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蓋有何變化企鵝生存狀況如何?遙感告訴你
南極冰蓋有何變化?企鵝生存狀況如何?糧食產量和供應怎樣?城市還在擴張嗎?這些頗有趣味的問題,在科技部11月27日組織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均有答案。根據科技部總體部署,國家遙感中心聯合多家單位,使用包括海洋、高分、資源、氣象、環境、極地等國內外衛星的觀測數據,完成了2020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
本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
南極冰蓋融化顯著、企鵝棲息地穩定
監測南極冰蓋為何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地球氣候系統中最大的冷源,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基於多源遙感數據監測,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此外,冰蓋表面融化加速,以及冰架底部融化加劇和海冰減少等又促使南極冰架崩解呈現明顯加劇趨勢。
企鵝被視為南極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通過對2000、2014和2018年三期的帝企鵝監測發現,帝企鵝棲息地主要分佈於南極固定冰上,且棲息地數量相對穩定。相比高大的帝企鵝,身高體型只有它一半的阿德利企鵝在南極更為常見,由於海冰和食物量的增加,位於羅斯海地區恩克斯堡島的阿德利企鵝數量顯著增加,棲息地呈現向高海拔地區擴展的趨勢。
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和供應總體良好
受新冠肺炎疫情,加之自然災害影響,全球糧食安全有保障嗎?
從監測結果看,2019—2020年大宗糧油作物生產總體形勢良好,但2020年區域性極端氣候和農業災害多發,對全球糧油作物產量有一定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玉米和小麥增產,大豆和水稻產量基本持平。2020年中國玉米、小麥、大豆預計同比增產,因8月以來農業氣象條件改善,水稻減產形勢有較大緩解,中國大宗糧油作物總產量預計同比增加。
從市場供應形勢來看,2019—2020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供應形勢良好,主要出口國供應量均呈增加態勢,預計全球糧食市場總體穩定。但全球新冠疫情給糧食供應鏈帶來影響,區域性糧食安全存在不確定性。
城市還在擴展、綠地面積上升
本世紀以來,全球城市持續擴展,人類賴以生存的城市還在生長嗎?
根據監測,近十年來全球城市擴展平均速度上升到1.75萬平方公里/年。亞洲和北美洲是全球城市擴展的重點區域。與低收入國家相比,高收入國家城市土地面積增長速度顯著高於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具有更高的城市土地增長彈性係數。
從城市土地覆蓋組分結構來看,全球城市不透水面面積佔比由64.02%下降到60%,城市綠地空間面積佔比由27.36%上升到33.01%。土地資源豐富的高收入國家具有更高的城市綠地空間配置,部分低收入國家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存在相當大的挑戰。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編制工作,還將長期、持續地開展下去。這一工作充分彰顯了我國遙感科技界對服務人類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態度和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