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IPO驚魂一夜
原定11月5日上市的螞蟻金服,因馬雲、井賢棟、胡曉明於11月2日被監管約談事件暫緩IPO。昨晚,上交所、螞蟻集團先後發佈公告稱,螞蟻集團將暫緩在上交所科創板、港交所上市。暫緩理由是: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及執行董事長、總經理被監管約談以及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事項,可能會使得螞蟻集團不符合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此消息過後,螞蟻集團執行董事長井賢棟當晚立即召集中高管進行緊急會議。根據騰訊新聞《一線》報導,參加緊急會議的為螞蟻集團P9級以上。會議上提及到“暫緩”之後,保守估計螞蟻重新上市的時間要被推遲半年左右。
從8月25日同步向上交所和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到確定IPO發行價,再到公佈中籤結果,螞蟻只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按照此前68.8元/股的定價,螞蟻的IPO市值將達到2.1萬億,創造全球最大IPO紀錄,馬雲將徹底坐穩中國首富的位置,螞蟻每名員工也將平均分到大約830萬元,股民認購螞蟻的熱情一度空前。
然而,一切都戛然而止。
規模高達209萬億的打新資金,涉及到666萬戶A+H股民,還有場內外機構投資者,將被悉數退回,螞蟻員工也將暫緩慶祝與看房日程……
包括手續費、利息等認購資金將退回
昨晚,上交所和港交所暫緩螞蟻IPO的消息出來後,有參與了認購的散戶表示“辛辛苦苦白打中了這麼多簽”。
對於這個即將到來的全球最大IPO,資本市場熱情高漲,引發散戶瘋狂搶購。據媒體此前的統計顯示,A+H兩市合計有666萬戶認購螞蟻股票。
以港股為例,有155萬散戶參與了認購。
參與打新需要提前凍結資金,還涉及到手續費和利息,如果是融資加槓桿,則費用更高。有消息稱,凍結資金約1.3萬億港元,如此計算,155萬股民利息虧損上億。
不過,4日早上消息,不少券商已公佈退還包括利息和手續費在內的資金的消息。
螞蟻集團在港交所發佈公告明確表示,將退回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的安排,包括手續費和利息。
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包括1.0%經紀佣金,0.0027%香港證監會交易徵費以及0.005%香港聯交所交易費在內,將不計利息分兩批退回。
第一批於11月4日退回,其餘剩下於11月6日悉數退回。
隨之,互聯網券商富途證券也發出消息稱:將退回螞蟻集團全部認購手續費和銀行融資利息。
富途表示,與此相關的成本均由富途承擔,而相關費用的退還時間和方式將進一步通知。
除了散戶,在參與螞蟻打新總計超20萬億元的資金中,還有龐大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群體。
螞蟻集團在港股發了16.7億股,其中機構投資者分配了15.03635億股。以發行價每股80港元計,螞蟻集團此次共從機構投資者處獲得募資額約為1200億港元。
根據騰訊新聞《一線》報導,螞蟻的股票已在過去幾天內完成了1000萬股的交易,以價格每股100港元、115港元以及120港元等。相較於發行價80港元每股,最高溢價了50%。
這些機構投資者實際上是以場外交易,即以協議形式完成,並非公開市場交易。
按照場外交易的協議,機構投資者購買的1000萬股還未生效,因為協議規定的生效時間為11月5日,也就是說,這1000萬股的場外交易已經作廢。
昨晚暫緩上市消息一出,螞蟻集團最大股東阿里巴巴股價應聲大跌。截止北京時間11月4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下跌8.13%,從昨日的310美元/股跌至285.57美元/股,總市值蒸發近700億美元。
受此影響的不僅僅是阿里巴巴的市值。按此前的步伐,除了能產生市值最大的巨無霸公司之外,隨之誕生的,是批量造富的螞蟻集團內部員工。
據媒體報導,僅螞蟻集團內部,按照其員工激勵計劃,螞蟻集團員工及顧問的獎勵共計約1377億元,平均每名員工分到大約830萬元。有媒體表示,不少員工已經開始在杭州看房,掀起了買房熱,推高了杭州房價。此外,螞蟻員工還紛紛籌劃準備了慶功喜宴。
但隨著IPO暫緩,一切的火熱進行都將暫停冷卻。
而昨晚9點25分,原先定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IPO敲鑼會場的測試,也不得不喊停。儘管這時候,依舊有人在和“螞蟻集團”進行合影留念。
估值將重調?
雖然參與打新認購股票的大小投資人“白辛苦一場”,但是業內人一致認為,螞蟻上市只是暫緩,並非暫停,後續上市也將進行新的打新認購。
不過,後續上市,螞蟻的估值可能被重新調整。
證券分析師賀錦對燃財經表示,相關監管文件不可能是最近才制定的,很可能是半年甚至1-2年前就已經開始醞釀,“所以只是暫緩上市,應該是要重新估值。”
此次,螞蟻集團A+H股擬募資規模為345億美元,對應著遠期市盈率約為40倍,隨著螞蟻集團正式確認本次A股發行價為68.80元/股,按照發行價的總市值最終定格在3130億美元。按此市值排名,螞蟻集團一舉超過“工農中建交郵”六大國有銀行,甚至超過上市銀行市值第一的摩根大通。
這些掌管幾十萬億資產的大型銀行,歷經百年不衰,而螞蟻集團成立不過短短16年,總資產是工行的百分之一,年淨利潤不足工行的十分之一。
因此有投資者分析,螞蟻的發行估值過高,雖然長期看具備投資價值,但短期看並非合適的買入時機。
因此,也有觀點認為,若後面因監管加強導致公司估值重估,股價不斷下跌,就會“套牢”很多老百姓,從中小投資者保護角度來說,可能暫停上市會更好些。
除了螞蟻集團的估值可能會被重估外,市場人士還擔憂,引發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重估。
比如,此舉也影響到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的京東數科。
京東旗下從事金融科技業務的子公司京東數科,核心業務包括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今年9月11日,京東數科披露招股書,計劃募資約200億元,目標上市估值在2000億元左右。
螞蟻上市按下暫停鍵,給體量小一個量級、但業務屬性相似的京東數科傳遞了不利信號。3日晚間美股開盤,京東股價下跌3%。
暫緩IPO背後:或是螞蟻與監管的博弈
暫緩IPO、估值可能重調背後,是螞蟻就其“金融”與“科技”誰是本質的爭議。
從時間線上,很多人把螞蟻集團的這次意外,歸因於阿里巴巴創始人、螞蟻集團實控人馬雲10月24日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發言。
馬雲在會上談論了監管與創新的問題,並認為全球通行的銀行資本和風險監管標準過於老舊,也指出了當前中國金融業一直存在的問題。
隨後便是,11月2日晚,證監會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馬雲、井賢棟和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四家監管機構對螞蟻集團高管罕見的聯合約談,但並未披露約談細節。據報導,知情人士稱,螞蟻集團的領導團隊被告知,公司將面臨更嚴格的審視,須遵守與銀行類似的資本和槓桿監管規定。
儘管螞蟻金服一直聲稱自己與銀行有別,以科技為金融創新之舉造福小微群體,但其金融屬性業務仍是不爭事實。
招股書顯示,螞蟻的收入分三塊,分別是“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台”以及“創新業務及其他”。簡單來說,就是支付寶的支付業務,以及以螞蟻花唄、借唄和余額寶為代表的金融業務,包括微貸、理財和保險,以上業務加起來貢獻了螞蟻99%以上的收入。
目前,螞蟻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平台,截至今年6月末,螞蟻促成的消費信貸餘額和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合計超過2.1萬億元,這使得螞蟻的微貸業務今年上半年收入285.86億元,佔總營收的39.41%,超過支付成為螞蟻最核心的收入來源。
不過,螞蟻集團的業務本身,是否屬於金融範疇,是否適用於現有的金融監管標準,相關業內人士稱,《徵求意見稿》不可能一夜之間出來。一直以來想要撕下“金融”標籤,加深“科技”印象的螞蟻集團,也不得不回歸到“金融服務”上來。
有銀行人士認為,馬雲選擇在臨近上市的時間點向監管喊話,置氣或者發洩情緒為主要目的的概率很低。在演講之前,螞蟻應該大致了解相關監管文件可能要在近期推出,所以講話討價還價的意味很濃,目的是想為螞蟻集團爭取空間。
上週六10月31日,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指出,“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11月2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該意見監管範圍涉及螞蟻兩款核心貸款產品——花唄、借唄。
被約談後,加之新的監管規定密集出台,毋庸置疑監管環境已經發生變化。螞蟻集團此前並未對此詳細披露,而是只對媒體回應:“會深入落實約談意見,繼續沿著’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髮展。”
因此,螞蟻暫緩上市有可能是博弈的結果。
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道,此次事件,是監管承認了螞蟻集團的合法性,但代價是將螞蟻集團納入和銀行一致的監管標準。螞蟻不再是所謂身份不明的“科技助貸機構”,換句話說,螞蟻可以正大光明的做金融了。
通過此次監管,螞蟻金服也和其他競爭對手拉開了差距。市面上不會再出現30億資本金放3萬億貸款的事情。同時,市場再有其他競爭對手想崛起,不僅僅是資本金的問題,光是省內開展業務這個約束條件就要努力很久。而螞蟻,因為存量的因素,不受上述限制。監管長期來看,保護了螞蟻的既得利益,打擊了拼多多、抖音等金融市場的後起之秀。螞蟻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有了一定的壟斷性。
而監管層通過這次監管也將得到想要的結果:至少保證了市場上不會很快出現下一個螞蟻,互聯網小額貸款群體性風險將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