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DNA2顯卡內核探秘:Zen2靈魂附體
RX 6800正式解禁上市的時候,我們曾經解析過其幕後的RDNA 2架構的設計與特性。現在,國外大神又根據RNDA 2的內核圖,繪製了各個模塊的分佈。RDNA 2架構的研發由AMD Radeon技術事業部工程研發高級副總裁David Wang(王啟尚)主導,大名鼎鼎的GCN架構就是他的傑作。
王啟尚早年供職於ATI,後隨著收購加入AMD,前些年曾一度離開AMD前往Synaptics新思科技。
2018年,王啟尚在蘇姿豐的邀請下回歸AMD,再次出手不凡,RDNA 2架構一舉讓AMD顯卡回到了與NVIDIA在高端旗鼓相當的地位。
正是在王啟尚的領導下,RDNA 2架構歷時16個月研發完成,順利實現了當初的設計目標:性能提升1倍、能效提升至少50%、完整支持DX12U和光線追踪等技術特性。
AMD曾明確表示,RNA 2架構的設計借鑒了Zen CPU架構的先進思想,還有報導稱Zen開發團隊直接介入了RDNA 2的設計,而在RDNA 2架構的佈局上,也明顯能看到Zen的影子,確切地說是Zen 2/3。
RDNA 2架構共有80組計算單元,分為兩組,旁邊則是兩組各64MB容量的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其作用有些類似三級緩存,是不是像極了Zen 2/3上的兩組CCX模塊加兩組三級緩存的設計?
RDNA 2架構的大核心Big Navi(Nvai 21)採用台積電7nm工藝製造,集成晶體管268億個,核心面積519平方毫米,相比之下上代7nm Navi 10集成103億個晶體管、核心面積251平方毫米。
也就是說,Navi 21核心在晶體管增加1.61倍的情況下,面積只增加了1.07倍,就實現了計算規模翻番、性能提升1倍以上、能效提升50%。
以下是RDNA 2不同模塊的簡介:
紅色:WGP,也就是Work Group Processor(工作組處理器),由兩個計算單元(CU)組成,共計40組,包含5120個ALU單元,也就是常說的流處理器。
藍色:Infinity Cach無限緩存,共有兩組,每組容量64MB,總容量128MB。
灰色:Infinity Fabric互連總線、無限緩存控制器。
青色:二級緩存,每組256KB,共有16組,總容量4MB。
橘色:指令前端、幾何處理器(存疑)。
黃色:ROP光柵單元,每組8個,共有128個。
粉色:光柵著色器、原語單元。
橙色:GDDR6顯存控制器物理層,每組32-bit,總位寬256-bit。
綠色:XGMI/Infinity連接控制器、PCIe控制器、顯示控制器、編解碼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