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廠打工究竟是怎樣的體驗?華為、阿里、百度員工這樣說
加班文化隨著一些事件的曝出而成為輿論關注焦點。互聯網公司快速成長背後,他們靠怎樣的人事制度在運轉?它們還有多大空間繼續加速?大廠員工現身說法,一起感受一下。互聯網大廠舒適的辦公環境、體面的工作收入、優渥的平台資源,曾經引得無數人趨之若鶩。
但是,近期接二連三被曝出的新聞事件,又讓不少人對大廠望而卻步。
當今社會,科技互聯網發展飛速,未來潛力仍毋庸置疑。但光鮮亮麗的“大廠員工”背後,需要承載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清華大學近期發布的《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簡稱“《報告》”)呈現出一個趨勢,互聯網大廠不再是這屆年輕人眼中的“香餑餑”,取而代之的是穩定、壓力小、上下班規律的工作,他們更注重當下、更享受生活。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報告》顯示,有64.9%的2020屆清華畢業生(含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選擇入職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雖然華為、騰訊、阿里這三家民營企業就業人數最多,但入職民營企業的學生佔比卻連續兩年下滑,由2019年的33.4%降至2020年的29.7%,阿里巴巴更是連續3年沒有清華本科生入職。
有人說,中國最聰明的一群人已經用腳做出了選擇。但仍然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為獲得一份大廠offer過關斬將,已經身在大廠中的“打工人”則需要為了跑贏淘汰機製而拼盡全力。
加班文化隨著一些事件的曝出而成為輿論關注焦點。互聯網公司快速成長背後,他們靠怎樣的人事制度在運轉?它們還有多大空間繼續加速?科技互聯網行業真如外界傳言的“狼性十足”、“苦不堪言”?大廠員工現身說法,一起感受一下。
1
“職場新人可能會更想把所有時間投入工作”
華為程序員95後
在入行之前,曾一位前輩和我說過,做程序員有個好處,就是作息會相對規律。現在,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這也許和行業相關——不同於互聯網公司更多時候需要考慮和處理高並發、高存儲等問題,我們是一家硬件公司。
但與互聯網公司一起,我們都是彈性工作制。理論上公司規定早上8:30就應該在工位上工作,晚上18:00下班。除去中午休息時間,每天保證8小時有效工作時間。
只是在實際操作上,我們只需要在9:30前到崗,也沒有人會18:00下班。
我和同級別的新人同事們通常會工作到22:30才坐班車離開。除了午飯和晚飯時間,一天工作時間10個小時,而且基本上都是有效工作時間,很少會看手機或者聊天。回到家一般都是晚上11點之後,收拾完躺下已經是十二點之後了。
雖然節奏緊湊,但是依然可以保證每天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樣的工作時長,一些已經對工作熟悉的老同事,他們之中不少人有家庭、孩子,一般都會在宵夜之後,也就是晚上八九點下班。
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大部分屬於做產品交付,所以在Deadline前保質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務即可。當有項目需要趕工交付的時候,大家也會留下來一起衝刺。
也許在別人看來,像我們這樣的“打工人”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甚至有點“可憐”。也許很多人希望有份工作能早早下班,有自己的娛樂時間。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太多自己的娛樂時間,這些人可能更渴望做出一些成績,或者有的是更需要掙錢。我自己則是多干點、多學點的心態。
所以我們週六的加班“競爭激烈”——畢竟週一至五加班一般不算加班費,週末加班會發雙薪。但加班也需要提前向上級申請,即需要說明為什麼加班,加班需要做什麼工作,經過主管審批後才可以加。
有一次,我聽見了部門主管特地過來向負責審批加班的的Leader交代,要多把關。不是說你想加班就能加,這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公司並不鼓勵加班。
一到週六,我們部門會有一半左右的人都回來加班。但周六加班的節奏相對日常會更為鬆弛些,到晚上18:00左右,大家也都會陸續離開公司了。
即便工作強度如此,但是據我所知,最近仍有一些其他部門的人申請調入我們部門。申請調崗大部分只有兩個原因,這個部門更有前景,或者錢更多。暫時沒聽說有因為工作強度太大,而申請去一個輕鬆的部門。
所以在我看來,華為並不屬於加班很“兇”的公司。而且我們部門普遍年紀較輕,更多人是屬於主動加班型。就我了解,90後占到將近90%。而年長一些的,一般也屬於管理層。
在面試時,也有面試官和我們說過,他在招人的時候,其實會看招的學生(校招生)願不願意加班,有沒有意向奮鬥,如果吃不了苦就算了。
我覺得這也契合我本身的價值觀,畢竟做好什麼事情,肯定是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更何況,現在我的立場是一個職場新人,可能會更想把所有時間投入工作。
現在外界經常妖魔化互聯網行業。但是我認為實際的工作強度不會像外界傳言的那樣,畢竟大家都是人,都有極限,如果每一個人都已經超過極限了,公司是無法正常運轉的。也許新聞上有些案例,但我覺得是個案,每一個行業都有,只是大家關注度聚焦,就會放大情緒。
但是,我也認同,身體就是本錢。雖然作為職場新人,我已經明顯感受到自己體重開始上升,大概因為久坐而引起發胖,隨之而來的還有脖子疼、眼鏡疼和腰疼。不過,這些應該都是小問題。
2
“工作強度沒有想像中誇張”
叮咚買菜程序員90後
入職前,HR已經給我打過”預防針“,加班是公司的一種文化。
雖然曾經的公司因為企業性質不同,不需要加班,但一直在互聯網企業工作,對於加班這件事我是有心理準備的。
來到一家成長型公司,我的目的是學習新的技術,了解一項技術從0到1搭建框架的過程,挑戰自己。所以,錢給到位了,還有能給我鍛煉的機會,我就來了。
互聯網公司一般都是彈性工作制,叮咚不需要打卡,實行大小周制。我們一般早上10點前到公司,21:00後下班;中間午休和吃飯加起來兩個小時,一天的工作時長在10小時左右。
上午偶爾開個會,佔用1小時或2小時,每周大概2-3次;工作累了,還可以起來轉轉,出去買杯咖啡;滿打滿算,每天全身心投入到寫代碼的時間至少是6小時。
正式入職後發現,其實工作強度沒有想像中誇張,沒有那麼累,每天的工作量基本都可以在工作時間內完成,重點是看企業的文化。
原則上來講,早上10點上班,19:00就可以下班。但看到所有人都不下班,故意熬到21:00,我也就沒法兒下班,白天整體效率會比較低。
我喜歡集中精力,在幾個小時內快速完成工作。上一家企業就沒有加班文化,所有人上班時間非常安靜,只能聽到敲擊鍵盤的聲音,有任何溝通都在會議室裡進行。
像叮咚這樣的國內互聯網企業,它們更強調效率,覺得可以面對面十分鐘說完的事情,就不需要在會議室里花上半小時、1小時溝通。所以,周圍時不時會有人講話,有的是聊天,有的是溝通工作,環境非常雜亂。
程序員寫代碼需要非常專注,這樣的環境就會影響工作效率,有時候突然冒出的靈感也會被打斷。
可以看到,辦公室每一個人都戴著耳機工作,沒有一個例外。我們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集中註意力,提到工作效率。
其實,領導不會明確說讓員工加班,只告訴大家,所有表現與績效掛鉤。但你比一般人走得早就會有以下兩種情形發生:
第一,其它同事看著你走,比較尷尬;第二,你走了,其他人就會跟著走,你就成為了那個”不思進取“的典範,可能被領導約談。
即使來了個新人,偶爾不加班,當他發現身邊同事都加班後,也會留下來。加班文化就這樣形成了。
但其實領導也不鼓勵一直加班,還是有個尺度的,他不提倡大家三更半夜還在公司寫代碼。
我計劃的完美睡眠時長是每晚7小時,大概午夜12點入睡,第二天早上大約7點、8點起床。但實際上,回家後還會刷手機,大概就會在12點半、凌晨1點入睡。但整體而言,睡眠還是可以保證的。
時間是可以自己控制的,程序員一定要休息好。希望當下的年輕人,有任何問題及時跟領導溝通反饋,實在完成不了,申請延期,自己的身體健康最重要。
3
“不能在互聯網企業傻幹,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餓了麼前員工90後
互聯網企業加班是常態,不過,因為我不在技術崗,沒有經歷過這些。
在餓了麼加班到晚上10點、12點,似乎比較普遍。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餓了麼員工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家完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和女朋友的感情,女朋友鬧矛盾,要分手。
雖然不能確定這是不是真人真事,但從我多段互聯網企業工作經歷看,加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餓了麼是阿里系中阿里味兒最不濃,但又最累的地方,所以離職率很高,接近30%。洗人速度非常快,年初年尾都不一樣。我待過的那個部門,新招的幾個員工短短幾個月內全走了。
加班如果能夠做出成績,還是比較安慰的。但大部分時候,我看到餓了麼員工都在拼命加班,卻沒能做出成績。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很累,又都很差。
我還在周六的時候去過京東,工位上滿滿都是人,在埋頭工作。即便見過不少互聯網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但在那一瞬間,還是非常震驚。
對於企業加班嚴重這個問題,我有思考過,應該是行業內捲、奮鬥文化和團隊年輕化這三大因素綜合導致的。
年輕人敢拼、有衝勁,願意付出時間換取成果。不少互聯網企業也學習華為,搞“狼性文化”。華為可能真的很累,但他們也真的能賺很多,或許能實現財富自由。
但要想在互聯網企業從底層一路晉升上去、獲得真正的財富自由,我覺得還是比較難,因為大部分領導都是空降兵。
多段大廠工作的經歷告訴我,在互聯網企業不能傻幹,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在人員管理方面,每個互聯網大廠也有自己的一套。阿里非常注重數據安全管理,不同級別可以查看的數據內容也有差異。如果低層級想要查看一些數據,都需要打申請。即便那些數據並不是特別重要,但一般員工還是沒有權限。
另外,我們的手機、電腦也會安裝一些軟件,相當於一種監控行為。U盤也不能插入電腦儲存任何文件,一旦插入,系統就會發送郵件提示給你的領導。
阿里有個類似廉政公署的部門,專門負責管理這些內容,幾乎每天都會郵件公示,不合規、被辭退人的信息都會公開,非常嚴格。
雖然在外界聽起來,這種規定和做法有些不可思議,但我已經習慣了。每個大廠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4
“對經驗要求比較高的崗位,30歲左右算新鮮血液”
百度員工90後
加班,並不只有常規意義上坐在辦公室裡加班。
我們雖然不是百度研發產業線,正常也就是早上9點和晚上6點打卡上下班,但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可能員工的業績壓力會比較大。
他們的加班,更多是在辦公區外完成,這就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長限制。可能他不在工位上,但確實在工作,甚至週六、週天、假期都有可能。
正常情況下,我會在晚上7點多下班,忙的時候晚上8點、9點也會有,主要看自己工作量的安排。
公司沒有強制要求加班,但是業務量大的時候,員工還是會自發加班。我們是多勞多得的獎金體系,工資與員工績效掛鉤,所以有上進心的員工,想掙更多錢、想比其他人表現更好,就會有很強的自驅力。
其實互聯網大廠並沒有外界想的那麼多嚴要求,一定去要求員工怎麼樣,相對來講,還是比較自由。比如,公司有自主研發的辦公系統如流,但並沒有要求所有人一定要用這個軟件,大家也可能使用微信。只不過,在如流軟件上,跨部門、陌生同事間溝通會更加便捷。
在追求效率和結果的互聯網企業,特別是我們這種特殊部門,員工流動性相對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員工能有更好的業績,那就和企業是雙贏;但如果在進行一些輔導過後,還是比較難達成目標,不僅影響公司業績,員工個人績效也可能無法達成。
由於崗位對經驗和資源積累要求比較高,類似“行業專家”,所以我們三年以上老員工的佔比還比較高,甚至有些人具備6-10年的司齡。近兩年,考慮到公司整體的發展,還引入了30歲左右的“新鮮血液”。
據了解,這些年我們招聘人員比較注重候選人身上的一個特質——第一,對績效有強烈的渴望;第二,個人態度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