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再提價打工人連充電自由也沒了?
近日,共享充電寶漲價的消息衝上熱搜,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自嘲,共享充電寶提價“不講武德”,被雙十一薅禿了的打工人,這回連手機充電自由都沒有了。時代財經走訪發現,廣州市內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大多維持在1.5元-2元/小時,相較於去年漲幅不大。但部分特殊場景會有例外,商場、電影院等場景共享充電寶價格幾乎都在3元/小時以上,而不少酒吧、KTV價格在5元/小時以上。
漲價集中於高消費場所
實際上,共享充電寶漲價早已不是新鮮事。2019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們集體漲價,從原來的1元/小時漲到了1.5-3元/小時,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時代財經指出,共享充電寶並沒有出現重大的經營成本激增,所以漲價只是為了控制這種模式下虧損的進一步擴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漲價也不足為奇,共享充電寶的價格應該與其所處位置方圓一公里的瓶裝水價格看齊,就好比景區、KTV等場所的瓶裝水價格通常會比普通城區的價格略貴一些。
浙江五號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共享充電寶和五號充電線,目前處於行業前十水平。其大股東、執行董事朱咸明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商家與行業內的激烈競爭,是近年來共享充電寶漲價的重要因素,但這主要集中於高消費場所。
“雖然洗浴中心、酒吧等高消費場所的營收只占公司總營收的三成,但卻是最重要的,能夠提供遠超普通消費場景的利潤。”朱咸明表示。
據時代財經了解,由於人流量大、使用頻次高,機場、酒吧、洗浴中心等地已經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必爭之地。相關企業在鋪貨時,往往會與相關場所簽訂排他性協議。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消費人群的特性與相對封閉的空間,共享充電寶企業就有了漲價的操作空間。
從成本上看,充電寶能夠在各大娛樂場所進行渠道佈局,需要入場費和分成。對於小商家,充電寶企業採取的多是分成模式,即分給商家四到五成的流水。但對於大的連鎖點位,則每年會給至少五位數的入場費。據此前界面新聞報導,怪獸充電在武漢威尼斯水世界的進場費高達140萬,廣州的Catwaik進場費也達30萬。
由於共享充電寶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在商家的要求下,特殊消費場景的合作價格被不斷炒高,為了能夠在獲得獨占經營權後盈利,漲價往往是第一選擇。
而其他普通消費場景,由於人流量一般,使用頻次不高,往往會出現多個共享充電寶公司共同鋪貨的現象。朱咸明告訴時代財經,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消費場景的價格往往是漲不上去的,甚至還可能會下跌。
王思聰不看好的項目早已盈利
儘管目前共享充電寶比較普遍,在人流量較大的場所隨處可見,但其發展歷史並不長,過程也比較艱難。
2015年,共享充電寶迎來行業元年。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我國有355家充電寶相關企業進行了註冊。
根據朱咸明的經驗,國內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5年-2017年,此時的行業處於新興時期,各路資本湧入;第二階段是2017年- 2018年,行業格局初步確立;第三階段是2018年至今,中小玩家入局。
根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3月31日到4月10日,十天時間裡,包括騰訊、螞蟻集團等20家投資機構相繼進入共享充電寶領域,投入資金約3億元。同年5月,聚美優品CEO陳歐以3億元現金投資共享充電寶街電。
但2017年底行業發展的分水嶺也隨之出現。當年10月,最早進入共享充電寶風口的樂電倒閉。隨後,有PP充電、河馬充電、小寶充電、創電、放電科技和泡泡充電相繼倒閉。
由此,看衰共享充電寶項目的聲音也此起彼伏。王思聰曾在2017年曾在朋友圈表示,“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那個時候,整個行業都很難,但是’三電一獸’堅持了下來,他們在那個時候搶奪市場,培養用戶習慣,基本奠定了現在的行業格局。”朱咸明告訴時代財經。
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街電、小電、怪獸充電、來電分別佔據28.6%、27%、25.1%、15.6%的市場份額,其他共享充電寶品牌則為3.7%。
“三電一獸”格局基本形成,共享充電寶企業也通過逐步提價實現了盈利。
2018年7月,小電創始人唐永波宣布實現盈利;2019年底,《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稱,“怪獸充電目前已走到盈利階段”;而聚美優品的財報顯示,街電在2018-2019財年營收超68億,營業利潤約3700萬元。
隨著“三電一獸”相繼宣布盈利,不少中小玩家也開始入局。朱咸明便是在這個階段進入行業。
根據朱咸明的說法,共享充電寶講究的是就近原則,拿來即用,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不高。也正因此,中小玩家才有上桌的機會。“目前行業的坑、雷被前輩們蹚得差不多了,中小玩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能夠深耕一塊區域,就能活得很好。”
根據天眼查數據,目前國內相關企業共有3564家,2019年新註冊企業720家,同比增長46.3%。2020年1月至6月,我國充電寶相關企業註冊量為281家,其中第二季度註冊量為174家,環比上漲62.6%。
行業威脅與挑戰
2019年我國共享充電寶租賃交易規模達到79.1億元,增速達到141.3%。據艾媒諮詢預測,今年我國共享充電寶用戶可達到2.29億人。
作為實現了盈利的共享經濟項目,共享充電寶所吸引的不僅僅中小玩家,還有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今年五月份,美團第三次殺入共享充電寶行業,一時間引發輿論熱議。
沈萌表示,美團原有業務與共享充電寶有很大重疊,雖然共享充電寶並不具備什麼更大的商業價值,但是美團也找不到更好的商業機會來給自己講故事。
朱咸明認為,美團再次入局對行業的影響沒有輿論想像的那麼大,不算是特別大的挑戰。
對於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的困難與挑戰,沈萌告訴時代財經,共享充電寶的問題在於如何實現商業化變現。或許共享充電寶的確存在明顯的需求,但如果無法產生商業價值,那麼就變成了互助性甚至公益性的項目。
朱咸明認為,中長期來看,鋰電池技術與蘋果等手機廠商無線充電技術的進步完善是行業發展中的大威脅。而短期來看,疫情才是最大的敵人,如果再次經歷兩三個月的嚴重疫情,消費場景封閉,不少企業將會面臨破產。
文/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