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獎得主29篇論文被質疑:圖片有篡改痕跡涉及中日韓合作者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被質疑多篇論文圖片有篡改痕跡。近兩週以來,他合著的 29篇論文在PubPeer受到質疑,發表時間為2001年到2018年。這些文章作者中有同一單位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涉及中國、日本、韓國的合作團隊。
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圖片來源:WILL KIRK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關注學術誠信的記者Leonid Schneider 在其博客For Better Science 發文指出,受到質疑的文章當中許多作者有重合,表明可能存在不負責任的學生或合作者,“但塞門扎是許多文章的末位作者和通訊作者,表明他負有最終責任”。
29篇論文受質疑
格雷格·賽門扎目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遺傳醫學教授,並擔任細胞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for Cell Engineering)血管研究項目主任,研究方向為生命系統的氧氣代謝調控。
賽門扎2008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0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2016年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19年,他與美國癌症學家小威廉·G·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臨床醫學家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Sir Peter J。 Ratcliffe)一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為發現了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
他的團隊發現HIF-1(缺氧誘導因子-1)所調控的基因能夠作用於線粒體呼吸,它能夠指導細胞對缺氧狀況的特殊反應和心血管系統的變化。在一些癌症疾病中,能觀察到HIF的過度表達。
但是,Schneider在文章裡指出,HIF研究領域一向充滿了爭議,在PubPeer搜索這一關鍵詞能找到近300篇受質疑論文。其中,29篇塞門扎合著的論文在近兩週內受到質疑。這些質疑大多集中在 Western Blot圖片,而這一技術向來也是造假的重災區。
涉及多類問題
Schneider收集整理了多位研究者提供的證據(他們集體署名為Clare Francis)。其中,2012年發表的一篇 Oncogene 論文疑似存在圖片篡改問題(doi: 10.1038/onc.2011.365 ),並且數據在2013年發表的另一篇文章中被重複使用。
如下圖,Fig.1A 中有兩個條帶疑似複製粘貼。
圖片來源:For Better Science
Fig.6 在一個完全無關的實驗和样本中重複使用了內參(Loading control),並且從條帶形狀和間距看來,這個內參條帶並不對應其中任何一項。
圖片來源:For Better Science
並且,這項研究的圖像重複出現在了 Cancer Research 2013年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doi: 10.1158/0008-5472.can-12-3963 )。兩篇文章中末位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塞門扎,並且作者名單也有許多重合,均來自塞門扎主管的JHU細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項目。
圖片來源:For Better Science
200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則被PubPeer用戶質疑多張圖片不合規範(doi: 10.1074/jbc.M800102200)。例如,Fig.9對野生(WT)和敲除(KO)使用了同一張圖表。
圖片來源:PubPeer
Fig.S6 有筆刷擦除痕跡,圖片右下角還出現了三個大小相同的白色圓點。PubPeer 用戶質疑這是使用圖片編輯工具的痕跡,並評論:“不管是什麼樣的噪音信號,Western Blot 中都不該出現這樣的純白圓圈。”
圖片來源:PubPeer
科研圈查證,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目前在國內某高校任教授,並且曾獲得傑青資助。
還有一項被質疑的研究涉及塞門扎獲得諾獎的研究成果,HIF1a。該論文於2013年在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發表(doi: 10.1158/1541-7786.mcr-12-0629),其中Fig.3A和Fig.6A中部分圖像疑似複製粘貼。
圖片來源:For Better Science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Daniele M。Gilkes 還出現在其他7 篇在PubPeer 上受到質疑的塞門扎合著論文中。Gilkes 目前是JHU 腫瘤學助理教授,前述論文發表時她是塞門扎團隊中的博士後研究員。
另一位和塞門扎保持密切合作關係的作者是Denis Wirtz,目前他是JHU 主管科研的副教務長(Vice Provost for Research)。在PubPeer 討論中,Wirtz 與塞門扎、Gilkes 合著的論文有4 篇。
等待回應
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數據庫檢索,塞門扎目前有1 篇撤稿記錄,文章於2007 年發表,2011 年撤回。撤稿聲明稱:“末位作者森直樹(Naoki Mori)對文章數據的不當展示負有全部責任。”
病毒學家森直樹就職於日本琉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2010到2011年間,森直樹的31篇論文被撤稿,大多是因為圖像重複使用,引發學界關注。美國微生物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禁止他在未來10年向學會旗下期刊投稿,琉球大學也將他解僱,但在一年後重新聘用。
至於塞門扎近期被質疑的論文,合作團隊涉及中國、日本、韓國。一些合作者被發現還有其他論文涉嫌圖像操縱。目前只有一篇文章的作者在PubPeer作出回复,稱作圖過程中不慎將兩張圖片對調,並非對不同實驗條件重複使用了相同的圖片,並且這一錯誤不影響文章的結論。
For Better Science博客作者Schneider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向他證實已經知曉此事。PubPeer討論和博客文章評論仍在不斷增加。科研圈將持續關注。
相關論文信息詳見PubPeer 討論和文中DOI 編號標註。
其他參考來源:
1。PubPeer 上關於Semenza 論文的討論:
https://pubpeer.com/search?q=Gregg+L+Semenza
2。Gregg Semenza: real Nobel Prize and unreal research data, For Better Science
https://forbetterscience.com/2020/10/07/gregg-semenza-real-nobel-prize-and-unreal-research-data/
3。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87B206F0D691E685BBF11AEE0FD49A
4。 https://portlandpress.com/biochemj/article/434/3/571/80024/Activation-of-hypoxia-inducible-factor-1-in-human
5。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1/01/japanese-virologist-loses-job-gets-publishing-ban-image-manipulation
6。 http://retractionwatch.com/2012/04/06/back-in-the-saddle-after-30-retractions-naoki-mori-publishing-again/
7。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27A4BAA684FB4AF9A53975722C6EEC#3
文章來源:科研圈
來源| For Better Science、PubPeer 等
編譯| 戚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