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年:體態和情懷一樣豐滿
微信已經十歲了。在十年時間裡,騰訊最新財報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突破12億(合併WeChat),成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款月活用戶突破10億的產品。號稱“微信之父”的張小龍,被產品經理們奉為圭臬。從2021年的微信公開課Pro來看,微信越來越不像一款社交產品,更像基礎設施,甚至是操作系統。
對於用戶來說,越來越臃腫的微信,越來越不想用,但又不得不用。這樣的矛盾更加凸顯微信的不可替代性。
微信的兩次戰役
與QQ類似,微信也並非是完全的“原創”,其模仿的是來自加拿大的即時通訊軟件Kik,這在當時非常普遍,不少產品都是“Copy to China”。當然,能從騰訊的“賽馬機制”中脫穎而出,也足以顯示張小龍的能力。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線,當時處於塞班系統和Android切換的時期。就在微信上線前的一個月,小米搶先上線了米聊,基於小米手機的即時通訊產品。加上PC時代的QQ,微信當時面對的是兩款產品。
微信的第一個版本相當粗糙,僅能發送文字和圖片,與QQ相比都稍遜。不過,在當年5月發布的2.0版本中,微信上線了語音對講功能,類似於對講機,微信用戶有顯著增長。8月,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上線了“查看附近的人”功能,主打陌生人社交,用戶數量突破千萬級。
當年10月,微信繼續增加陌生人社交功能——“搖一搖”和“漂流瓶”。到了2011年底,微信的用戶數突破了5000萬。
里程碑時刻是在2012年。上線433天后,微信用戶數量突破1億。在微信辦公總部TIT創意園內的微信里程碑上,仍記錄著這有紀念意義的數字。
2020年騰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合併WeChat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2.13億,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域的第一大產品。另外,QQ的月活躍用戶數不斷下滑。
另外一個曾經的對手——同樣迎來十週年的米聊,在2021微信公開課Pro的同一天,宣布將於2月19日停止服務,頗為令人唏噓。
微信的另外一場戰役是與支付寶的紅包大戰。
2015年1月21日,微信的四歲生日,上線了紅包功能。並在隨後的馬年春晚中,獲得了獨家紅包互動資格,通過“搖一搖”發放5億元現金紅包。
根據微信官方的數據,當年除夕的一天時間,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1億次,在20點到次日凌晨零點48分的時間裡,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到110億次,互動峰值出現在22點34分,達到8.1億次/分鐘。
在不少媒體的描述中,時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把微信此次紅包營銷稱之為“偷襲珍珠港”。得益於此次紅包營銷,早在2014年就上線的微信支付功能一改不溫不火的尷尬,一戰成名,微信也得以在移動支付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綜合多個第三方平台數據統計,支付寶和包含微信支付的財付通,合計佔據第三方移動支付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中支付寶位居第一,財付通(含微信支付)位居第二。
除此以外,微信至今都難遇真正的對手。不管是字節跳動從抖音衍生出來的多閃,還是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探探,亦或是後來的由羅永浩做出來的子彈短信、王欣的馬桶MT,要么是位居二線深耕細分市場,更多則是曇花一現。
從連接人到連接人與服務
如今的微信身上,社交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屬性。基於社交的關係和流量,微信的觸角已經延伸至本地生活、出行服務、金融服務、政務服務等方方面面。
最早的連接人與人,變成如今的連接人與服務。辰海資本合夥人陳悅天談到微信,他將後者比喻為“操作系統”,也是基礎設施。
2018年騰訊的“930變革”,加快了微信的平台化和基礎設施建設。“930變革”旨在加速騰訊從消費互聯網向擁抱產業互聯網轉型。從此以後,“服務”成為騰訊最常提及的詞彙。
以社交關係為紐帶,以小程序、支付為工具,微信在多種服務場景實現落地。近年來,微信的九宮格不斷改變,騰訊支付頁面如今已經以金融理財、生活服務、交通出行和購物消費四大板塊呈現。
有一組最新的數據可以顯示微信如何從“TO C”向“TO B”和“TO G”轉變:
在商業服務領域,截止2020年底,全年累計超過1億人次在購物中心和百貨小程序購物;通過小程序預售+線下自提等模式,累計超過3億用戶在微信內購買生鮮蔬果。
2020年小程序年均DAU突破4億,全年累計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00%。在用戶端,2020年人均使用小程序個數同比增長25%;小程序人均交易金額也實現了67%的提升。2020年7月,微信上線小商店。
微信支付的支付分則覆蓋了包括共享租物、購物娛樂、交通出行、生活服務和住宿預訂等5個行業大類超1995個商戶。微信支付分的“先享後付”服務已接入多個行業。
在政務民生領域,小程序健康碼已累計服務用戶超過8億,累計展示碼量超200億次;社保繳費小程序幫助1.59億人不出門在線完成參保。此外,國務院客戶端、粵省事等一批政務小程序先後上線。
封閉還是開放?
現在看來,微信似乎越來越臃腫,越來越開放。但其也有封閉的一面,特別是面對強力競爭對手,微信無情地關上了大門。
最近的一次屏蔽發生在一周之前。1月12日,微信發佈公告稱已對QQ音樂、QQ瀏覽器、知乎、好看視頻、小紅書等多個產品的違規外部鏈接進行限制,不再提供微信內直接打開的服務,用戶可以點擊“繼續訪問”或者通過“複製鏈接在瀏覽器中打開”的形式進行訪問。
微信官方表示,依據《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微信將停止提供鏈接內容在微信繼續傳播的服務、停止提供對整體域名或IP地址在微信內直接打開和訪問的服務、停止提供相關內容在朋友圈分享互動的服務等必要措施,以保障用戶良好體驗。
這並不是微信第一次屏蔽外鏈。最早的是淘寶,隨後遭遇大面積封禁的是字節跳動。騰訊與字節跳動的口水戰從2018年6月開始,目前已經持續了兩年半的時間。
這一事件的起始是,2018年6月5日,海淀法院公告,因認為對方利用技術手段屏蔽和攔截用戶訪問頭條網,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騰訊公司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4000萬元。
微信屏蔽了幾乎所有來自字節系產品的鏈接。最近的一次爭端則是在2021年初,在一周時間內字節跳動的飛書團隊兩次控訴微信對其產品進行限制。
1月7日下午,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發文稱,微信開放平台無理由封禁和限制了多款飛書小程序,包括“飛書”、“飛書會議”和“飛書文檔”等。11日,飛書官方賬號發文稱,微信一直未回應為何無理由封禁飛書,飛書曾嘗試多次聯繫微信人工客服,發現根本無法聯繫上。
自2020年底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稱“徵求意見稿”)對外徵集意見後,多家互聯網企業遭遇反壟斷調查,美團遭遇的反壟斷訴訟也獲得立案受理。微信擴大封禁範圍,無異於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
1月18日,微信官方訂閱號“微信派”發布《微信十年》一文引發熱議,從第一行代碼,到第一個版本微信上線;從第一個1億用戶到春晚紅包;從第一次微信公開課到小程序上線。
微信展示了曾經被張小龍不願提及的滿滿情懷。在情懷之外,有一條留言如此寫道“一晃十年,微信裡多少好友已經只是靜靜躺在那裡了。歲月呀。唉。”
情懷或已逝去,但十歲的微信生態龐大,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