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巨頭不得賣存款產品萬億存款陷入混戰
借助流量平台大肆攬儲的情況被按下“終止鍵”,銀行負債端面臨規範和重塑的壓力。2021年1月15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其中明確指出,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這意味著,包括支付寶、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等在內的“流量巨頭”不得再售賣銀行存款產品。
近年來,多家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平台推出收益高、門檻低的存款產品,以此拓寬線上獲客渠道,加大攬儲力度。這已成為部分銀行提高存款競爭力、緩解流動性壓力的重要手段,甚至對此形成依賴。
《通知》下發後,迫於負債端壓力,銀行已經開始尋求各種途徑“自救”,全方位發力自營渠道。《中國經營報》記者註意到,銀行近期提升了存款、大額存單的利率,或增加微信渠道的建設。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囿於成本壓力、自營渠道客戶有限等原因,銀行即便提升了存款利率,對應的攬客效果也並不顯著。
銀行緊急加碼自營渠道
目前,互聯網存款業務局面已發生巨大變化。某互聯網大型平台對接銀行網絡存款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板塊業務已解散,暫時已不考慮開展,團隊人員打散進入公募基金組,拓展其他業務。
那麼,《通知》下發對銀行負債端的影響有多大?
記者從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從2020年7月至2020年末,在支付寶、京東金融、度小滿、微信理財通平台上,共有53家銀行發售過5245款互聯網存款產品。其中,城商行佔比55.51%,民營銀行佔比25.42%,國有行佔比8.02%,股份行佔比3.51%,農商行佔比3.45%,直銷銀行佔比2.71%,村鎮銀行佔比1.78% 。據媒體此前的測算,互聯網存款市場規模約1.06萬億元~1.18萬億元。
以記者了解到的一個典型為例,截至2019年底,某城商行儲蓄存款餘額達到564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386%,佔存款總額的82%;從獲客來源劃分來看,互聯網線上儲蓄存款餘額達到303億元,佔儲蓄存款的54%。
某地方銀行管理層坦言:“從短期看,監管層此次的’一刀切’對部分銀行的影響非常大。有些銀行成立時間短、缺少網點和客戶,近兩年,他們正是靠著互聯網平台的流量和高息存款攬儲。互聯網存款產品突然下架,這些銀行的日子將十分難熬。”
東吳證券研究所相關研報指出,相較而言,中小銀行更有動力與網絡平台合作推廣互聯網存款產品,是因為中小銀行本身線下分支機構受區域限制;國有銀行及股份行亦在網絡平台出售存款產品,不過,主要是將其視為增量渠道以及對數字金融的探索。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鄭忱陽指出,《通知》對自營渠道建設完善、客戶資源豐富的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來說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自營平台比較薄弱、吸儲渠道不暢通的中小銀行。
“國有銀行乃至股份制銀行雖然也有攬儲壓力,但我們還是具備網點優勢的,客戶基礎好。《通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息攬儲的情況,因此,《通知》的下發不僅對我們的影響不大,而且是更為利好。”某國有銀行地方分行行長如是說。
談及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定期存款等業務政策考慮,銀保監會、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存款業務,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一些風險隱患,涉嫌違反相關監管規定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相關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銀行經營區域限制,並且非自營網絡平台存款產品穩定性較差,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管理也帶來挑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通知》下發後,銀行機構已經開始對互聯網存款業務進行了調整。
如北京中關村銀行方面表示:“我行已嚴格按照監管要求下架在網絡平台銷售的存款產品,同時不斷增強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管理能力,拓展負債來源,優化負債結構。”
非銀行自營網絡平台渠道被叫停,銀行自建渠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客戶資源決定了中小銀行的負債端競爭力,中小銀行未來應將發力重心集中在拓展’線上+線下’自營渠道上,利用手機銀行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渠道加強社交性功能,增加客戶流量,強化裂變式營銷,向線上自營渠道引流。同時,通過優化調整網點佈局、推進網點智慧化轉型等方式,提高線下實體網點拓客能力。”鄭忱陽如是說。
某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線上網絡平台是民營銀行發展負債的一個重要來源,現在該渠道被監管卡住了,實際影響不小,雖然各家銀行均早就開始建設自身渠道,畢竟不能都依賴網絡平台,但自身渠道建設並不容易,流量目前也是問題。”
高息攬儲效果不彰
記者註意到,部分在第三方網絡平台上有過銷售存款產品經歷的銀行,近期開始大力推廣大額存單產品。
如遂寧銀行官網顯示,該行大額存單利率全面上浮,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55%,1年期利率為2.325%,2年期為3.255%,3年期為4.2625%。不僅如此,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新發行的大額存單,3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676%,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981%,1年期平均利率為2.283 %,2年期平均利率為3.158%,3年期平均利率為4.029%,5年期平均利率為4.005%,部分中小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一浮到頂。2020年12月,大部分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上漲,1年期及以上大額存單平均利率環比上升,1年期、2年期小幅上升0.3BP,3年期上升2.7BP,5年期環比上升18.9BP至4.005%,6個月期平均利率環比下跌0.2BP,3個月期平均利率保持不變。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方面認為,大額存單利率上漲,主要受年末銀行間攬儲競爭更激烈、銀行進行年末攬儲和開門紅活動的影響。
不過,對於民營銀行而言,他們不僅缺少傳統銀行的網點優勢,部分民營銀行還不具備發行大額存單的資格。因此,短期只能在存款產品的利率方面下功夫。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2月,銀行所有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上漲,3個月期平均利率是1.455%,6個月期平均利率是1.715%,1年期平均利率是2.021 %,2年期平均利率是2.710%,3年期平均利率是3.411%,5年期平均利率是3.185%。3個月期、6個月期上漲0.3BP,1年期上漲0.8BP,2年期上漲1.7BP,3年期上漲2.5BP,5年期上漲0.3BP。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方面認為,2019年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也基本上漲,主要還是受銀行年末攬儲力度加大的影響。
在自營渠道提升存款利率是否真的能吸引客戶?
某地方銀行管理層人士坦言,由於自營渠道的客戶少,缺乏流量,即使提高利率也難以招攬新客戶,都是依靠存量客戶。“從我們的數據看,現在銀行的客戶中,也有過去從第三方引流來的客戶,但這些客戶資源其實也是被多家銀行瓜分的,數量很有限。”
某城商行管理層人士亦無奈道,高息攬儲對於中小銀行而言真是難以為繼。“現在所謂的’高息’其實並沒有如過去幾年一樣提升得比較誇張,都是小幅提升,對客戶的吸引力有限,但對銀行的成本壓力卻很高。而且隨著客戶對’打破剛兌’的接受程度提升、基金市場火爆等,很多客戶也會選擇將存款取出,投向基金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
加速場景佈局
“目前,我們只能全力做好自營渠道,自己的APP或微信銀行渠道等,短期沒什麼好辦法,自營渠道建設需要時間。”上述地方銀行管理層人士亦坦言。
除自營渠道外,銀行亦從其他角度建設渠道,開疆拓土。
鄭忱陽指出,創新存款產品是緩解中小銀行攬儲壓力的“利器”,未來,銀行可以藉助政務、校園、銀髮等金融場景建設,立足本地區域的發展特色,持續加強產品創新、提升用戶體驗。此外,中小銀行轉變發展戰略是大勢所趨,合理運用靈活的體制機制和本地化區域優勢,摒棄“擴地域、重規模”的大而全發展思路,求“差異化、輕資本”的小而美成長路線是提升競爭力的根本。
四川天府銀行方面表示,該行已經積極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目前已打造了銀稅、銀社、銀校三個百萬級和數個十萬級便民服務場景。
上述地方銀行管理層人士告訴記者,下一步,銀行應增加主動負債管理,強化負債構成的穩定性、來源的多樣性。他認為,除了加強自營渠道建設,還要加強差異化產品設計,除了個人客戶,在對公客戶方面,要通過結算、現金管理等方式提高結算交易資金量,形成資金沉澱;同時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增加負債的穩定性和多元性。
某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在目前的政策變動下,金融機構應該順勢謀變,高效踐行數字化轉型,精準提升金融科技能力,以產業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為重點,通過開放銀行理念構建以產業為核心、以平台為拓展方式的產融智慧金融生態圈,銀行要在平台化、場景化、差異化、資產數據化等領域進行持續創新變革,真正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構建起政府端(G端)、企業端(B端)、個人端(C端)一體化的智能生態圈。”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日後,金融邊界更加清晰,網絡平台將逐步去金融化,回歸本源,更加註重科技服務能力。而金融機構將更加註重自身風控水平和流量平台場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