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試驗,風險有多大?專家解讀巴西參加牛津疫苗試驗志願者死亡事件
巴西一名參與牛津大學新冠疫苗試驗的志願者死亡!雖然此前多種新冠疫苗都曾因出現不良反應而暫停試驗,但巴西21日傳出的這個意外消息還是讓關注新冠疫苗進展的人們震驚不已。新冠疫苗試驗的風險到底有多大?為何這次已經出現志願者死亡,卻沒有停止後續試驗?
死於新冠肺炎及並發症
巴西《環球報》21日稱,死亡的志願者是一名28歲的男性醫生,自今年3月以來,一直在里約一家醫院工作,並奮斗在抗疫一線。據悉,該志願者此前身體狀況良好,7月下旬接種了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聯合研發的疫苗,但仍於今年9月感染新冠病毒,本月15日因新冠肺炎及並發症不幸死亡。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稱,該機構19日正式獲悉此信息,目前該信息的真實性已被證實。
今年6月,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聯合開發的疫苗在巴西啟動三期臨床試驗。該試驗採用雙盲形式,其中50%的志願者接受牛津大學的新冠病毒疫苗,其他人注射的是腦膜炎疫苗。截至目前,巴西已經有8000名志願者參與該項研究。該疫苗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環球報》稱,腺病毒載體疫苗被認為具有創新性和發展前景。
除牛津疫苗外,巴西目前還有另外三種在進行試驗的新冠疫苗:中國科興與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合作開發的疫苗、輝瑞疫苗和強生疫苗。《聖保羅頁報》稱,布坦坦研究所、聖保羅州政府等機構和部門稱,初步試驗結果表明,科興疫苗的安全性得到肯定。
為何不停止後續試驗?
巴西新聞網站“G1”稱,牛津大學、阿斯利康公司等相關機構均表示,基於保密協議,無法對外公開相關信息。牛津大學稱,在進行獨立和謹慎的評估後,“對疫苗試驗的安全性沒有擔憂”。阿斯利康稱,無法對個案發表評論,但已經遵循所有必要的審查程序,疫苗研究仍會持續進行。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稱,該機構從評估試驗安全性的一個國際委員會獲得部分報告數據,該委員會建議試驗應該繼續進行,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也建議繼續試驗。
《環球報》稱,意大利錫耶納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表示,今年9月,一名英國受試者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疑似嚴重不良反應”,隨後該研究在全球範圍內被中斷。此後發現該不良反應與疫苗無關,試驗恢復進行。他認為,疫苗受試者感染新冠病毒並非意外事件,而是需要被評估因素。巴西微生物學家娜塔莉亞稱,“死亡是嚴重的後果,但在臨床試驗屬於’正常現象’,需要評估為什麼造成這種後果”。
“G1”稱,專業人士認為,該志願者的死因有三種解釋。首先,他可能是“安慰劑”組成員,被注射的不是新冠疫苗;第二,他注射的疫苗劑量不足以起到免疫作用,研究表明,注射兩劑疫苗能夠產生更強的抗病毒作用,尚不清楚該志願者註射了幾劑疫苗;第三,該疫苗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反而出現抗體增強效應(ADE),即當一個人經自然免疫或疫苗接種後,再次接觸相關病毒時,體內產生的抗體可能反而會增強其感染能力,最終導致病情加重。
《環球報》稱,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人士告訴該報,死亡的志願者接種的是腦膜炎疫苗,並非新冠病毒疫苗。但根據道德保密承諾,相關機構均未正式告知該志願者是否接受注射的是安慰劑。路透社稱,消息人士表示,如果死者被注射的是疫苗,那麼該疫苗在巴西的試驗將被中止。而試驗繼續進行,表明該名志願者不是“疫苗組”的一員。
一位匿名中國疫苗專家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即使是接種疫苗的志願者出現死亡,具體個案也有“巧合死亡”的可能性,不一定要整體叫停試驗。
需要擔心新冠疫苗風險嗎?
該專家認為,整體來看,新冠疫苗並不存在實質性的安全風險。他解釋稱,疫苗的原理本質上是在模仿微生物,通過千百萬年來自然進化的經驗,人體對微生物的應答機制已比較明確。“這和化學性藥品是很不一樣的。人體對化學性藥品的代謝機製到底是怎樣的,很難完全搞清楚,可能會發生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所以化學藥品的臨床試驗危險性更高、更複雜。”他表示,疫苗最大的風險是活疫苗導致的感染,但現在大部分都是滅活疫苗,所以連這一重風險也已大為減弱。
新冠疫苗的ADE效應是公眾關注的另一個話題。9月12日,以“疫苗創新與公眾健康”為主題的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在深圳舉辦。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大會中明確表示,“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大家討論的ADE效應,再加上成本,價格能不能降下來?”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疫苗專家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會導致ADE現象,目前幾例二次感染均屬於極個別的個例,可能是極個別案例中出現免疫力不持久的現象,現在還不能認定為一個既定事實。如果疫苗設計良好的話,其產生的免疫機制和持久性將有可能超過自然感染後的免疫力。此外,利用各種途徑也可以減少ADE效應的發生。例如可以利用佐劑,即預先或與抗原同時注射的物質;通過鼻腔或肌肉注射等不同的接種途徑也會影響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