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也要“造車”了還宣稱要奪取全球10%份額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2020可謂是生死洗牌期。在市場的殘酷考驗下,蔚來、小鵬等頭部企業突圍而出,哪吒、零跑等企業開始奮力追逐,而如拜騰、博郡等部分新勢力則裁員潮、倒閉潮洶湧而至。儘管生死考驗在前,但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紅利,沒有一家企業想要放棄,甚至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跨界進場。
10月16日,第一屆“鴻海科技日”在台北舉辦。在活動上,富士康發布電動汽車底盤和軟件平台“MIH EV開放平台”,同時宣布2024年將推出固態電池。這意味著,富士康開始正式進軍汽車行業。
按照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的計劃,富士康未來不會生產整車,也不會打造自己的電動汽車品牌,但將在2025年-2027年間,為全球10%的電動車(約300萬輛)供應零部件或提供服務。
“特斯拉是電動汽車的iPhone,我們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Android。”劉揚偉稱,目前富士康正在與多家汽車製造商商談合作,他們要將台灣的電動汽車產業推向世界。
富士康的底氣究竟從哪裡來?
開放平台
富士康所提到的“電動車界的安卓”,指的是他們所推出的“MIH開放平台”。它本質上是一套工具,可以允許外部公司設計電動汽車大型部件,然後由富士康來製作。
在富士康的藍圖中,汽車製造商可以在平台上選擇suv、轎車等的底盤設計,並根據自己的意願定制,定制範圍包括車輪的距離、電池的大小等。富士康稱其平台為“模塊化”平台,這意味著未來車輛上的零部件能進行相應升級。
據悉,在性能上,富士康或將推出容量為93 kWh,100 kWh和116 kWh的電池組,它們將為前後安裝的電動機以及雙電動機全輪驅動裝置提供動力。前部電機的輸出功率為95kW、150kW、200kW等級別。而後部電機的輸出功率為150kW、200kW、240kW和340kW等。
同時,富士康還承諾支持無線更新以及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的高科技軟件,包括亞馬遜Alexa,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也將成為該部分的一部分。按照富士康的規劃,這個MIH平台將盡可能靈活,就像Android操作系統一樣
富士康表示,這一開放平台將能夠分享從固態電池到數據處理工具等範圍的重要軟硬件設計。公司相信,這一平台能夠有助於減少新款汽車製造所需的時間和資金,以實現“共同利益”。
除此之外,富士康把目光聚焦到電池板塊。劉揚偉對外介紹,富士康計劃在2024年前推出一種商業化固態電池,這有可能取代當下電動汽車領域常用的鋰離子電池。
“2025 年以後,誰能掌握固態電池技術,就能統治整個行業。”富士康首席產品官Jerry Hsiao 解釋道。
蓄謀已久
表面來看,富士康跳入電動汽車遊戲似乎很奇怪。但從近幾年的軌跡來看,似乎一切又早有跡可循。
早在2005年,富士康就併購了安泰電業,這是台灣一家專門生產汽車線束的企業,通過這一次併購,富士康算是進入到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
到2010年,富士康則已經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新能源車企——特斯拉的中控觸摸屏面板等零件的供應商。
2013年,富士康在汽車領域零部件的供應名單裡加入了奔馳、寶馬等跨國車企,為它們提供車載娛樂設備、汽車電動機械、汽車電子等高科技系統。
如果說在此之前,富士康只接觸過傳統汽車製造領域。那麼2014年,富士康與北京奔馳展開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電池與系統,宣告著富士康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2016年,積累了豐富汽車零部件製造經驗的富士康,聯合騰訊公司與中國第二大豪車經銷商和諧汽車開展合作,三方將在“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進行嘗試。
2017年,富士康從與騰訊、和諧的三方合作中撤資,首次嘗試電動汽車生產失敗。
可以看出,彼時,擅長組裝的富士康,似乎並不擅長汽車硬件。
馬斯克的評價則更為直接。他在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採訪時稱,製造汽車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不是隨便一家企業就能勝任的。他說:“與手機或智能手錶相比,汽車非常複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然後說,’給我造輛車’。”
富士康的“造車”上半場,在試探後宣告失敗。從整車項目先行撤資的動作來看,富士康雖然沒有投成項目,但止損的工作卻做得很好。
沉寂三年後,今年1月,菲亞特·克萊斯勒(FCA)證實,正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組建合資企業,生產電動汽車並涉足車聯網業務,雙方將重點開拓中國市場。
在下半場的入場中,富士康的態度已經篤定了許多。
“富士康並不准備生產整車,也不准備推出自己的品牌。”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汽車製造商領導一群供應商的傳統商業模式已不再可行,因為它們缺乏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些技術。”
最終,富士康回歸了“代工”的初心,試圖以底層硬件的開發為槓桿,再次切入汽車產業中,獲取一些紅利。
據劉揚偉透露,富士康與台灣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裕隆汽車已經有電動車方面的合作;此外,公司正與多家汽車廠商進行談判,預計11月將宣布數家生產電動汽車的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