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全國多地開“花”!今年的壓歲錢何必是紙幣?
數字人民幣今年徹底火了!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等地相繼開展試點工作,加速了數字貨幣的應用測試。從2020年的國慶一直到2021年年初,深圳、蘇州兩城通過搖號抽籤的方式面向市民共發放價值5000萬元的消費紅包,讓民眾提前領略了數字人民幣軟件應用——“軟”錢包帶來的支付便利。隨著2020年10月央行銀行法草案的發布,數字人民幣被正式納入法律範疇。數字人民幣正大踏步向我們走來。
數字人民幣作為央行發行的法幣,具有和紙鈔相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但是從有實物到無實物,這種新型法幣的發行監管、使用流通上必將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
而且,眼看著數字人民幣離我們一天天靠近,在很多人眼裡,它還仍是個觸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那麼,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它到底好在哪?它真的只是“去紙化”那麼簡單嗎?
以上問題智東西將為你一一解答,揭開數字人民幣的神秘面紗。
01 .
“遍地開花”的E-CNY
數字人民幣,央行是玩真的。
早在2020年8月,商務部就印發了《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明確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安排。
試點工作主要分兩步走,首先是“4+1”試點,即在上海、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和北京冬奧會相關場景進行測驗,之後再視情推廣到其他地區。
當前,四大試點城市的內測試點工作都在不斷推進中,主要集中在零售、交通卡充值、餐飲等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
2020年10月10日,深圳開啟“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向市民發放5萬個價值200元的數字消費紅包,價值總計1000萬,支持商戶多達3889家。
而後,在12月11日,蘇州加入深圳行列,在“雙十二”前夕發放10萬個價值200元的數字消費紅包,總金額升值2000萬,支持商戶增至1萬餘家,同時聯合京東數科首次推出線上消費場景,剁手黨第一次使用電子人民幣在“雙十二”購物狂歡節上大顯身手。
▲京東數科提供數字人民幣試點的線上應用場景
12月29日,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試點應用在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啟動,包括奧運冠軍申雪在內的活動體驗者受邀使用了數字人民幣可穿戴設備錢包。
2021年1月4日,繼羅湖紅包活動後,“福田有禮數字人民幣紅包”新年促消費活動拉開序幕,通過抽籤搖號形式面向群眾又發放了10萬個、每個價值200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進一步加大了試點範圍。
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在加速對數字人民幣的探索,重慶、香港等地表達了對相關工作的關注。
2020年11月24日,重慶市副市長李波稱,重慶將積極爭取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試點機會,探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新方式。
同年12月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網顯示,香港金管局聯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
隨後在29日,北京丰台區一家名為“漫貓咖啡”的咖啡店內啟動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測試,獲得授權的消費者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在店內結賬。
▲北京丰台區的“漫貓咖啡”啟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測試
2021年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同仁醫院員工食堂裡還上演了頗具未來感的一幕——員工使用中國郵儲銀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智能卡支付餐費。
2021年眼下才開篇,數字人民幣就加快了步伐,不斷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今年春節發出的紅包會不會也有數字人民幣呢?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官方還尚未公佈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日期。有業內消息指出,有望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正式和它見面。
02 .
一分鐘快速認識數字人民幣
眼看數字人民幣這麼近了,不少人對於數字人民幣還是一知半解。在深入探討數字人民幣前,我們先來“扒一扒”它的真面目。
說到數字貨幣,關注這個領域的人可能會想到化名為“中本聰”的黑客在2008年發明的比特幣,然而比特幣和數字人民幣相去甚遠。
“數字人民幣”又名為“E-CNY”,是中國人民銀行(即“央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而比特幣屬於國家銀行監管體系之外的第三方貨幣,在我國並不具備法律效力。
此外,數字人民幣屬於貨幣體系中的“M0”範疇,即流通中的現金。
它和我們揣在褲兜里的“毛爺爺”本質上相同,既是法幣,也是現金,但兩者在形式上還是有所不同。數字人民幣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即“軟錢包”和“硬錢包”。
“軟錢包”即基於手機APP的軟件錢包。比如,在之前深圳羅湖區的試點中,抽中紅包的“錦鯉”需先下載央行“數字人民幣APP”,並在選定的銀行(工、農、中、建、郵儲五行選一)開通賬戶,才能獲取和使用面值為200元的數字人民幣。
▲200元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硬錢包”即基於“芯片”而存在的硬件錢包,包括但不僅限於智能卡、移動設備等。
2020年11月,華為就曾公開表示部分新款手機將支持數字人民幣應用,成為首個公佈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前文提到的,同仁醫院員工在食堂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卡支付餐費,他們使用的智能卡也是典型的“硬錢包”。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同仁醫院於亦鳴醫生用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買飯
03 .
數字人民幣好在哪?超安全、更便捷、沒有信號也能付
不管是“硬錢包”還是“軟錢包”,數字人民幣給生活帶來的切實便利,才是普通民眾最關心的問題。
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對標的是現金大鈔;作為數字支付方式,對標的又好像是支付寶、微信等常見電子支付平台,那麼和兩方相比,數字人民幣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相關專家指出,數字人民幣一方面比紙鈔安全、便捷,另一方面比一般電子支付平台有信用保障。
1.比紙鈔安全、便捷
央行數字貨幣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具有高安全性、便捷性的特點。
首先,數字人民幣相較於傳統紙幣而言,更具安全性。這主要體現在交易可追踪、高度防偽性、可控匿名性上。
數字化集中管理實現了交易可追踪,央行能掌握全量信息,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分析交易數據和資金流向,防範打擊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基本杜絕了重複使用貨幣的可能性。此外,真正的數字人民幣一定經過央行私鑰簽名,讓假幣幾乎無處可藏身。
同時,數字人民幣還具有可控匿名性,雖然民眾可以開通多個指定銀行的子錢包,但數字人民幣的清算中心只有央行一家。每當民眾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一筆交易,相關信息都要同時發送給央行,因此央行可以全面掌握所有交易信息,而運營銀行只能掌握和本機構子錢包相關的交易信息,無法掌握用戶交易的全貌,故而數字人民幣交易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保障。
其次,數字人民幣還具有較高的便捷性,一方面民眾無需攜帶紙幣,只需掃碼、刷卡等便可完成付款。比如,在上海同仁醫院的試點中,於亦鳴醫生成功“刷”好了餐費,他告訴記者,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用起來比交通卡還方便,卡片右上角附有小塊電子顯示屏,能即時更新提示剩餘金額、離線使用次數等信息。
另一方面,數字人民幣和銀行賬戶松耦合,用戶無需綁定銀行賬戶也可進行小額轉賬支付,降低了偏遠貧困地區用戶的使用門檻。
▲央行“數字人民幣APP”界面,上滑付款,下滑收款
2.比微信、支付寶有保障
由於數字貨幣的使用方法和常見電子支付手段類似,網上充斥著數字人民幣取代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平台的言論。而事實上,兩者完全屬於不同的範疇。
數字人民幣是M0,屬於貨幣現金,不提供利息,而支付寶等平台上的錢是M2,屬於機構存款,有利息。
對此,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回應稱:“微信、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
和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手段相比,數字人民幣具有無限法償性、“雙離線支付“的優勢。
無線法償性能為個體用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數字人民幣由央行發行結算,存於央行的數字貨幣安全性更高,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屬於第三方支付手段,由商業貨幣存儲結算,存在極小概率的破產風險,不具備法償性。
“雙離線支付”則指的是在收款方、付款方均離線的情況下,手機打開NFC後“碰一碰”就能輕鬆完成付款,能夠適應更多應用場景。
相較之下,支付寶、微信目前僅支持“單離線支付”,即付款方離線的情況下,還需收款方在線才能完成交易。
總的說來,數字人民幣不僅比紙鈔好攜帶、好管理、更安全、更好用,而且還比支付寶、微信等常用支付平台更有法律保障。
04 .
“無紙化”背後挑戰多
從原始社會的以物換物,到古時候的貝殼、金銀等一般等價物,再到以紙幣為代表的價值符號,人類一路走來,已經歷多次貨幣變革。
邁入信息時代後,電子支付、加密貨幣等虛擬支付手段興起,隱隱指明了人類貨幣的下一個方向——虛擬化。
而中國便是走在這股時代潮流前列的先鋒。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就開啟了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並成立了全球最早從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官方機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
所長穆長春曾透露,所裡很早就開始了“996”工作制,大家日以繼夜地攻克技術難關,進行產品研發。
所以,我們看似簡單的“無紙化”,其實困難重重,背後有著相當龐雜的體系支撐。
2019年,穆長春分享過數字人民幣的兩個攻堅故事,一個有關前期的技術路線選擇,一個有關後期運營體系的決策。
他提到,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一開始其實也在團隊的考慮範圍之內。但經試驗,他們發現純區塊鏈架構根本無法實現零售所要求的高並發性能,因此決定不預設技術路線,在央行層面保持技術中性,讓底下的運營機構自行選擇技術路子。
據悉,2018年雙十一網聯的交易峰值為92771筆/秒,以太幣則是每秒10筆到20筆,而比特幣僅能達到每秒7筆,因此難以滿足零售場景的需要。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的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發言
確定了技術路線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開始考慮數字人民幣的運營體系,最終採用了“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運營機構”的雙層運營體系。
據穆長春介紹,雙層運營體系的第一層是中央銀行,第二層為商業銀行、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網絡平台公司等。
簡單說來,第一層即央行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第二層即運營機構將數字人民幣兌換給公眾。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指明了雙層運營體系的優勢,稱雙層運營體係有利於充分調用商業銀行的資源,並因地制宜推廣數字人民幣,降低化解系統性風險。
相較之下,單層運營體係要求央行直接面對所有公眾發行數字貨幣,操作難度更大、相應成本更高,還可能導致“金融脫媒”,即央行信用背書的數字貨幣以絕對競爭優勢“碾壓”其他商業銀行發行的存款貨幣,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投放能力,甚至損害實體經濟。
▲數字人民幣雙層運營體系示意圖(來源:央行副行長范一飛《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幾點考慮》)
儘管央行研究人員在設計之初已投入巨大精力,但這個面向幾十億人口的浩大工程在試點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遭遇了許多挑戰。
據麻袋研究員高級研究員蘇筱芮介紹,數字人民幣的落地應用存在設備、觀念兩個方面的難題。
在設備方面,數字人民幣需基於移動端設備使用,在適配不同設備上,以及在偏遠地區推廣普及上存在很大的困難。
在觀念方面,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意識還未普及,民眾對數字人民幣的接受度不夠高。
同時,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也分析指出,數字人民幣的應用還存在用戶動力不足的問題。數字人民幣不計息,與支付寶的餘額寶、微信支付的零錢包等有利息的第三方支付方式相比,競爭力較差。
不僅需求端動力不足,還有專家分析指出,供給端也存在動力問題。
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宋嘉吉團隊稱,商戶方可能也存在動力問題。比如,深圳公測中,POS機改造相關費用均由四大行承擔,未向商戶收取改造費用及支付手續費,但隨著規模擴大,商戶或需主動承擔相應成本。
此外,聚焦跨境支付的數字人民幣還需面臨來自支票、信用卡等海外主流支付手段的挑戰,同時還需和各國央行磋商有關政策標準。
開發難、試點難、應用難,這麼看來,數字貨幣工程簡直是難上加難。那麼,我國為何要下如此大氣力開發數字人民幣呢?這還要從國內、國外兩個層面說起。
05 .
為何要開發數字人民幣?全球大勢所趨
開發數字人民幣,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符合當下的時代發展進程,契合中國現代化金融貨幣體系的發展和治理需要。
在國內,線上支付得到了普遍應用,貨幣領域出現數字化、電子化變革的諸多苗頭,發行數字人民幣是順應當下國情作出的決定,有利於加強政府對貨幣的統一管理。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指出,堅持數字人民幣發行的中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維護法定貨幣地位和貨幣發行權,防止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發行權旁落,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支付體系效率,改善貨幣政策傳導,同時,有利於打破零售支付壁壘和市場分割。
此外,數字人民幣的可控匿名機制還可以幫助維護金融穩定,央行掌握全量信息,可以綜合利用新興技術追踪資金流向,打擊違法犯罪行動。
央行行長易綱介紹,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還有利於高效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在國外,數字貨幣則是各國政府共同努力的重點方向,率先發展數字貨幣有利於我國掌握戰略高地,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同時更好地應對臉書的Libra天平幣、Tether的泰達幣等穩定幣帶來的新挑戰。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楊濤解釋了電子現金應用熱潮背後的共識性原因,從某種程度上說,各國政府探索電子現金方式是為了改善零售支付體系,增進普惠金融服務,提升支付清算、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早在2020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受訪的66家央行有80%都正在研究、試驗或者開發一種數字貨幣。
同年3月,英國央行也公開肯定了數字貨幣的意義,稱讚後者有利於金融體系穩定,是拓展支付方式的一種潛在途徑。
10月,歐央行對可能發行的加密數字歐元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進行了試驗,並同步開啟公眾諮詢和內部試點工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66家受訪央行中,已到測試階段的不到10%。
正如楊濤主任分析指出,在數字貨幣的研發上,中國妥妥走在世界前列。
作為中國人,我們自豪於祖國的成就,但激動之餘,還應冷靜看待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進程,不應盲目樂觀、甚至掉入“立馬搶購數字人民幣”的謠言陷阱。
結語:數字人民幣試點加快,但離正式啟用仍有距離
從深圳到蘇州,從上海到北京,數字人民幣的測試落地工作正如火如荼。
數字人民幣作為官方發行的松耦合、雙層運營的中心化法定貨幣,較紙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較常用電子支付手段具有無線法償性和“雙離線支付”的優勢。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數字人民幣作為一種不計息的貨幣,一方面不會給商業銀行帶來額外成本,但另一方面,相較於支付寶餘額寶、微信支付零錢包等有利息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具有競爭優勢。
在線下試點的過程中,數字人民幣應用也面臨了設備、意識層面的諸多挑戰。
數字人民幣要如何推廣到偏遠地區,又如何在線下電子支付成熟的發達地區獲得人民的青睞,同時在信用卡、支票支付占主流地位的海外市場,又該如何應對競品挑戰、制定相關標準、並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影響著數字人民幣的落地進程和“官宣”時間,讓我們一起期待央行將如何一一擊破上述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