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軌道交通投放“救命神器”AED 2022年底實現全覆蓋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完善軌道交通急救設備配置,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治機制,2020年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分三階段實現所有車站AED設備全覆蓋
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將超80%
本次AED設備安裝工作按照“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原則,以每站1台AED設備的配置標準,分三階段有序實施。2020年底前,完成地鐵1號線、2號線、13號線、4號線、大興線、大興機場線、燕房線等7條線路104座車站的AED配置工作;2021年底前,完成地鐵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首都機場線、八通線、14號線、16號線等10條線路229座車站的AED配置工作,實現設備覆蓋率達84%;2022年底前,完成地鐵15號線、昌平線、亦莊線、房山線、S1線剩餘5條線路65座車站的AED配置工作,實現我市軌道交通路網地鐵車站的AED全覆蓋。2020至2022年新開通線路將同步配置AED設備。同時,同步開展AED專業技能培訓、應急急救宣傳等工作,2022年底前,實現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為確保AED設備的及時、有效使用,各地鐵車站的AED設備均放置於車站顯著位置,並設有明顯的指引標識。AED上張貼使用說明,方便使用者按照流程使用。
同時,地鐵運營企業編制了軌道交通AED設備使用管理辦法,並會同廠商共同細化AED設備日常管理、檢查維護、使用流程等具體事項,確保AED設備保持良好狀態並在乘客意外事件救助中發揮作用。
除了增配設備,這些AED設備將會納入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與院前急救指揮調度體系的聯通,急救調度中心可全面掌握全市所有AED設備的定位及狀態,下一步將匯總火車站、地鐵站、交通樞紐、公園等公共場所所有AED設備的聯網信息,形成全市範圍內的AED地圖,便於市民第一時間獲悉周邊AED設備的位置及是否可用,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安全。
出台規範文件製定應急預案加強人員培訓
多措並舉提高地鐵急救能力
2020年6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本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動本市火車站、地鐵站、交通樞紐、長途客運站、公園、景區、大型商場、體育場館、社區等公共場所按標準配置AED等急救設施設備。
為進一步提高地鐵車站急救水平,加強應急救助的能力,市交通部門一直積極推進地鐵車站AED設備安裝工作,同步組織開展方案製定、人員培訓等具體工作,持續推進在地鐵車站配置AED設備事宜。
同時,自2006年起,市地鐵運營企業就組織一線站務人員參加北京市急救中心、市紅十字會進行的急救員培訓,取得初級急救員證書的人員定期復訓(每三年),保證急救技能水平;同時,將急救員培訓納入新入職站務人員培訓內容。自2019年起,地鐵運營企業與市急救中心、市紅十字會建立培訓機制,地鐵員工開始進行AED培訓取證工作。目前,全路網共有1700餘人取得AED急救證書,配置AED的車站每個班組至少2人具備AED急救資質,並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緊急處理。下一步,將在現有培訓人員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培訓取證人員力量,重點強化心肺復蘇及AED實操技能,切實保障廣大乘客的出行安全。
為保證乘客應急救助處置規範,目前,各地鐵運營企業均制定了乘客意外事件處理管理辦法,及應急處置預案,對現場急救、陪同就醫、事件調查及理賠處理等工作做出了詳細規定。同時,各地鐵車站在售票室或綜控室配備有1套以上用於應急救助的急救箱,內含消毒紗布、繃帶、創可貼等20餘種急救物資,為廣大乘客做好醫療救助服務。
自願緊急救助造成損害可免責
呼籲公眾提升急救技能伸出救援之手
需要指出的是,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及時、正確地使用AED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救助,將有效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如有乘客倒地,發現沒有意識時即應取來AED;當繼續判斷沒有呼吸或僅有瀕死呼吸時,就應打開AED進行急救應用。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背景,只要具備急救知識和AED操作技能,即可第一時間參與搶救。但是目前,社會對AED的認知水平還不高,不會使用、不敢使用、怕施救不當擔責的情況普遍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通過法律保障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責任,讓事發現場的目擊者實施緊急救助行為時無後顧之憂。
為讓更多的市民朋友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市相關部門將繼續加強社會公眾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培訓,進一步細化完善法律法規,努力營造“人人會急救,人人敢出手”的社會急救氛圍,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在此,也呼籲具備急救知識的乘客,在緊急事件處置過程中,積極參與公共場所急救服務,並積極配合地鐵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開展工作,讓更多乘客分享生命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