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兒童電話手錶的24小時:社交依賴下的表面和平
眼看著小伙伴通過左手戴著的兒童手錶在便利店成功支付了一筆泡泡糖的訂單,張默涵有點安奈不住了。“媽,你也幫我把兒童手錶裡面的支付功能開通了吧。”面對這個請求,張默涵的媽媽果斷回了句:“小孩子沒必要自己來付錢。”
文| 九成新NEW,作者| 袁飛,編輯| 嘉怡
但張默涵並沒有放棄,並試著努力去打消媽媽的顧慮,“關聯的是你的支付寶,我付錢乾了什麼,你都看得見。”
這時,媽媽給出了一個動搖的信號:“你能在培訓班的模擬考試中,獲得升班的資格,就開通。”
張默涵雖然有些許失望,但是還是連忙點頭答應,至少還有一線希望。
這已經不是張默涵和媽媽關於開通兒童手錶中植入功能的第一次battle,自今年8月買了小天才Z6這款手錶之後,這樣的情況就時有發生。
對於成人來說,掃碼支付常態化的今天,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這個訴求,但站在孩子的角度,能通過兒童手錶開通各種各樣的功能,這對於其所在的社交圈子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顯然,電話手錶成了兒童社交的一個關鍵入口,也成了行業商機乃至產品邏輯中重要環節。
從更深層次的視角來看,通過鋪天蓋地社交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社交成人化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甚至沒有太大的區別。
是好是壞,家長、孩子、外界有著不同的聲音,但沒有定論……
24小時記:起於枕邊鬧鈴,止於定時關機
如今成年人們走到哪里手機就在哪裡,哪怕上個廁所也不能離開。孩子們對待兒童電話手錶也如出一轍。
7:00,張默涵躺著的枕頭邊傳來漸漸大聲起來的鬧鈴聲。她第一時間拿過手錶在額頭上點一下,讓鬧鈴結束,便先於穿衣服前,把手錶戴在了習慣的左腕上,起床之前會刷一遍朋友動態(類似朋友圈),看昨日關機後有沒有錯過“精彩內容”。
張默涵告訴九成新NEW,朋友的動態是他們時刻要關注的,一方面因為有趣,另一方面是他們交流的資本。
7:07,張默涵站在洗漱台前刷牙,一手拿牙刷,一手抬起兒童手錶,用沒有沾染上牙膏的右手小拇指去點開網易云音樂。“有時候在興頭上,都唱完幾首歌了還不見她從廁所出來。”張默涵的媽媽對九成新NEW這樣說道。
7:15,把手錶屏幕立起來,放在桌上,邊吃早飯邊玩遊戲或者再刷一遍朋友動態。雖然張默涵屢次因為玩手錶耽誤吃飯的進度被媽媽教訓,但她說:“就是想看,甚至覺得邊看邊吃,雞蛋牛奶也不會那麼難以下嚥了。”
8:10,張默涵走到學校門口發現的電話手錶忘記戴了,“完了,還在飯桌上。”於是請求送她的爺爺回去取手機表。爺爺轉身疾步往家的方向走去。張默涵就站在離校門口還有不到20米距離的地方等待著。
8:25,年近七旬的爺爺將手錶交到了張默涵手中。她邊戴手錶邊往學校快步走去,踩著鈴聲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張默涵吐出一口氣,抬手看了一眼手錶:自動進入課堂禁用模式。手錶忘記了,這一天就不戴不行嗎?張默涵的爺爺向九成新NEW表示,“主要是怕她一整天都在惦記手錶,上課分心。”
直到12:00手錶才會解除禁用,在短暫的解禁時間中,班裡有同品牌手錶的孩子們會聚在一起,利用午休時間玩一玩誰是臥底,或者把上學路上拍照還沒來得及分享的圖片立刻發到班級群,又或者利用碰一碰功能把新晉同學加為好友,再或者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搶一搶積分紅包……張默涵告訴九成新NEW,午休期間只要是電話手錶不處於課堂禁用模式,大家都不會走出教室去玩耍。
13:30中午課開始了,張默涵的手錶也再次進入禁用,禁用期間的功能僅局限於給父母撥打電話。
16:30放學,兒童手錶使用最核心功能的時刻到了,那就是定位。張默涵的媽媽之所以會給她購買兒童手錶,其決定性功能就是能對孩子所到之處進行定位,以便了解孩子放學之後到回家前這段時間的一切活動軌跡。
回家的路上,張默涵也會邊走邊用手機拍一些新鮮的事物分享到自己的動態。
“你看這是我點贊最多的一條朋友圈”九成新NEW看見,是一張張默涵隨父母一同去看表演的舞台照。由於手錶拍照的清晰度比較低,再加上錶盤很小,照片看起來甚至模糊不清,但孩子們似乎並不在意這些。
17:00回到家,張默涵第一時間把手錶放在寫字台上,拿出數據線開始充電。即便還有三分之一的電量也一定要充電。
如今張默涵出門都會背一個小包,把兒童手錶的充電線隨時帶在身邊。如果她忘記帶了,會立刻把手錶調整到省電模式,以節省電量。
圖說:小天才電話手錶中的社交應用和推給孩子們的活動
20:30,通常在這個時間段,張默涵做完作業了,會第一時間窩在沙發里,點開手錶刷一遍好友動態,再跟群裡的朋友們聊天。在戴上手錶上學的第一天,張默涵就建立了自己的群,命名為:“草莓果凍”,說是取最好朋友的ID和自己的組合而成。
21:30,離手錶自動關機還剩半個小時了,張默涵的大多數同學使用的兒童手錶都被家長設置了關機和開機時間。她在這最後的時間中,會檢查一遍今日可以賺取積分的任務是否完成,會偶爾心血來潮在不同的好友群發一波積分紅包。
“之前因為一個同學本來計劃發10積分紅包,結果錯發出了100積分被大家搶完,求退無果之後憤而退群,並拉黑了所有參與搶積分的同學。” 張默涵回憶起來,不禁揚起了嘴角,因為她就是在這個錯發紅包中搶到最高積分的手氣王。
九成新NEW也從她那裡了解到,這個積分只是靠孩子們走路計步、玩遊戲、做任務等積累而來,而使用並不能變現只是用於購買一些皮膚之類,但對孩子們的吸引度已經非常高了。
孩子們為了賺取積分會積極參加小天才手錶發布的每一項活動,類似拍照比賽。張默涵告訴九成新NEW,這些活動光是參與就會發放20積分,要是能得獎獲得上百的積分,她們的歡喜程度不亞於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
22:00,張默涵的小天才想起了關機的鈴聲。她把手錶屏幕立起來,放在枕頭旁邊, “我調好了7點的鬧鐘,我要聽著這個鬧鐘才能起床。”
夜晚十分,張默涵結束了一天的生活,而她的小天才電話手錶也得以在關機之後停擺一夜。
次日清晨7:00張默涵在手錶的鬧鈴聲中醒來,在穿衣服之前戴上了她心愛的兒童手錶……
“10後”的智能時代:監控?依賴?
有人說,“10後”一出生就具備玩轉智能設備的基因;也有人說,“10後”是被智能設備綁架的一代。
今年購進的小天才兒童電話手錶Z6,是張默涵用過的所有電話手錶中最得寵的。
在此之前,張默涵分別擁有過糖貓、華為、360等品牌的三款兒童手錶,但由於只有簡單的通電話以及遊戲功能,通常在戴了幾個月後就不再願意戴了。
甚至後來張默涵還一度戴了只有時間功能的卡通手錶,因為她覺得那些電話手錶也只有看時間和接聽父母電話的功能,並沒有其他能吸引她的地方,“反倒又要充電,又重,也不太好看,還不如直接戴個Swatch舒服。”
這之前的經歷中,張默涵也曾向父母提出過要求,想要買一塊小天才,理由很簡單,就是想通過“碰一碰”實現交友。
圖說:同品牌電話手錶碰一碰即可交友
張默涵還告訴九成新NEW,戴小天才手錶的同學可以進入班級群,在群裡面,有些同學因為使用的是小天才以外的品牌,無法融入大多數同學的社交圈子。“我最好的朋友,用的是360兒童手錶,她跟她媽媽說了很多次想要一塊小天才都沒能成功。不過這學期要是期末她能考進全班前十就有機會擁有小天才了。”
小天才對於孩子來說,形成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社交圈子,而沒有這個設備的孩子就被攔在了圈子之外。
從前面的故事不難看出,孩子依賴的不是一塊有通話功能的手錶,真正著迷的一塊有著社交功能的手錶。
而家長又是懷著怎樣一種態度,讓孩子使用這個產品的?
一些家長告訴九成新NEW,定位和通話功能讓他們覺得能實時關注到孩子行動軌跡能讓他們安心,但家長們也擔心孩子沉浸在社交中,會有帶來一些不可控的影響。
一位在讀四年級小學生的媽媽向九成新NEW表示,之前還在通過電話手錶加入了同學自建的班級群,她偶然發現群裡面有孩子說一些不堪入目話。“那讓孩子退群吧?”九成新NEW提到,該媽媽卻發出了這樣的顧慮:“孩子冒然退出班級群會不會遭到欺負?”
當然,也有小部分家長,覺得兒童手錶的相關監控功能,對孩子的隱私造成了一定侵犯。
但是,在所謂的“安全”名義之下,絕大部分的家長還是選擇給孩子佩戴上他們心儀的兒童電話手錶。
九成新NEW發現,除了實時定位,電話手錶還具備很多家長監管功能,如接收電話手錶信息,添加好友的實時消息,甚至還能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接通孩子的電話手錶而監聽到周圍的環境。
中國家長對於孩子是否安全的認知是,父母是否最大限度地參與了孩子的一切,從交友、出行、吃穿、寫了什麼日記、學習狀態和成績,哪怕孩子在什麼地點說了一句什麼話……這一切都盡在掌握的話,那麼孩子就是安全的。
這真的是安全嗎?還是只是營造了一個脆弱的心理慰藉。
既沒保住隱私,也沒保住安全?
九成新NEW 曾拿著一塊普通的兒童電話手錶,介紹了其相關功能之後,問過一位德國朋友這樣一個問題:你願意買這塊兒童電話手錶嗎?
德國朋友接過表,翻看並在手腕上擺弄了一下,回答道:“我願意。”
“那你願意花多少錢來購買?”
“200歐。”
而九成新NEW手裡的這塊兒童手錶,在國內各大電商平台的售價不到200元人民幣。
聽聞這個價格差距,德國朋友豎起了大拇指。但與此同時,他也一語道出了關鍵:“擁有了這個的孩子就沒有隱私可言了,這在歐洲是不可能被允許的,更別說購買使用。”
翻閱資料不難發現,早在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該法律規定,網站和服務商在獲得、使用和公佈兒童的線上信息之前,必須經過孩子父母的同意;如果父母有相應的要求,網站和服務商必須刪除孩子的信息。
2016年,美國短視頻社交App——Musical.ly,就因為出現大量的13歲以下兒童賬戶,收到了數千家長的起訴書,要求關閉孩子的賬戶。Musical.ly註銷了孩子的賬戶,但沒有刪除他們在平台服務器上的視頻和個人信息,也因此支付了570萬美元(近3800萬元人民幣)的罰金。
年初,英國數據保護機關ICO就發布了名為《適齡設計規則》的兒童隱私保護規則,其中明確提到:1.當兒童下載新應用程序、遊戲或訪問網站時,自動為他們提供內置的數據基線;2.確保默認情況下,隱私設置被調到最高;3默認關閉定位設置;4.認關閉數據資料收集……
今年9月,互聯網巨頭Google就在兒童隱私保護方面出現了紕漏,由於YouTube服務會在線上追踪兒童數據,此舉違反了英國的隱私法。導致被英國起訴,或面臨最高30億美元的罰款。
在法國,對兒童隱私的保護也非常嚴格,一位法國朋友稱,相關法律明文規定,未經父母同意任何機構、個人都不得隨意傳播和使用兒童照片,因此,當地的幼兒園內是不允許拍照的,更別說提供視頻監控等。
除此之外,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法國相關的隱私保護法規也在不斷更新,懲處的相關條例也隨之逐漸完善”。
早在3年前,德國電信機構Bundesnetzagentur 就已經禁止出售智能手錶,並且禁止兒童佩戴。該機構認為此類產品除了侵犯兒童隱私還有極大的可能被入侵,從而危機兒童生命安全。
各國對兒童電話手錶安全性的擔憂並非無畏的焦慮。
去年底,DeepTech報導稱,包括Techcrunch、Pen Test Partners、Rapid7、Avast等外媒和國外安全軟件公司,相繼曝出多家中國兒童智能手錶供應商普遍存在安全防護漏洞問題。
該報導表示,黑客基於安全漏洞不僅能查看佩戴者實時GPS位置,還可以進行語音通話,抑或是從不安全的雲端捕獲基於設備的通話音頻文件。
日前,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兒童智能手錶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兒童智能手錶的風險隱患主要集中在1.信息洩露;2.硬件安全性能低;3.定位精準度差; 4.產品過度營銷;5.續航能力不足;6.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儘管存在各種隱患,但依然不影響兒童電話手錶在國內市場的強勁表現。截至2020年2月,中國線上市場在售的智能手錶約有134個品牌、1057類產品。兒童智能手錶在銷售的智能手錶品類中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一,且市場規模也在逐年上升。
圖說:中國兒童電話手錶市場規模(數據來源:中研)
諷刺的是,市場空間的不斷擴展之下,以保障兒童安全為賣點的電話手錶,隱藏著的安全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並沒有明確答案。
而關於智能時代下的兒童社交,也許還需要思考更多。
(文章中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