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最終才檢測出陽性。核酸檢測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照妖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讓看不見的病毒“顯形”。
記者:張佳星
為什麼有的人1次“照”不出來,竟然需要11次?帶著疑問,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檢驗科劉向禕主任。
科技日報:有人11次核酸檢測才顯示陽性,說明核酸檢測不准嗎?
劉向禕:當然不能。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被發現,可以通過咽拭子採集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以往有報導,並非所有的新冠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
那麼,為何要對一個病例進行連續11次的核酸檢測?這主要是從實驗室角度,對高度疑似的病例進行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確認。
從時間上判斷,11次檢測涵蓋了病毒感染的檢測週期,理論上是可以測出來的。但10次陰性,可能與試劑盒檢測性能有關,還與個體新冠病毒載量、採樣部位、採樣量、採樣水平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原因非常複雜。不排除個別特殊病例,病毒載量非常微量,可能檢測不出來,結果一直是陰性。
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手冊(以下簡稱“核酸檢測工作手冊”)建議選用高靈敏的試劑(檢測限≤500拷貝/ml)。
科技日報:攜帶病毒卻檢測不出,與哪些因素有關?
劉向禕:攜帶病毒卻檢測不出,我們稱之為檢測“假陰性”。整個檢測包括採樣、運輸、滅活、核酸提取、PCR反應等很多步驟,每個環節的錯誤操作都可能導致“假陰性”。
目前我們檢測的“假陰性”結果,主要因為採集標本不合格。採用普通棉籤肯定不行,要植絨拭子。無論採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主要是採集病毒含量相對較多的咽部分泌物,反复塗抹,刮出足夠的、包裹著病毒的上皮細胞。如口咽拭子採集,很多人張開嘴,採集人員沒用壓舌板,僅僅在口咽處一抹,採集就不正確。
事實上,對標本採集,“核酸檢測工作手冊”做了明確規定:應當採集呼吸道標本,包括上呼吸道標本(首選鼻咽拭子等)或下呼吸道標本(呼吸道吸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其中,重症病例優先採集下呼吸道標本;根據臨床需要可留取便標本。
科技日報:實驗室中,如何確保核酸檢測的準確性?
劉向禕:五個字概括:人、機、料、法、環。“人”很容易理解,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非常關鍵。這在每一行當都是一樣的,有的售貨員“一抓準”,而檢測師的操作也要做到培訓到位。“機”是指使用的核酸檢測設備要達到要求,如校準;“料”是指檢測試劑要有性能驗證,比如在保質期內、按照試劑盒保存等;“法”是指操作規範要符合標準化流程,不能省去震盪、混勻和加蓋等任何一個環節;“環”是指檢測環境要符合要求,比如溫濕度、不能有乾擾檢測結果的物質。
在實際檢測操作中,每一次檢測都會進行陽性和陰性質量對照,還要有水空白和內參等,以此指示整個檢測過程是有效的。
注:核酸檢測工作手冊中要求規範開展室內質控:每批檢測至少有1 份弱陽性質控品(第三方質控品,通常為檢出限的1.5-3 倍)、3 份陰性質控品(生理鹽水)。
科技日報:核酸檢測之外,還有哪些手段可以“查漏補缺”?
劉向禕:需要強調的是,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患者診斷金標準。實驗室檢測永遠是為臨床診斷提供數據和信息,而不是真正的確診。
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和其他疾病的確診遵循同樣的診療原則,多個指標互相印證,由醫生進行綜合診斷。除了核酸檢測,血常規檢測、肺部CT的毛玻璃狀病變等都是發熱患者篩查手段,此外,我們還會進行新冠特異性抗體(IgG和IgM)檢測。抗體檢測是核酸陰性的疑似患者的有效補充。至少感染7天后才可以檢出抗體。抗體出現假陽性情況相較比較多,我們觀察到,老年人、自身免疫病和癌症患者等體內抗體檢測更易出現假陽性,在進行檢測時受到更多因素影響,例如標本溶血、凝集不充分等。
另外為了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不論哪種檢測方法,在執行“核酸檢測工作手冊”相關要求的前提下,我們實驗室對初次陽性結果都會進行複測,最大限度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