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陌生人交談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對一些人來說,與陌生人交談是一種習慣,而在另一些人看來,這是一種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行為。不過,與陌生人的交談確實會對我們的幸福感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圖片來自於PxHERE
想像一下,當你死去又再次醒來的時候,你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由你記得的人組成的世界裡,“你所有的老情人。你的老闆,你的祖母,還有每天午餐時為你上菜的女服務員……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幸福的機會,你可以和1000個有感情聯繫的人一起度過開心的時光,可以重新建立原本逐漸淡化的關係,還可以追上那些你錯過的人。這樣過了幾個星期,你才開始感到孤獨。當你和一兩個朋友漫步在廣闊安靜的公園裡時,你會開始好奇這個世界有哪些不同。公園的長椅空空蕩盪,沒有陌生人坐在上面。這裡也不會有你不認識的一家人會將麵包屑扔給鴨子,讓你因為他們的笑聲而露出微笑。”
在大衛·依格曼的短篇小說中,來世裡生活著你生命中熟悉的每一個人,而陌生人卻消失了,有些東西也隨之缺失。
美國神經學家兼小說家大衛·依格曼在他十多年前寫的短篇小說《朋友圈》(Circle of Friends)中就設想了這種可能的來世。依格曼指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有許多人都分享了這個有關陌生人消失的故事。當我們躲進家人和朋友的“繭房”中以保持安全的時候,周圍那些陌生人的消失就顯得格外顯眼,而這也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陌生人的意義。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與我們不認識的人交往並信任他們,對我們自己和對方的幸福,以及整個社會的健康都很重要。例如,調查顯示,在美國青少年中,對陌生人友好的行為與更強的自尊心相關;在中國,更多地信任陌生人與更好的整體健康水平相關;在加拿大,對陌生人的信任也與個人的幸福感相關。
在依格曼的故事中,那些在朋友圈之外的人乍一看與我們毫不相干,儘管我們逐漸意識到他們的重要性。與他人交流的缺失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精神狀態,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關係重大。2020年(新冠疫情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社交孤立會大大增加一個人因各種原因而過早死亡的風險,這種風險可能與吸煙、肥胖和缺乏體育鍛煉相當。
在歐美國家中,為避免新冠肺炎感染而實施的封鎖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離,尤其是對最脆弱群體的隔離。新的社會分裂已經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期,許多人會自然而然地遇到各種各樣的陌生人,而且往往是無意的。我們會在走廊裡遇到一個陌生人並打招呼,或者在酒吧里遇到某個朋友,然後開始與和他一起過來的人聊天。現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勞瑞·桑托斯解釋道,我們已經學會將陌生人看作是一種危險病毒的潛在攜帶者,一種威脅,因此我們會盡力避開他們。為了保持社交距離,人們會有意地避開陌生人。許多媒體和商家都發出了大量的提示,讓人們保持距離,從而保持安全。當我們準備彎腰撿起別人掉在地上的鑰匙時,也會開始猶豫,既不希望撿起他們的病毒,也不願把自己可能攜帶的病毒傳給他們。即使沒有症狀,我們也會擔心自己可能傳播飛沫,被他人視為危險來源。
“反社交悖論”
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反社交悖論”,即人們會認為朋友是有益的,而陌生人並不那麼有益。
我們在生活中有時會遇到一些自來熟的人,他們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就會談論諸如“你怎麼樣,你的家人怎麼樣,你的父母怎麼樣?”之類的話題,並迅速熟絡起來。在他們看來,沒有建立適當的聯繫就向陌生人問路是不禮貌和不尊重的。
然而,在許多發達國家,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人們也一直過高估計了與陌生人接觸時的不適程度。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尼克•埃普利將學術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研究人們與陌生人的關係。在通勤途中,他對周圍的陌生人產生了興趣。為什麼他們每天早上都忽視周圍人的存在?這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家庭和朋友,而覺得陌生人是危險的,還是我們期望他們這樣?埃普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進行了一項實驗,參與者被告知要么像往常一樣不與任何人交談,要么與坐在旁邊的人聊天。他發現了一個他稱之為“反社交悖論”的現象,即人們總是低估自己與陌生人交談的樂趣。
2019年6月的一天,英國廣播公司(BBC)附近的十字路口舉行了一場活動,8家英國公共交通公司鼓勵乘客與陌生人進行一次交談。海報和公共告示給了乘客們一個與陌生人搭訕的藉口。英國人的矜持是出了名的,但埃普利當天重複了他在芝加哥進行的實驗,發現“英國人喜歡和陌生人交談,就像我們的美國參與者一樣”。人們的交談越久,感覺越好,即使是那些認為獨處會更快樂,或者認為自己性格內向的人。
許多人在開始與陌生人對話時可能會猶豫,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可以從1867年出版的《談話的藝術》(Art of Conversation)一書中得到建議。你可以在腦子裡儲存一些有趣的東西,為談話做準備,比如歷史,包括當下發生的歷史、重大的罪行和審判,尤其是名人的傳記故事等。在當年,這個建議針對的是那些與陌生人共用一輛馬車旅行的人,因為人們無法想像在不與同行者交談的情況下乘坐馬車。
同情心的嘉年華
BBC的記者埃米莉·卡斯瑞爾一直對陌生人相遇的想法很感興趣,部分原因是當她與不認識的人有了有意義的聯繫時,會感到很興奮,尤其是他們之間並沒有共同的觀點或經歷。她受到啟發,做了一個TEDx演講,主題是如何讓通勤變得更有意義。她認為,為了維持一種共同的社區意識,我們需要遇到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如果我們只繼續與那些已經認識的人交談,我們就會回撤得更深,陷入我們自己的社交圈子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圈子可能會變得更不容易突破。如果沒有一個更廣泛的圈子,我們就沒有機會挑戰自己的觀點,或者去理解那些與我們截然不同的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導致的經濟衰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如此不平等,跨越分歧的對話變得更為重要。
儘管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人們與陌生人的互動有所減少,但在隔離最嚴格的時候,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幫助他人,無論他們彼此是否認識。
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與陌生人接觸的影響並不都是負面的。在隔離最嚴格的時候,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幫助他人,無論他們彼此是否認識。美國散文家麗貝卡·索爾尼將這種對災難的反應稱為“同情心的嘉年華”。
“當所有常規的分裂和模式被打破時,人們就會挺身而出,成為兄弟一樣的守護者,”她寫道,“即使在死亡、混亂、恐懼和失去中,目標和聯繫也會帶來快樂。”
據英國智庫“英國未來”(British Future)報導,在隔離期間進行的焦點小組調查顯示,隨著限制的放鬆,人們開始談論同理心和團結感的增強,因為他們覺得與陌生人有了共同的經歷,交談起來也更有信心。一位住在蘇格蘭佩斯利的受訪者表示,“自從我生病以來,很多人都在門口留下了卡片、包裹和鮮花。”
新冠疫情時代陌生人之間的聯繫能比病毒持續更久嗎?“英國未來”的研究參與者希望,在新冠疫情恢復之後,這種對陌生人的親切和善良能夠繼續下去。但是,報告中的細節提出了挑戰:“關於社會重新啟動速度的不同意見可能會引發分歧,尤其是在不同年齡,以及不同地區和財富的人群當中。”
超越口罩的拘束
戴口罩對保護我們自己和周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也改變了人們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方式。美國紐約大學的神經學家傑伊·範·巴維爾表示,我們的大腦在看到他人後,會在幾百毫秒內處理其面部表情。在這段極端的時間裡,我們會決定這張臉代表的是朋友還是敵人,他們看起來是友好的,還是有威脅性的。在不習慣用面部覆蓋物的文化中,學習如何在戴口罩的情況下有效溝通可能需要做一定努力。
口罩可能會減少你和陌生人的互動,但與你的“朋友圈”之外的人交談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範·巴維爾建議,有必要開展強有力的宣傳活動,幫助人們了解口罩的功能,並使歐美國家的人們都能從新的角度來看待口罩。事實上,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日本有成千上萬的上班族每天都戴著口罩,這不是因為他們是疑病患者,而是因為他們得了感冒,出於想保護周圍人的需要。把戴口罩的人重新定義為那些有意願去體諒周圍人的人,人們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慷慨和溫暖。
目前,世界上還有許多人仍然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之下,人們必須盡可能地建立社交聯繫,以克服社會距離放大的障礙。心理學家勞瑞·桑托斯認為,為了與陌生人接觸,我們必須違背自己關於“什麼是最好”的直覺。如果我們找不到方法來解決孤獨的問題,可能就會在抵禦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面臨長期的精神和身體健康危機的挑戰。如今,人們需要創造性地實現這種社交聯繫,同時又要保證安全。大衛·依格曼在《朋友圈》的結尾提出了一個關於來世場景的警告:
“失去的人群讓你孤獨。你開始抱怨所有你可能會見到的人。但沒有人傾聽或同情你,因為這正是你活著的時候所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