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突變使其變得更具傳染性
據外媒報導,一項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家團隊展開的大型新研究對SARS-CoV-2病毒的1萬多種突變進行了研究並由此得出目前似乎並沒有出現更具傳染性或傳播性的任何變體的結論。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密切關注COVID-19新聞周期的人可能對今年年初宣佈病毒發生突變、現有更具傳染性或出現更致命毒株的一連串新聞標題不會感到陌生。然而疫苗慈善機構GAVI卻指出,雖然病毒一直在變異,但絕大多數變異對於病毒的致命程度或傳染性並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GAVI在一份聲明解釋稱:“突變只是病毒基因組的改變:基因組是一組包含病毒運行所需的所有信息的遺傳指令。當病毒複製時需要復制這組指令,但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根據基因組錯誤發生的位置,它們可能對病毒的生存和復制能力產生消極或積極的影響。或者就像大多數時候的情況一樣,它們可能根本沒什麼影響。”
SARS-CoV-2可能是有史以來被研究最多的病毒。自它在2019年底出現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密切跟踪它的進化過程。來自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的Lucy van Dorp從一開始就一直在跟踪這種病毒的基因組變化。
“用於科學研究的SARS-CoV-2基因組的(種類)數量令人震驚,”van Dorp說道,“在大流行早期,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新的方法來對大量數據展開分析以接近實時來標記可能影響其傳播或症狀嚴重程度的病毒的新突變。”
研究小組在新研究中研究了全球病毒基因組數據集,據悉,這些數據來自99個國家的4萬多人。該研究檢測了12,706個獨特的基因組突變並最終鎖定了至少三次獨立出現的185個特定突變。反復出現的獨立突變意義重大,因為如果同樣的突變頻繁出現就意味著它們獲得了適應的能力。
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建立了病毒進化樹的模型,然後研究了這些特定的周期性突變在跟其他密切相關的病毒變體相比是否表現出了越來越高的共同性水平。不過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具有更強傳染性的突變。
據了解,有三個過程會驅動新冠病毒發生突變。病毒複製過程中會自發出現的複制錯誤,如果擁有有利的生存條件這些突變會迅速傳播;另一個過程被稱為重組,即兩種相似的病毒變種同時感染同一宿主並在復製過程中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帶有雙親基因的病毒後代;當特定宿主的自然免疫過程誘導病毒發生微小變化時就會發生最後的突變。
新研究表明,SARS-CoV-2從今年年初開始跟踪其基因組以來只獲得了適度的遺傳多樣性,對此研究人員提出假設,大多數已確認的周期性突變是由宿主的自然免疫誘導的。這意味著,儘管已經發現了數千種獨特的基因組突變,但這些突變不是選擇性進化壓力的結果。
相反,當病毒從1月份開始被密切追踪時,它似乎就已經達到了最佳適應性。這項新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Francois Balloux認為,在病毒首次傳播給人類之後就很可能已經有一段短時間的優化了。這段時間很可能發生在2019年底,也就是在病毒真正開始在國際傳播之前。
“我們很可能已經錯過了這種病毒在人類身上的早期適應階段,”Balloux說道,“我們之前估計SARS-CoV-2在2019年10月或11月感染人類,但我們得到的第一個基因組卻是在12月底。在那個時候,對人類傳播能力至關重要的病毒突變可能已經出現並固定下來,這阻止了我們對它們的研究。”
新研究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跡象表明SARS-CoV-2突變成了一種具有更高傳播能力的變種。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未來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但它確實表明,截止到目前,這種情況可能還沒有發生。
不過Balloux指出,即將引入的疫苗肯定會給病毒帶來新的適應壓力。這些正在進行的基因組研究對於追踪任何能逃脫我們人類接種的免疫系統的新病毒變種的出現將會是至關重要的。
Balloux補充道:“疫苗方面的消息看起來很好。這種病毒在未來很可能會獲得疫苗逃逸突變,但我們有信心能迅速標記它們從而在需要時及時更新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