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勢洶洶科技股成美股下跌急先鋒
來勢洶洶的二次疫情給全球股市再次蒙上陰影。一周以來,全球股市大跌,創3月暴跌以來最大的跌幅。新冠病毒感染人數飆升,法國、德國和英國的英格蘭地區再度封鎖。通常情況下,封鎖會促使遠距離辦公、社交,這會使科技公司受益,但這次卻有所不同,在疫情中快速上漲的科技股,反而成為下跌的急先鋒。10月30日,大型科技股不同程度的跌幅,展現出市場已經“變心”。
全球最大科技公司蘋果股價下跌5.6%,其核心產品iPhone銷量出現下降;臉書股價下跌超6%,其活躍用戶減少也同樣令投資者感到恐慌;亞馬遜預期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0%左右,基本符合預期,收盤仍下跌5.5%。
蘋果、微軟、亞馬遜、臉書以及谷歌目前佔標普500指數總權重約23%,他們的波動對市場產生著巨大影響。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10月30日收盤下跌1.2%,近一周收盤下跌5.6%。
被拋售核心原因:
高增長難持續監管風險加大
科技股首當其衝,最外在因素即”高處不勝寒“。一方面,受美聯儲寬鬆政策刺激,前期的快速上漲為這些科技股帶來了過高估值,機構及投資者需要高位套現獲利;另外一方面,儘管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最近公佈的季度利潤和收入均高於預期,但利好的背後總是有一些成長乏力的影子。著眼於未來的市場,投資者非常擔心科技股高增長是否能持續。一旦科技股成長出現滯漲的苗頭,市場就開始毫不留情地用腳投票。
相對許多遭受疫情還尚未恢復的行業,科技股的成長已經非常亮眼,但相較於市場的預期,這種高增長恐怕難以持續。蘋果遭拋售最核心的要點是擔心iPhone的銷售增長可能會逐漸放緩,這在中國市場已經出現苗頭;市場也擔心推特、臉書等社交媒體新增用戶增長放緩甚至開始出現下滑,如臉書公司預計四季度用戶基數將持平或下降。
除了上漲帶來的高估值,還有不少基金經理擔心,最近美國監管機構對谷歌發動的反壟斷調查,將成為科技行業加強監管的重大信號。最近在華盛頓舉行的聽證會是一個跡象,表明無論哪一方掌控白宮,都將加強對該行業的監管,這對於科技行業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此外,美國新一輪的刺激方案一旦通過,受疫情衝擊更大的價值型股票受益更多,這又會推動投資者從科技股轉向低估值、一度受冷落的價值股。
不少機構早在9月份就把科技股配置敞口下調至中性。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對於大型科技股來說,想要獲得令人意外的上漲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
巴菲特為何選擇保守?
疫情持續時間可能長於預期
儘管市場對二次疫情暴發不是沒有預期,但這次市場風向的轉變似乎依然非常突然。疫苗的研發進度、各國應對疫情的管控力度,以及秋冬加劇病毒傳染等種種未知因素疊加,保守的投資策略似乎成了上策。
但就在今年新冠疫情初次暴發時,巴菲特的謹慎做派一度引起抨擊。巴菲特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向高盛和通用電氣以及美國銀行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但這次,巴菲特囤積上千億現金,一季度沒有為急需資金企業提供救助、逢低吸納,被認為是缺乏眼光,甚至“犯錯”。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迅速乾預,大量刺激措施提振了市場,是市場缺乏機會的原因之一。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他的重點是抵禦疫情,而不是從中獲利。
巴菲特的保守策略也反映了這場危機的具體性質。如果這純粹是一場金融恐慌,巴菲特肯定會找到投資機會,因為他知道所有的恐慌遲早都會平息,但在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動盪中,反复的疫情拖著實體經濟的後腿,而實體經濟下滑反過來又把市場拖進泥潭。
巴菲特不僅沒有追隨市場大舉加倉上漲的科技股,反而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伯克希爾在4月份拋售了其在美國“四大”航空公司——達美航空、聯合航空、美國航空和西南航空的股份。今年二季度,巴菲特在投資上仍持保守態度。伯克希爾淨出售了價值128億美元的股票,除了航空公司外,他還拋售了富國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等金融公司。
巴菲特的所作所為,在隨後一個季度內得到了驗證。三季度以來,航空公司以及大批銀行大量裁員,出售資產,一些經營不佳的航空公司甚至面臨破產的風險。
巴菲特的投資方向:
緊中有鬆仍在等待大機會
第三季度,這位擅長價值投資的大佬開始放鬆一度收緊的錢包,巴菲特宣布了價值逾190億美元的投資。其投資決策分化比較大,一方面,他沒有觸碰那些深處漩渦的行業,價錢跌得再便宜也沒有貿然出手;對於大型科技巨頭蘋果選擇持倉未動;對於能源、地產等跌出來的機會他有把握;而對於寬鬆貨幣政策下的短線機會如科技IPO和黃金他也有參與。
具體來看,巴菲特在7月初達成了一項100億美元的交易,收購道明尼能源的大部分天然氣資產,並在8月向美國銀行股票投資21億美元,加倉了地產REITs的持股比重,巴菲特還披露了其在日本五大貿易公司5%的股權,在過去12個月的支出約為60億美元。
今年9月,雲數據平台雪花公司上市時,巴菲特認購了該公司7.35億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份,並同意向媒體公司Scripps提供6億美元。
伯克希爾今年的兩筆投資,投資黃金和科技公司IPO,尤其值得關注。眾所周知,與黃金相比,巴菲特更青睞企業等生產性資產,而且在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避免投資科技股和IPO,因為他號稱這不在他能力圈範圍內。
一種解釋為,伯克希爾支持巴克里黃金,是因其出色的管理、不斷收縮的債務和運營成本,以及金價上漲的前景對其利潤率的提振,這筆投資已經相當於價值投資。此外,雪花公司上市,伯克希爾的投資已經翻了1倍多,從投機角度無疑是成功的,但現在就認為這是一筆明智的長期投資,還為時過早。
不過總體來說,相較於15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這些都規模較小,巴菲特似乎仍在等待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