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技圈駛離“避風港”
剛剛翻篇的2020 年,對中國的科技圈來說該如何定性?這可能是個令人精神分裂的問題。一方面,中大型科技公司股票高漲,業務繼續向前。另一方面,他們遭遇的公關危機、政策約束、以及面對的社會情緒也歷史性的到達高峰。
他們突然不再是被包容的“科技先鋒”,被嚮往的“創業英雄”,被崇拜的“商業偶像”、而成為了被認真審視,不斷詰問的“未知力量”。
據我了解,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復盤2020 年出現的這些現象,因為這已不是個“明日天氣”如何的問題,更像是要面臨一個“季節”的更替,這需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調整。
所以,為什麼在2020 年科技公司們失去了多年來的“避風港”?而2021 年的科技圈,又將面臨什麼?
“蜜月期”是怎麼結束的?
互聯網發展初期,著名的“避風港原則”成為了保護這個新生力量發展的“溫室”。
這來自美國1998 年制定的《數字千年版權法案》(DMCA 法案)。美國當時規定所謂的“避風港原則”主要面對的是侵權問題。考慮到未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網絡公司沒有能力和時間對他人上傳的作品進行逐一且全面的審查,無法知道侵權事實的存在。所以如果出現侵權問題的時候,在著作權人通知的情況下,對於侵權內容進行移除就可以不承擔責任。
“通知+移除”這種避風港原則,本質上是“知錯就改”、“不知則無罪”的原則。這降低了網絡空間提供型、搜索鏈接型等互聯網企業的運營成本,從而刺激了這些公司的發展壯大。
2001 年,中國著作法的修訂過程中,涉及網絡著作權以及網絡侵權的問題已經開始大量出現。中國也是這個時候引入了避風港原則,也客觀上助推了新浪、搜狐、網易、百度等眾多企業的發展。
這一包容和鼓勵發展的思路,後來逐漸成為了一種社會文化。對於互聯網和科技創新領域之後的一場場變革,監管層和社會也採取了“鼓勵探索、見錯改錯”的心態。於是“技術中立”論成了主旋律,除非某件事嚴重違反“公信良俗”,或者衝撞國家基本政策。
但經過20 年的發展,如今似乎情況不一樣了。當年要鼓勵的科技互聯網公司,已經從可愛的孩子,長成了精壯的少年,甚至有的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巨頭。這時候“包容和鼓勵”顯然會被“責任與約束”所取代。
但這還不是社會心態變化最核心的原因,最核心的原因在於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進入尾聲,“數據智能”紅利期的消失。
2007年蘋果第一代iPhone面世,智能手機時代拉開序幕。iOS和Android兩分天下,實現了系統層面的標準化;在硬件層面,智能手機的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不斷加強,智能手機在10年內快速實現了平價化和普及化。整個行業的價值點開始由硬件轉向“數據”。或者說,不斷豐富的商業數據和用戶數據,帶來了真正的商業變革。
10 年來,現實世界不斷被折疊到互聯網中。社交、電商、生活服務、內容消費被不斷重新定義,帶來巨大的效率提升,也給用戶帶來大量便利,而那些能給用戶便利的公司,也積累了大量“用戶資產”和“數據資產”。
緊接著,行業的價值點進一步轉移到對於數據的分析和運用層面,這也引爆了新一輪技術創新和產業紅利,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在新的技術支撐下,對數據資產的運用進一步提升了效率,某種程度上這完成了“數據化-效率提升”的往復循環。
而之前贏得了用戶資產和數據資產的巨頭,當然也更有機會給數據加上智能,進而在價值創造上再上一個台階。
直到2018 年的時候,互聯網用戶的滲透率進入平台期,同時科技互聯網領域產業格局基本也已經形成。因為巨頭已經佔據了絕大部分用戶和數據資產,新一代的創業者已經很難再有跑馬圈地的機會,大多是在細分領域尋求運用數據智能的機遇。
正是這個歷程,最終也讓中國社會廣大用戶與科技互聯網企業的“蜜月期”,走向了終結。
過去10 年,科技互聯網公司的競爭確實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無論是“薅羊毛”的時代,還是日新月異的創新產品,以及用戶體驗的進步,這些都源於企業之間為了抓住時代機遇所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背後資本的加持和催化。
為了贏得用戶資產和數據資產,科技互聯網公司聚焦在與用戶建立了非常好的“雙邊關係”,對用戶展現了最美的一面。
但如今格局已定,這些企業的當年耳目一新的服務,已經變成日常“油鹽醬米”的相處。於是這場變革中未完善,過去被忽視的一些負面的東西,哪怕是只是概率上無法避免的局部問題,也必然會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雙邊”到“多邊”
科技互聯網這些年的發展,一直是以和用戶的“雙邊關係”為主導的。解決用戶的痛點,就解決了問題的核心,讓用戶有利益可拿,用戶就可以包容各種不完美。
但科技互聯網實際上也遺留了不少現在依然無解的問題。可以預料這些問題會越來越多地被討論。比如關於用戶數據的資產歸屬問題、使用權限和規則問題。過去用戶無意識也不關心,但過了蜜月期,該說清楚的不說清,一定會持續爆發矛盾。
而更複雜的,還是科技互聯網公司開始要面對複雜的“多邊關係”——對整個價值鏈、對社會,甚至是社會上每個個體來說,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比如當年共享單車為了用戶體驗和自己的市場份額,無限制的投放車輛,帶來巨大的浪費和對城市空間的擠占,最終被政府強約束。這就是過於強調和用戶的雙邊關係,而忽視多邊關係的典型案例。
隨著科技公司力量越來越強,而給用戶的服務成為日常化的體驗,再加上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只取悅用戶的雙邊關係越來越不能支撐一個企業之於社會的意義。
一個科技企業是否建設了一個系統,讓盡可能多的人也能有創造價值的機會?還是只完成了效率的提升和價值向自己的集中?
換句話說,過去大家只關注“數據智能”這個先進生產力——它如果跑的太快,又只被科技公司所擁有,會帶來強烈的馬太效應,進而帶來對立。這就會面對“生產關係”的問題了。
比如在中國經濟因為疫情而降速、低收入人群收入受損嚴重的大背景下,巨頭爭相入局社區團購引發的質疑,本質上就是這個情緒的體現。
“今年錢是不是掙的太多了?”、“市場份額是不是太大了”,這些聽起來對商業公司有點“裝”的問題,其實是個更大尺度的世界觀問題。那些通向長期價值的企業,反而很有必要每年都問一問自己。
接受科技還有所不能
每一個人都有動物性和社會性,動物性讓你生存、發展、佔有、繁育;社會性讓你創造、貢獻、分享、傳遞。
一個公司恐怕也是如此。中國改革開放也才40 多年,中國商業文明與中華文明相比還無比稚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科技互聯網發展這20 年,大部分企業都是“動物性”主導的,因為這個市場太有價值,玩家們都太聰明,競爭確實空前激烈。沒有足夠的“動物性”,你都無法生存下來。
但是科技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一個主旋律,當數字化浪潮開始重新繪製這個世界,而科技公司越來越成為主力軍的時候,必須開始對“社會性”展開更多思考。
站在公司個體角度的“動物性”,科技是先進的武器和工具,只要不違法違規,你可以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運用它。但是站在“社會性角度”,科技確實不是無所不能的,他一定有所摧毀有所創造,他的連鎖反應極其複雜,你很難做到在自身利益最大化之上,也完美消滅一切問題。這時候如何理解科技並做出選擇,是個全新的視角。
所以,與用戶“雙邊關係”的“小系統”,很有必要提升到與社會“多邊關係”的“大系統”來做重新運算。
比如外賣業務讓用戶以可接受的價格,30 分鐘吃上熱飯,進而生活更美好,這是個雙邊小系統問題。但是讓騎手、餐館都有收益上的提升,並且生活更美好,這就複雜了很多。如果再加上減少違章事故,提升環保、促進就業等等,就是更複雜的多邊大系統問題。
這些都不是科技今天說解決就能解決的,他需要到最底層做思考和建設,而這些甚至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有進步。
過去,科技代表先進,總是一副炫酷、銳利、無所不能的樣子。所謂“黑科技”的提法就是一種刻意塑造的銳利感。但今天,科技最需要的是“我們還有所不能”的坦誠。
當社會對科技企業提出質疑,對“社會性”提出新的要求,這時候簡單認錯說“沒有藉口”也是一種強行的裝酷,不是一個平等溝通的態度,因為平等了才會坦誠。明明很多問題不是看到就能立即解決的,為什麼要說“沒有藉口”呢?
這背後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要如何解決?準備先怎麼做?一段時間後有什麼進展?這些可能會體現出“有所不能”的坦誠,是科技互聯網公司需要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重新學習的。
這不是一種話術,而是一種思維的變化。科技互聯網的力量變了,社會對你的期待不一樣了,那科技公司就必須主動坦誠的回應這個期待。你這時候不能簡單去平復情緒,更無法抱怨這是我的責任嗎?這是不是對一個企業來說不公平?
其實,公平是一個依託於規則的事情,但是規則會隨著時代而變化。只有平等和公正,才是長期的社會價值觀。這一點,特別需要科技圈在駛離避風港之後,細細品味。
很多時候,合理的事情無法行動,是因為一種“囚徒困境”——競爭如此激烈,容不得自我束縛。
我記得兩年前曾經和幾位朋友探討確保“用戶數據安全”,是不是競爭力的問題。大部分人認為這個想法是偽需求,意義不大。但2020年蘋果更新了引發震動的用戶數據授權的新規則,小米也放出了“照明彈”的功能,我認為這些正確的事情,通向的都是長期的競爭力。
現在每年大公司往往都會出CSR 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體現他們在公益領域所做的事情。其實如果把那些站在“社會性大系統”角度思考,最終選擇增加的成本、損失的效率、少掙的錢寫到財報裡,更能證明這是一家“好公司”。
說到底,科技公司其實沒有必要為丟掉避風港而惶恐,能做的事情很多,早點開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