206.23%~231.53%;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14元~ 0.17元。
同時,由於二三四五互聯網信息業務商譽存在減值跡象,擬計提減值準備11.96億元-13.48億元。
根據業績預告,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受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公司於2019年度對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進行了調整,導致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下滑,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受新冠疫情影響,客戶的互聯網推廣支出有所減少,公司的互聯網推廣活動也因疫情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下滑,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
截至1月22日收盤,二三四五股價報收2.17元,股價較2015年3月的高點14.08元,已暴跌84.6%。
業績預告出來之後,不知二三四五的26萬股東會作何感想?
發家史備受爭議
根據國盛證券2018年的一份研報,2345.com創立於2005年,憑藉“2345網址導航”進軍互聯網行業,致力於打造互聯網的上網入口平台。2014年,與海隆軟件完成併購重組;2017年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名單。2017年,公司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排名第21名。
根據二三四五官網消息,2020年二三四五位列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企業第65名,已連續9年蟬聯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稱號。
然而,這樣一家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其早期發展歷程卻始一直伴隨著“流氓”軟件的爭議。
二三四五前身是上海瑞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創股份”),該公司原計劃於2012年獨立IPO,不過由於捲入“蘿蔔家園”特大盜版案,IPO進程被終止。直到2014年,通過被上市公司海隆軟件併購的方式,才最終得以上市。
成立於2005年的二三四五網址導航並非網址導航行業的開拓者,當時,hao123(已被百度收購)等一批導航網站已經成立多年,佔領了網站導航的主要份額。
不過,作為後來者,二三四五卻發展得十分迅速,一度成為國內僅次於hao123網址導航和360網址導航的導航網站,不過在二三四五的快速成長中,其不光彩的推廣方式一直飽受外界詬病。
2011年4月公安部通報:上海市公安機關經偵、網安等部門經過3個月的縝密偵查,於2011年3月14日破獲“蘿蔔家園”特大盜版軟件案。經查,2008年以來,韓某等人為推廣其公司網站,指使吳某等人製作盜版Windows XP、Windows7等軟件,先後形成“蘿蔔家園”等4個版本、1500餘個種類的盜版操作系統軟件,並在部分盜版軟件中捆綁、集成惡意代碼,通過發布盜版軟件下載鏈接、僱傭人員向各地電腦市場發放盜版光盤等手段,提高其公司網站點擊率和瀏覽次數,吸引付費廣告、加載有償鏈接,牟取巨額非法利潤。
通報中所指的韓某就是韓猛,時任瑞創股份總裁。而上述案件也最終導致瑞創股份的IPO被終止審查。
問題不只是盜版。據《投資者報》2014年的一篇報導,一位在某著名電商網站購買裝機服務的顧客表示,其買回的電腦上顯示眾多二三四五軟件,包括二三四五導航網站、瀏覽器等。且二三四五導航網站刪除不了,無論下載何種瀏覽器(如360,chrome等),首頁跳轉的都是二三四五導航,令其不勝煩擾。
該電商網站的客服表示:“二三四五瀏覽器的自動跳轉常規手段確實不能刪除,唯一的方法便是重裝系統。”
不過二三四五的“流氓”軟件問題在海隆軟件看來並不是問題。當時海隆軟件的董秘李靜在接受《投資者報》採訪時表示,“二三四五的推廣方式沒有問題,但具體事宜還是要二三四五方面解答。”
曲線上市
2014年1月,海隆軟件宣布擬26.5億元收購上海二三四五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同年6月,收購完成。
2015年3月,海隆軟件發佈公告稱,公司名稱將由“上海海隆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海隆軟件”變更為“二三四五”,證券代碼不變。
海隆軟件表示,考慮到用戶流量對於公司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和拓展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重大意義,以及二三四五在互聯網領域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為了更加有利於公司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推廣,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公司決定將名稱由“上海海隆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海隆軟件”變更為“二三四五”。
金融嚴管成轉折點
收購完成之後,二三四五的淨利潤從2014年開始就保持著極其快速的增長,直到2019年。
從2014年到2018年,二三四五的淨利潤同比分別增漲301.70%、252.38%、52.20%、49.23%、44.30%。
利潤的大漲與二三四五及時將業務轉向當時火熱的互聯網金融密不可分。據《陸家嘴》2017年的一篇報導,2015年是二三四五公司創立十週年,也被公司管理層認為是創業的第二個十年。公司團隊分析2345網站的優勢和外部的機會後,決定集中資源,開展互聯網金融服務。
這樣的轉變並不是一時衝動。就在二三四五被海隆軟件收購的時點,智能手機正在快速普及,移動互聯網逐漸取代傳統PC成為了人們連接互聯網的入口,PC導航網站的流量不復當初。二三四五也面臨著PC出貨量衰退、用戶習慣變化、風險軟件威脅等問題,發展一度陷入低谷。
也是在這一時期,互聯網金融概念日益火熱,出現了大量創業型團隊,從事網絡貸款業務。在網絡貸款業務的成本構成中,相當一部分屬於“獲客成本”,即購買流量,獲取客戶的成本。
而有著多年流量入口優勢的二三四五選擇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方式,完成向金融業務的轉型:二三四五提供流量,提供風控篩選,提供小額貸款的技術服務;多家持牌金融機構提供用戶所需的資金,完成放貸操作。
除了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二三四五還通過股權投資形式,直接參與上游金融服務。2016年12月,二三四五網絡科技子公司參與發起設立廣州二三四五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2017年4月,公司與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發起人協議書》,參與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4月,公司完成收購楊科小貸30%股權。
隨著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的發展,二三四五也賺得盆滿缽滿。在接受《陸家嘴》採訪時,二三四五董事長陳於冰表示,公司金融板塊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板塊的毛利率可以達到90%左右。
2017年,公司半年報顯示,互聯網金融服務收入達到5.5億元,佔比51.9%,PC端業務收入達到4.0億元,佔比37.7%。
然而,淨利潤的高速增長在2019年戛然而止。這一年,二三四五的淨利潤同比大幅減少44.48%。
在2019年年度報告中,二三四五將利潤大降的原因歸為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調整所致。一是,二三四五在報告期內啟動並確立了“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移動互聯時代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在中台、智能算法和大數據中心三個方向進行重點投入。上述戰略發展需要一定時間的投入和積累。二是,受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二三四五對金融科技業務進行了調整。
顯然,近兩年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對二三四五帶來了不小的打擊。繼2019年之後,二三四五的淨利潤在過去一年更是由正轉虧,大幅下降200%以上,盈利能力急劇萎縮。
2020年半年報顯示,二三四五的主營業務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金融信息服務業務,佔營收比例分別為83.9%、16.06%,與三年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夏志堅 杜恆峰杜波
校對|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