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決定數字人民幣未來,各國央行數字貨幣要有互通性
當我們在談論央行數字貨幣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我們也許在解析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動機,也許在研究頂層設計和底層技術,也許在對比各國的推進進展,也許在思索當下能實現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暢想其未來的價值意義。
澎湃新聞記者葉映荷
“今天的金融確實不需要(央行)數字貨幣,但是明天需要,未來需要,成千上萬的發展中國家和年輕人需要,我們應該問自己,(央行)數字貨幣到底要解決未來的什麼實際問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如是說。
根據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給出的最新定義,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係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以未來的眼光看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未來會是何模樣?將可能帶來怎樣的變革?
市場決定數字人民幣未來
馬雲認為,思考央行數字貨幣對於未來的意義不應該從歷史上找,不應該從監管角度去找,不應該從研究機構去找,而是從市場去找,從需求去找,從未來去找。
“這件事事關重大,我們的研究機構不應該是政策機構,政策機構也不能僅僅依賴自己的研究機構。因為數字貨幣體係是一個技術問題,但又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解決未來問題的方案。”他說。
而未來央行不收取發行層的費用,商業銀行也不收取客戶的兌出兌回費用,對於運營機構和服務機構與商戶之間的費用這一問題怎樣解決?費用收還是不收?要收的話收多少?
穆長春的回答是:這個問題要通過市場化機制,由雙方以市場化的方式來決定。
另外,他還指出,數字人民幣的發行不是靠行政強制來實現的,而是應該以市場化的方式來進行,老百姓需要兌換多少,央行就發行多少。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紙鈔的需求,人民銀行就不會停止紙鈔的供應。
“我個人覺得,在可預見的將來,數字人民幣和紙鈔將長期並存。”穆長春說。
他還強調,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公平競爭,確保由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市場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涉及到社會的各方各面,從來不是人民銀行一家的事,也不是某一個機構能夠憑一己之力能夠完成的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探索指定運營商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其他商業機構的共贏模式
在央行數字貨幣的運營上,央行數字貨幣採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運營機構”的雙層運營體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曾撰文指出,各國現金發行普遍採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模式,中央銀行是基礎貨幣的供應者和貨幣流通的調節者,商業銀行進行貨幣投放、流通和回籠,為公眾提供現金存取服務。
穆長春指出,建設數字人民幣的生態,需要探索指定運營機構和其他的商業銀行以及其他商業機構的合作模式。
當前,除了指定運營的工農中建國有四大銀行外,不斷有新的企業和機構宣布參與數字人民幣相關業務測試。
滴滴、京東分別於7月和9月宣布已與數研所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滴滴主要和數研所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京東數科與數研所主要共同推動移動基礎技術平台、區塊鏈技術平台等研發建設,共同促進數字人民幣的移動應用功能創新及線上、線下場景的落地應用,推進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建設。
另據中國銀行保險報4月報導,有業內人士透露,三大運營商,以及螞蟻金服和騰訊均有相關內容的測試和參與。
此外,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有望參與到數字人民幣應用項目中。9月28日,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城銀清算)發布消息稱,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下簡稱數研所)將在數字人民幣應用項目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城銀清算將為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等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數字人民幣互聯互通平台的一點接入服務。
穆長春強調,要確保數字人民幣的廣泛可得。在實物現金流通中,所有的商業銀行都可以面對公眾提供人民幣的服務,所有的公眾都可以方便地獲得和使用現鈔。
在釐清責任權利關係的基礎上,穆長春認為,可由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以及其他的商業機構比如說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向公眾提供數字人民幣的流通服務。
穆長春提到:“兌換服務是由指定的商業銀行來做,流通服務是由大家共同完成,具體是由指定的商業銀行根據客戶信息的識別強度,開立不同類別的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兌換服務。同時,這些銀行與其他的商業機構一起提供流通服務,並負責零售環節的管理,包括支付產品的設計和創新、場景的拓展、市場的推廣、系統的開發、業務處理和運維等服務。 ”
據他透露,具體的商業模式,央行現在也在和各方一起探討,因為要保證小銀行和小機構的利益不能因為合作而受損,要找出共贏的業務模式或商業模式。
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可行,可建立貨幣橋促進不同央行數字貨幣的互通性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和試點項目主要集中在國內小額、高頻的零售場景。未來,央行數字貨幣是否可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河北省雄安新區、海南省均於8月表示將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應用。其中,雄安新區鼓勵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探索數字貨幣跨境支付。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則提到海南將積極爭取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貿易中的應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副主任何東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表示,是否允許央行數字貨幣在國際上使用是一個政策選擇和技術設計方面的問題。一些央行的實驗已經證明,使用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是可行的。
他認為,如果容易獲取央行數字貨幣且使用方便,那麼便可成為有吸引力的周轉或媒介貨幣。例如,央行數字貨幣可以讓沒有銀行賬戶的外國居民和企業持有該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在全天候運行的點對點系統上轉賬。因此,其使用可以促使傳統的多級代理銀行結構變得更加扁平化,縮短了支付鏈,減少交易時間,增加透明度,並促進貨幣服務商之間的競爭。因此,跨境支付可能變得更便利、更普惠,尤其是小額匯款人會受益較大。
而根據IMF研究,數字貨幣的宏觀金融影響仍將取決於接受和使用的程度和方式。從量變到質變的角度而言,央行數字貨幣不會從質上改變推動貨幣國際使用的基本經濟力量,但從量上可以增強貨幣替代和貨幣國際化背後的動因。
“換句話說,有很多決定國際貨幣地位的基礎因素,如貨幣和金融政策的公信力、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決策機制的透明度等。央行數字貨幣只是其中之一。單靠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已有的國際貨幣使用格局。”何東說。
何東表示,各國面臨的主要政策挑戰是:在實現更高效的跨境支付結算的收益的同時,需要思考如何維護貨幣和金融穩定。而要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各國央行密切合作以及國際社會的支持。
對此,要在實現收益、減少風險和降低溢出效應之間保持良好的平衡,何東給出的方法是:通過建立貨幣橋等方式,來促進不同央行數字貨幣的互通性。對央行數字貨幣新的功能和特性,需要製定相關標準,並需要各央行的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