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行業大發“疫情財”:或引發“秋後算賬”
去年,創業公司及其支持者如何應對疫情成為財經科技媒體關注的一大重點。創業公司先是爆發了一輪裁員,許多交易紛紛破裂。之後則是債券投資者和政府紛紛出台緊急救助方案。最後則是市場人氣全面恢復,創投金額刷新紀錄,IPO市場異常火爆,導致許多創業者面對熱情的風險投資機構甚至感到“不勝其擾”。
隨著科技行業走出疫情陰霾,重新步入繁榮,人們也越來越發現,這些科技巨頭似乎並沒有與全社會共享財富。事實上,科技行業的再度繁榮反而令知識經濟與美國其他行業本就巨大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尤其是原本就數字化程度不高,甚至在疫情前瀕臨破產的零售企業。
回顧過去一年的情況,不難看出這種差異。在科技行業全面享受繁榮的同時,其他行業卻普遍受挫:
– 低收入就業人數較疫情前減少20%。
– 接近三分之一的低收入勞動者難以支付房租和按揭貸款。
– 約有2600萬成年人經常面臨溫飽問題。
– 今年春天,黑人擁有的小企業數量減少41%,減少速度是白人擁有的企業的兩倍。
Lux Capital普通合夥人彼得·赫伯特(Peter Hebert)說:“我所在的社交圈和職業圈裡,大家都感覺很好,但美國的普通人卻過得舉步維艱,連舊金山灣區也不例外。”
這令人們對“秋後算賬”越發感到不安——這可能體現在股價上,政策上,甚至是尚未明確的其他方面。
跟據以往的經驗,要分散科技行業的財富效應,可能會發生以下幾種情況:
最明顯的就是通過某種方式加稅。正如克里斯在拜登贏得總統選舉後所說,拜登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所有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人加稅,並將房產稅降回到之前的水平。但如果共和黨繼續掌控參議院,這似乎難以實現。接下來的佐治亞州徑流選舉將決定拜登的稅收計劃能否獲得重要支點。
西雅圖和舊金山等城市也在瞄準科技行業,他們之前也經常採取有爭議的措施迫使科技行業“分享”更多財富。兩年前,舊金山出台了Proposition C議案,希望通過向大企業徵稅來補貼無家可歸者。科技行業也因此分成兩大陣營:以Salesforce CEO馬克·本尼奧夫(Marc Benioff)為代表的人支持這項法案,而以Twitter CEO傑克·多西(Jack Dorsey)為代表的人則提出反對。西雅圖多年以來一直在加大對大企業的徵稅力度,而亞馬遜則因此威脅要停止對這座城市繼續投資。
還有一種可能性同樣與針對富人增加稅收有關,那就是推出普遍基本收入。這個想法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很受關注,還獲得了許多名人的支持,比如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就參與創辦了一家組織來支持類似項目。
在疫情爆發前,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還提出為低收入美國人直接發放現金。最近雖然很少聽說類似的計劃,但這可能是因為國會批准的刺激政策本質上也是一種基本收入。
人們可能也看到了一些能夠影響整個行業的變化。由於民粹主義者對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公司的崛起感到不滿,催生了所謂的“反科技浪潮”,為今年的反壟斷訴訟奠定了基礎。
其中一項可能的舉措是對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進行分拆,這無疑是在赤裸裸地剝奪科技巨頭的巨額財富,所以必然遭到科技公司的奮起反抗。
科技巨頭本身也有機會解決疫情引發的經濟動盪。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他們就利用自身的物流和研發能力來阻止病毒傳播。他們建設了公共檢測站,為醫護人員生產防護面罩,還開發了手機應用來追踪密切接觸者。這種創造力和合作精神令全社會得以快速響應疫情,今後完全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緩解疫情對許多美國人造成的經濟衝擊。
“領導層認識到這種不平等問題,”密爾肯研究所區域經濟和加州中心執行總監凱文·克萊登(Kevin Klowden)說,“但目前還沒有部署太多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隨著新年的到來,似乎是時候思考如何解決美國社會的這種深層的割裂了。無論是由行業自行解決,還是由反應緩慢的政策制定者來解決,科技行業最新膨脹的這些財富都難免會引發外界的強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