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萊”號第二次登陸時在67P彗星上撞擊出類似骷髏頭的形狀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科學家發現了歐空局命運多舛的“菲萊”號(Philae)著陸器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上著陸的第二個地點,並由此發現隱藏在彗星表面下的古冰比卡布奇諾的泡沫還要柔軟。在第二個撞擊點,著陸器在荒蕪的地貌上撞擊出了類似人臉的形狀,因此該地區被暱稱為“顱骨頂”山脊。
歐空局偉大的彗星追逐任務無疑是其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太空成就之一。軌道上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吸引了全世界科學愛好者的想像力,因為它成功地成為第一個進入彗星軌道的航天器,並繼續收集大量數據,改變了我們對這些流浪遺跡的認識。
然而,如果“菲萊”號著陸器與“羅塞塔”號一起穿越行星際空間的暗淡環境,成功地在67P上著陸,那麼科學成果可能會更大。可惜事與願違。2014年11月12日,”菲萊”號著陸器被指示下降到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表面,並在接觸後發射魚叉,將“小探險家”固定在塵土飛揚的表面。
但當真正要將著陸器固定在彗星上時,“菲萊”號著陸器的錨定係統卻未能發射,導致探測器在兩個小時的飛行旅程中從67P上彈起,最後再次觸及彗星,並跳彈到最終的停靠地點。
值得慶幸的是,探測器能夠在電池耗盡之前收集和傳輸足夠的數據,完成其主要任務。然而,科學界的成員一直熱衷於發現“菲萊”號第二次登陸的具體地點,以及發生了什麼。
“菲萊”號傳感器傳輸的數據表明,著陸器深入彗星表面,有可能發現隱藏了數十億年的古冰層。一組科學家開始結合“羅塞塔”號航天器和“菲萊”號著陸器的信息,試圖發現該探測器的第二個撞擊點。
科學家們在“羅塞塔”號的OSIRIS相機拍攝的高清圖像中,準確地找到了約3.5米(11.5英尺)的明亮、裸露的水冰,這標誌著第二個撞擊點。然而,真正幫助團隊拼湊出著陸點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是“菲萊”號的磁力計吊桿。
“菲萊”號的羅塞塔登陸器磁力計和等離子體監測儀(ROMAP)儀器是為了研究67P的局部磁場,以及它如何與太陽風相互作用。該儀器的一部分採取了從著陸器外殼突出48厘米(18.9英寸)的吊桿形式。
研究人員能夠檢查數據,這些數據詳細說明了吊桿在撞擊地表時的移動情況,以便弄清著陸器被壓入地表的時間,以及它與周圍地形接觸時的移動速度。這些數據與“羅塞塔”號自身的磁力計進行對比,以辨別“菲萊”號在第二次“登陸”時的姿態。
根據數據偵查,“菲萊”號在撞擊地面後,在第二次著陸地點停留了兩分鐘,期間它四次撞擊地形。其中一次特別猛烈的撞擊,探測器嵌入地表25厘米(9.8英寸),在其身後留下了印記。
“從上面看,菲萊撞擊的巨石形狀讓我想起了一個頭骨,所以我決定給這個區域起個綽號叫’顱骨頂脊’,並將這個主題延續到其他被觀測到的特徵上。”羅塞塔/菲萊科學團隊成員Laurence O’Rourke評論道。“’顱面’的右’眼’是由菲萊的頂面壓縮塵埃而成,而巨石之間的縫隙則是’顱頂裂縫’,菲萊像風車一樣在它們之間穿行。”
從實際情況來看,撞擊數據還顯示,隱藏在彗星表面下的古老物質的孔隙率約為75%,柔軟得令人難以置信。
Laurence稱:“菲萊踩入裂縫側面的簡單動作,讓我們可以計算出這種古老的、有數十億年曆史的冰塵混合物異常柔軟–比卡布奇諾咖啡上的泡沫,或者是泡泡浴中的泡沫,或者是海邊海浪之上的泡沫還要蓬鬆。”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下面的視頻突出了“菲萊”號在第二次攻擊67P彗星時“雕刻出”的顱骨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