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快遞起糾紛別扣“黑惡勢力”帽子裹挾輿論
涉事高校在通告中不加辨別地亂用該詞彙,將利益分歧說成“社會黑惡勢力干擾”,實在是“有辱斯文”。備受輿論關注的青島工學院快遞糾紛,又有了新進展。11月8日,該校發布情況說明稱,學校工作人員與快遞驛站經營者的矛盾糾紛已得到化解。
同時,就此前在告學生書中,錯誤使用“黑惡勢力”等言辭表達了歉意,並表示將對有關責任人依規處理。
近期,據該校學生反饋,學校與快遞驛站的合作終止,很多快遞送不進校園,取快遞需要排號,還得付2元-10元不等的代收費,經媒體曝光後,這一糾紛進入輿論視野。而針對此事,該校在此前發布的告學生書中,將糾紛原因描述為“黑惡勢力干擾”。
朗朗乾坤之下,竟有“黑惡勢力”公然阻撓快遞進校?這一解釋讓事件性質瞬間升級,當地公安機關就此展開調查。廣大網友也好奇,背後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惡勢力團伙。然而,警方調查顯示,學校相關工作人員與快遞驛站經營者確實存在衝突,該經營者確實也有過言語威脅,但並沒有任何涉黑涉惡的問題。
綜合各方反映來看,這場糾紛談不上有多複雜。學校方面稱,曾邀請過快遞公司進校,提供免費存放點,但受到了“黑惡勢力干擾”。而快遞驛站經營者稱,是“學校向快遞公司要的費用太高”。
雙方說法莫衷一是,但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利益糾紛的問題。對學校而言,快遞已經成為校園基礎性服務,學校不能動輒上綱上線,給對方扣上“黑惡勢力”的帽子,甚至鼓動裹挾學生去投訴快遞公司,進一步將矛盾激化。
眾所周知,“黑惡勢力”是一個有著嚴格法律定義的詞彙,現實中也是國家明確予以重點打擊的對象。而因其涉及公民的個人權利,因此針對類似事件的定性,需要無比謹慎,必須以法律為支撐。
涉事高校在情況通告中不加辨別地亂用該詞彙,將利益分歧解釋成“社會黑惡勢力干擾”,實在是“有辱斯文”。類似強行扣帽子的做法,不僅容易造成社會的廣泛誤解,對警力資源和公共注意力資源,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就輿論反應來看,隨著事件的來龍去脈逐漸清晰,當初控訴對方為“黑惡勢力”的學校,反而成為網友批評的靶子。這種“反轉”也說明,對待利益糾紛,就事論事是最優解,亂扣帽子只會適得其反。
目前,學校已就該言辭道歉。同時,已有8家快遞公司進駐校內,收發快遞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但對高校的管理者而言,此事仍是一個提醒——高校應全力服務好學生,而不能老想著將快遞經營權當做一門掙錢的生意,把學生當做談判的籌碼;高校之於社會而言,公共性高於私利,這一點高校的管理者應當明晰。
另一方面,也要再次提醒的是,不管是高校,還是其他社會機構,在輿情發生之後,面向公眾進行公開通告或者情況說明時,應當誠懇而嚴謹。正所謂“有理不在聲高”,在具體的措辭表達上,絕不能動輒通過扣帽子的方式來裹挾輿論,甚至“順我者’合作夥伴’,逆我者’黑惡勢力’”。
無論如何,“黑惡勢力”的帽子不能想扣就扣,法治思維不能丟。
□熊志(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