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防疫政策有重大調整未必實施經濟封鎖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全美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已接近千萬,死亡人數超過23萬。截至美東時間11月8日,美國連續四天刷新單日新增病例的紀錄,5日至7日每天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均超過12萬例。
與此同時,拜登上週六(11月7日)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發表勝利演講時說:“我將不遺餘力、不遺餘力、不遺餘力地扭轉這種大流行病。” 拜登在本週一著手組建了一支由12名成員組成的新冠病毒特別工作組,該小組將把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計劃轉化為“建立在科學的基石上”的“行動藍圖”。
美國新一波的疫情反彈為何如此嚴重?拜登的防疫計劃會做出哪些重大調整?特朗普政府宣稱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一事是否在大選後有了轉機?帶著這些問題,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暨全球衛生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黃嚴忠。
美國醫療系統會崩潰嗎
第一財經:美國新一波疫情遠比今年春天和夏天時嚴重,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反彈?
黃嚴忠:我想這齣於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儘管美國迄今為止出台了一些社會疏離措施,比如某些州規定民眾要戴口罩,但事實上始終沒有從根本上斷絕傳播鏈條。所以,在沒有實施非常嚴格的隔離措施或者防疫手段的情況之下,再加上未被感染人群的存在,病毒一直都在傳播,而且還會繼續傳播。第二,在沒有從根本上斬斷傳播鏈條的情況下,全美從8、9月開始陸續重新開放。據我所知,一些大學、中學和小學也都允許學生回去上課,商業領域也進入重啟,這都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第三,美國11月的大選前會有許多選舉活動,這也增加了暴露的機率和感染的可能性。
第一財經:未來幾週或者說冬季美國疫情的走勢會如何發展?美國政府會推出相應的防疫措施嗎?
黃嚴忠: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正處於總統換屆的時期,(美國政府推出防疫措施)可能性不會很大。另一方面,現在進入了秋冬季節,隨著溫度的下降,更多的人會選擇花更多的時間待在室內,社會疏離的距離縮短,這樣就增加了接觸和傳染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和許多公共衛生專家都認為,疫情會進一步升級。
現在,全美單日新增病例數已經超過10萬,從上週四到週六每日新報告病例數超過12萬,每日死亡病例連續四天超過1000例。根據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項目,美國疫情會持續升級,大概一直要到明年1月中甚至1月下旬,差不多就是拜登就任的時候(達到峰值)。
第一財經:如果疫情一直升級,是否會出現醫療系統崩潰、醫療資源擠兌的現象?
黃嚴忠: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別是如果疫情繼續升級,重症患者的數量隨之升高的話,對醫療體系的擠兌壓力就會增加。換句話說,隨著疫情的擴散,感染人數的增高,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從另一個方面講,這種可能性不會太大。第一,即使是在今年三四月份,醫務人員較為不知所措的情況下,也沒有發生資源擠兌的現象。到現在為止,他們已經比較有經驗了,在應付這一波疫情上會更有準備。第二,根據研究,新冠肺炎轉變成重症然後死亡的比例正在下降。紐約大學醫學院和醫院系統的研究發現,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從3月份的25%以上下降到現在的6%~7%,減少了很多。
這表明很可能是新冠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毒性在減弱,現在無症狀感染者越來越多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想除非重症患者數量急劇上升,否則醫療資源出現擠兌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拜登政府抗疫計劃的主要挑戰
第一財經:拜登的防疫策略會出現重大調整嗎?
黃嚴忠:基本上所有的公共衛生專家都認為,拜登政府會在防疫政策上有重大調整。據報導,他會推出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周一宣布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病毒的工作組,由之前被特朗普總統罷免的美國前衛生局局長穆爾西(Vivek Murthy)以及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前專員凱斯勒(David Kessler)共同擔任主席。
拜登也提出,要把戴口罩變成一個強制性的措施,因為現在戴口罩仍是一個建議式的行為。拜登在疫情期間的政府溝通策略也會發生變化,他說會更尊重科學和專家的意見,轉變之前由政客和民眾進行溝通的做法,要把美國疾控中心(CDC)和FDA的專家推到前台。
拜登還提到,他會更加積極地推行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並爭取檢測免費。此外,拜登要擴大全國的監測系統,甚至說要讓CDC建立一個24小時的數據面板來追踪與新冠肺炎病毒有關的醫院收治情況等。他還希望CDC制定建立一個更加清楚的全國范圍內的圍堵病毒的指導綱領,對學校開學和社會聚會等情景進行科學規範。
這些內容並非完全新穎,因為其他國家已經在這麼做了,但是對於美國來說,由於疫情的管控處於放任狀態,這可能會是一個更不一樣的挑戰。
第一財經:拜登政府在組織和實施其抗疫計劃時,主要挑戰是什麼?
黃嚴忠:現在已經有一種說法,time is not on his side,“時不拜待”。但如果疫情在其接任時真的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他推進更加嚴厲的措施也許會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說服反對意見。同時,美國國會的選舉情況還未完全明了,但目前看來很大可能仍由共和黨來控制參議院,這裡的問題在於,他多大程度上能獲得共和黨人的配合,屆時他需要就他的計劃進行談判和討價還價。
另一方面,這些措施在多大程度上會得到美國民眾的配合,因為實際上一部分美國人更多抱著“生活還要繼續”的想法,認為不能因為疫情就一直封鎖,在家裡面什麼都不干。而且,從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已經過去七八個月的時間了,美國人民已經厭倦了這種封鎖。屆時如果要重新封鎖的話,想要得到美國民眾的配合,可能是很困難的。
第一財經:控制疫情和經濟發展是相互對立的嗎?如果想控制疫情,實施經濟封鎖是否不可避免?
黃嚴忠:我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說兩者的關係是對立的,而應該談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動態平衡。拜登現在的政策側重點中,一個是應對疫情,還有一個是促進經濟復甦,如果按照防疫和經濟發展相對立的思路,這兩者是無法同時實現的。按照拜登目前的措施來看,他並未提到要啟用重新實施封鎖等這些比較激進的措施,否則經濟只會雪上加霜。從美國人民的角度來說,在大選民調中,有許多人並不覺得疫情以來自己在經濟上受到了太大的損失,我想這也許和聯邦政府的一系列紓困措施有關。
所以,一方面,需要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平衡點;另一方面,像韓國這樣的國家,實際上在控制了疫情的情況下並未對經濟造成太大的傷害。因此,要控制疫情,實施經濟封鎖不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財經:今年7月,美國正式觸發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流程。現在,這件事是否有了挽回的餘地?這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黃嚴忠:是的,拜登已經明確表示,要重新返回WHO,這基本上是沒有懸念的。雖然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但這個退出的過程沒有完成(注:根據為期一年的通知期規定,特朗普政府的退出決定在2021年7月6日才會生效)。可以預計的是,如果美國重返WHO,美國會在WHO的改革中發揮作用,比如WHO的籌資機制以及預算該如何部署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