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失竊引發的戰爭”刷屏別讓個人和犯罪團伙裸戰
某種意義上,這篇爆款文章可以看作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生存的一個寓言。它是一個提醒,也是一根刺。或許是到了專心“打補丁”的階段了,如果沒有基本的安全,便捷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意義。
這兩天,一篇超長的“技術帖”在朋友圈傳播——《一部手機失竊引發的驚心動魄的戰爭》,講述的是一個技術高手手機被盜後和犯罪團伙鏖戰通宵的故事,它的恐怖足以讓膽小的人失眠。
↑ 刷屏文章截圖。
核心故事比較簡單。主人公手機被丟後,沒有立即掛失。一個多小時後,犯罪團伙把他的手機卡拔出,在另外的手機上操作,登陸他的各種賬號、更改密碼、關聯銀行卡、刷卡、貸款……所有我們常見的移動互聯網業務,在這裡都演習了一遍。
整個夜晚,一邊是主人公夫婦,眉頭緊鎖地撥打各種電話、掛失、鎖定;另外一邊則是面目模糊的團伙,解鎖、註冊、綁定、轉賬。不少電影導演一直欠缺對新技術時代的想像力,或許可以好好看一下這個故事,尋找一下靈感。
朋友圈看到的經典反應是這樣的:一位朋友說,不管是否能看懂,建議大家都看看;另一位朋友心有餘悸地說:以後不想使用移動支付,都改用信用卡算了;還有一位朋友比較高明,他說,自己搞兩部手機,一部平常拿著,一部專門用來收各種驗證碼。
讓大家感到恐怖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堪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存高手,對各種設置和掛失都很熟練,但是在和犯罪團伙的戰鬥中仍然受到傷害。
這個故事可能涉及到了各個環節的漏洞。例如作者稱,手機主申請掛失後,犯罪團伙拿到了手機卡和身份證號等,就可以解綁;其他環節,包括銀行、移動支付、電商平台、網貸平台,系統似乎都在“酣睡”,讓用戶陷入赤膊作戰的狀態。
據媒體報導,目前支付寶方面做出了回應,側面印證了其中的部分事實。支付寶相關部門人員稱在支付寶環節,犯罪分子沒有套到錢和信息;且承諾資金被盜全額賠付。事件主人公在後續進展中表示,此事涉及的幾家支付公司都聯繫到其本人,包括消除貸款記錄、賠付損失。
我們暫無法一一核實該帖子所有的細節,但這件事的本質足以值得深思。當下各種APP都很發達,人們在現實中遇到的各種業務,都可以在手機上辦理。這無疑非常方便,但是最終造成一個相當嚴重的後果:手機這個終端,變得無比重要,它幾乎是一個人“存在”的所有依托——說是一個人的生命或者靈魂,也毫不為過。想一想,一個人丟了手機在精神上的空虛吧,幾乎是像失去了“魂兒”一樣。
當一個人的所有利益和關係,都“集中”在一部手機上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
前些年,很多人感受到隨著移動支付的應用,讓公交車上的小偷都少了不少。因為人們身上沒有現金,傳統意義上的盜竊,就變得沒有意義。但是,最終人們等來了“魔高一丈”的到來,有“技術素養”的高階黑產團伙,偷到手機,就像把你綁起來,在你家裡隨意打劫一樣。過去,你還可能把錢藏在一個角落,如今一切都在明處了。
毋庸諱言,這篇文章講述的故事,不一定會發生在大家身上,因為它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的手機落入那樣“高階”的犯罪團伙手中,這樣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同樣不能否認的是,這篇文章所反映的“系統性的”漏洞,是真實存在的。
目前人們面臨的局面是:通信、金融、支付等系統,都在追逐更便捷的用戶體驗。連一些貸款的公司,都不會把重點放在對資質的審核上(前述帖子的作者也發出“天問”:凌晨4點的貸款行為,這正常麼?)但是,卻沒有感受到哪個公司竭力保護用戶的隱私和財產,致力於打造牢不可破的“安全底線”。
某種意義上,這篇爆款文章可以看作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生存的一個寓言。它是一個提醒,也是一根刺。在文章後面的留言中,人們交流怎樣做好個人防範。比如,要設置個人PIN碼,可以保護自己的手機卡;盡量註銷掉很少用的銀行卡,免得忘記;平常要想愛護名譽一樣愛惜手機,也要注意防止個人隱私。
但是社會也不應該讓個人赤裸、孤獨地面對這樣的風險。這些聲音都應該被聽見,尤其是相關部門和行業領先的公司。或許是到了專心“打補丁”的階段了,如果沒有基本的安全,便捷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意義。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米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