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有出生缺陷可能更易患癌
自1978年全球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以來,歷經40餘年的發展,體外受精(IVF)技術從實驗室逐漸走向大眾視野。試管嬰兒的出現,不僅為不孕不育症的治療開闢了新途徑,還讓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婦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夢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0萬人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有研究預測,到2100年,借助IVF技術誕生的人數可能達到全球總人口的3.5%(約4億人)。
作者:倪偉波
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樣,IVF技術在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有關試管嬰兒健康風險的擔憂聲音也不絕於耳。
近日,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論文指出,在有出生缺陷的孩子中,那些通過IVF受孕的孩子比自然受孕的孩子患癌症的風險更大。
該研究選取了紐約州、得克薩斯州、馬薩諸塞州和北卡羅萊納州的兒童數據,對自然生產的兒童和試管嬰兒就出生缺陷和癌症進行了隊列研究,其中包括1000639名孕婦自然生產的兒童和52776名通過IVF技術生產的兒童。
這項研究從2004年開始,到2016年結束(其中2004~2016年在馬薩諸塞州和北卡羅萊納州,2004~2015年在紐約州,2004~2013年在得克薩斯州)。對兒童的平均隨訪時間為5.7年,對這些兒童的數據分析長達5個月。
通過評估和設計模型,研究人員發現先天缺陷的數量與兒童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IVF受孕的孩子比自然受孕的孩子患癌的風險高2倍。
針對該研究結果,研究人員給出了一些可能的機制。
首先,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IVF與表觀遺傳改變有關。換句話說,表觀遺傳改變會導致基因表達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細胞分裂期間是可遺傳的,但不會導致潛在的DNA序列變化。
兩個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改變——DNA甲基化和基因組印記會在正常的配子形成發育過程中經歷廣泛的重新編程。
IVF被認為會導致這種重新編程發生變異,最終將可能提高出生缺陷和癌症發病率。
最近,對來自丹麥和芬蘭國家衛生註冊機構的數據進行的一項評估顯示,IVF與印記障礙之間存在關聯。具體而言,IVF的孩子比自然受孕的孩子患貝—維綜合徵的機率高2.84倍。
其次,這種結果可能與細胞在做體外培養的時候出現的變異有關。因此對胚胎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後再進行胚胎植入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兒童型癌症的出現,比如神經母細胞瘤等。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這項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於通過IVF患有嚴重先天性缺陷和癌症的兒童樣本量較小,因此無法研究特定的出生缺陷—癌症組合。
另一方面,儘管對兒童的平均隨訪時間為5.7年,但是兒童腫瘤的實際發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這樣才能對這種關聯有更廣泛的了解。
其實,有關試管嬰兒健康風險的研究爭議從未間斷。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就曾指出,試管嬰兒輔助生殖技術並不會增加試管嬰兒的總體患癌風險。
該研究調查了1992年到2008年間利用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10萬多名英國兒童,同時將這些數據和英國全國兒童腫瘤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試管嬰兒罹患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腎或生殖細胞腫瘤等常見兒童癌症的風險,與自然受孕出生的兒童並無差別。
而2019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上的另一項研究則用大規模的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IVF兒童的總體癌症患病率比非IVF兒童高出約17% ;其中IVF兒童的肝臟腫瘤發生率比非IVF兒童高2.5倍;不過其他特定癌症的發病率在兩組之間沒有差異。
隨著IVF技術的不斷普及,其對子代的安全性與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