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的富人和窮人住在同一條街上會是個啥樣子?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 Google Street ” ?當時谷歌公司,開著一堆專用街景車,天天在路上拍拍拍,然後把街道全景都放在這個App 裡。本來它是作為Google Earth 的補充功能,用來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虛擬遊覽。
不過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人太多了,慢慢畫風就變得沙雕起來。。。
有人在上面看到了享受午休的奧特曼:
或者是偶遇了曬日光浴的ET:
甚至還能看場Live 版的戰鬥民族追熊。。。
以前小辣椒無聊的時候,都會打開它找點樂子。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個類似的網站,也能宅家看世界,只不過地圖的坐標不再是經緯度,而是 “ 家庭收入” 。
這個名為“美元街”的網站(網址:https://www.gapminder.org/dollar-street/),展示了來自全世界65 個國家的、超過414 個家庭的照片,並且把它們按照家庭收入,整理在一整條坐標軸上。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全球的富人和窮人都住在了同一條街上。最貧窮的人住在街的一頭,最富有的人住在另一頭。
把坐標軸拖到最右邊,可以看看家庭收入高的富人們合影:
拖到最左邊,看看低收入家庭的合影 :
如果你對某一個家庭產生了興趣,點擊進入家庭,就能看到詳細的家庭介紹。還能看看這個家庭擁有的各種物品:床、車、食物、飾品等等。
小辣椒想著去觀摩觀摩月入將近兩萬美元的某個法國家庭,結果發現也不過如此嘛。。。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一個生活用品,查看這個物件在不同收入家庭中的差別。
就比如,我們每天都會用的牙膏和牙刷。在收入條的最右邊,富裕的瑞典女生,使用著刷毛柔軟的牙刷。
收入比較低的地區,人們就只能用木棍代替牙刷。
拖動到最左邊後,你能看到在東非的國家馬拉維,一位婦女甚至連木棍都用不上,只能勉強用自己的手指。
而她的牙膏,竟然就是牆上的泥土。
讓小辣椒感覺到震撼的是,在我們會為伴侶用錯牙刷而生氣的時候,有的家庭甚至連一支能用的牙刷都沒有。
在這個網站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必需品,可以橫向對比。
比如生活用水,從河水、井水,到直飲水。
比如一日三餐,從食物短缺、勉強有營養,到美汁汁儿的秘製菜餚。
在相對富裕的歐洲家庭裡,橫向對比廚具,也能看到不少有趣的細節。
普通家庭,塑料和金屬混雜;最右邊的超小康家庭,不僅分門別類收納,甚至在廚具櫃裡,又套娃了一個小廚具盒,專門用來收納迷你餐具。。。
更有趣的是,如果你把相似收入的家庭拿來對比,你會發現驚人的相似,哪怕他們根本不在同一個半球 。
中國富人小區的遊樂設施,與美國的看起來出自同一個設計師之手:
他們的臥室,基本用的是同種材質的被子、同樣類型的床。
而中國窮人家庭的照片,和尼日利亞同收入家庭的照片混在一起,似乎也很難分出區別。
他們用同樣的自然材料搭建建築:
坐同樣的塑料椅子:
甚至連做飯的鍋具都一毛一樣:
在看到這幅圖之前,我還以為這樣的燒水方式是中國特產呢。。。
不過這也側面表現出,也許文化並不是造成差異的原因,收入才是。
現在想想自己不理解的那些上流操作,或許真的是因為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吧。
除了生活條件的對比之外,網站的攝影師們還拍下了每個家庭 “ 最喜愛的物品” ,這個部分就少了點現實的殘酷,多了一點可愛和溫情。
在富裕的家庭裡,有人偏愛很有年代感的手機,有人捨不得一個有些發舊了的玩偶:
一個月收入過萬的烏克蘭家庭,選擇了寶寶出生的紀念相冊:
而貧窮的家庭,有的選擇了用來糊口的小雞、菜刀;有的選擇了用來娛樂的電視、手機;有的選擇了有特殊紀念意義的衣服、包包:
美元街收集這些圖片,似乎是想傳達一個很簡單、但是經常被忽略的事實 :我們與世界另一端的人,有著比想像中更多的共同點,也有著比想像中更多的不同。
我們幻想歐洲人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但其實烏克蘭人洗頭也用潘婷:
自以為2020 年,全球人都應該有了廁紙,然而還有無數家庭只能用葉子,或者寫過字的草稿紙:
大部分網上沖浪的時間,我們都被框定在同樣興趣、同樣階層的人當中,享受著智能推薦的便利,也忽略著發生在其他地方的別樣生活。
這一次,美元街把富人和窮人放在了同一條街上。我們看世界的窗口,終於又一次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