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預計年底前發射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於登雲說,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展望未來,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和技術利用。
於登雲說,我國正開展空間站研製和載人登月深化論證。按照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計劃,目前已完成載人飛船、空間實驗室階段工作。隨著長征五號B火箭的首飛成功,我國空間站工程建設進入了實質階段。我國還計劃建設無人月球科研站,開展載人登月工作。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於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福州舉行。
中科院啟動“太極二號”雙星計劃探測空間引力波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岳良說,中科院正在啟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二步“太極二號”雙星計劃。
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於2019年8月成功發射。吳岳良18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太極一號’第一階段在軌技術驗證結果全面高於設計指標,’太極一號’邁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奠基性的第一步,其實驗結果驗證了’太極計劃’技術路線的正確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中科院從2008年開始前瞻論證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可行性,經過多年科學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確定了“單星、雙星、三星 ”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和路線圖。
科學家2015年首次在地面直接觀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有別於地基探測,在空間可以探測到中低頻段的引力波信號,能夠發現天體質量更大、距離更遙遠的引力波波源,揭示更為豐富的天體物理過程。但由於引力波信號極其微弱,實施空間引力波探測挑戰巨大。
“太極計劃”重點瞄準中等質量雙黑洞合併過程,其引力波探測星組是由三顆衛星組成的等邊三角形,在地球繞日軌道發射入軌後繞日運行。吳岳良說,與地基探測相比,在太陽軌道探測引力波可以避開地球重力梯度噪聲的影響,同時還能滿足探測器溫度變化控制在百萬分之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