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行規”的蘋果為什麼要下決心“拆台”?
科技公司不應該愚弄用戶,獲得用戶的信任,讓他們充分了解數據的流向,比只盯著廣告收益的數字更有意義。雖然新款iPhone 缺席,但美國當地時間9 月16 日,蘋果如約推送了iOS 14 給果粉們“解饞”。關於iOS 14 的新功能、新花樣無需贅述,6 月份的WWDC 開發者大會上已經充分展示過。
但有一個細節,作為用戶你是一定要了解的:在iOS 14 新系統裡,蘋果將廣告追踪功能做成了一個可開關的隱私選項,任何App 試圖讀取用戶的設備ID 時,都會彈窗詢問用戶是否同意。
這顯然是擋了谷歌、Facebook的財路。
因為它們的廣告系統需要追踪用戶線上行為,進行精準的廣告推送。如果用戶選擇不開放廣告追踪功能,這些大公司廣告業務的盈收顯然會受挫。據《福布斯》給出的預測,iOS 14 的這個更新,可能會影響全球800 億美元廣告市場的收入。
可以說,iPhone用一個“彈窗”,對這些大公司的要害進行了精準打擊。蘋果並沒有考慮合作夥伴的商業利益,它已經率先“背叛”了行規。
行業“默認”,蘋果說“不”
我們使用的每部蘋果手機都包含有一個IDFA廣告識別符(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簡稱IDFA),各大互聯網公司用這個識別符來追踪用戶行為、記錄廣告投放所獲得的下載或購買轉化次數,而廣告主以此決定向各流量平台支付多少廣告費用。
譬如,之所以你在A 電商平台瀏覽過某款商品後,打開B 新聞客戶端會看到同款產品的廣告,正是因為兩個A、B 兩個應用讀取了你iPhone 的IDFA。
這樣一套追踪機制,為廣告商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隱私問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爭議的焦點在於隱私,解決辦法則在於“透明度”。大部分用戶在使用互聯網產品時,並不清楚這些產品出於什麼目的,獲取了自己哪些隱私信息,是如何做到的。為保護隱私,用戶需要了解科技產品收集信息的整個過程,並有權進行干預、控制。
2016 年,歐盟推出了史上最嚴格的數據法案GDPR。兩年後,GDPR 正式生效。各家科技巨頭的相關產品功能也都陸續上線。
和蘋果的隱私頁麵類似,用戶可以隨時登錄谷歌、Facebook 的賬號後台,查看自己在這些科技公司眼裡“是個什麼樣的形象”。現在,在谷歌的廣告設置頁面裡,用戶可以看到谷歌給自己貼上的全部廣告標籤,包括性別、年齡、所在地區、手機系統、音樂電影口味、體育愛好……用戶可以刪除某一個單獨的標籤,也可以一鍵關閉整個“個性化廣告”功能。
打開“數據和隱私”頁面,用戶能夠自主更新個人數據或刪除賬戶| Apple
但問題在於,這些功能都是默認開啟的,大部分用戶仍然不會主動去查看、修改自己的廣告標籤,關閉追踪功能。
所以蘋果決定繼續推動這件事。
在iOS 14 上,蘋果將每一台iPhone 的廣告追踪功能做成了一個顯性的隱私選項。當用戶第一次打開App 時,iOS 會主動詢問用戶“是否同意App 對你進行跨網站、App 的追踪?”。顯然,大量用戶會選擇拒絕。
iOS 14 允許用戶關閉應用對設備進行跨網站、App 的追踪| Apple
根據蘋果一貫的態度,App 開發者不能因為用戶“拒絕被追踪”,就限制用戶正常使用App。如果App 因為用戶拒絕開啟某個權限就不正常運行,面臨的後果很可能是直接無法上架App Store。類似的做法在安卓平台上則屢見不鮮。
而且蘋果早就想到了這一層,在iOS 14 上,用戶如果選擇“拒絕被追踪”,蘋果不會告訴App“用戶拒絕了”,而是會向App 返回一個隨機生成的“假設備ID” ,開發者沒有手段對這些ID 的真偽進行高效分辨。
即便如此,開發者沒有理由指責蘋果。IDFA 廣告追踪功能仍然存在,控制權仍然掌握用戶手上,蘋果只不過是把“默認開啟”變成了“默認詢問”。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默認狀態”的改變,或許能改變整個線上廣告行業的遊戲規則。
被劫財路,不知所措
8 月,Facebook 明確表示,iOS 的這一改變將削弱它投放個性化廣告的能力,對未來財務狀況帶來打擊。如果無法進行精準推送,Facebook 廣告的投放效果會大幅下降,直接影響廣告的價格。Facebook 在iOS 14 測試版上進行了小規模測試,結果是廣告收入出現了50% 的斷崖式下跌。
儘管iPhone 在用戶數量上並不佔據市場主流,iPhone 用戶的消費能力,廣告價值卻是更高的。
2020 年第一季度,iOS 應用市場規模高達150 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安卓的兩倍。考慮到Facebook 和谷歌在iOS App 裡投放的廣告有一大部分都是遊戲廣告,這部分業務對兩家公司至關重要。
根據App Annie 給出的數據,全球用戶在蘋果App Store 消費的金額達到了150 億美金| App Annie
面臨挑戰的不止是谷歌和Facebook。由於整個市場對IDFA 的依賴程度太高,影響很快會傳導至整個行業,包括購買廣告的客戶,以及依賴廣告模式獲得收入的App 開發者。摩根士丹利表示,整個廣告行業的收入都會受到損害。
連暴雪都受到了影響。8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主營業務並非手機遊戲的動視暴雪表示,正在權衡各種解決方案,以應對iOS 的變化。方案包括“要求用戶提供郵件地址(進行追踪)”或“向用戶推送提示,請求啟動追踪功能”。
據《第一財經周刊》報導稱,6 月22 日蘋果開發者大會結束後,國內幾家互聯網大公司的數據合規部門都炸了鍋。有匿名人士爆料,他所在的公司迅速組建了上百人的工作群,評估“IDFA 新政”對公司廣告生意的影響;並排查公司的所有應用,確認是否有條款觸犯到蘋果即將推出的iOS 14 版本中與用戶隱私相關的新規。
幾乎所有以程序化廣告——千人千面——為主要商業模式的互聯網公司,全都在緊急處理這個“麻煩”。而應對這個麻煩似乎比一年前應對安卓系手機廠商推出的“ID 權限改變”還要更困難一些。
2019 年,國內四大安卓系手機公司也曾對開發者關閉了查看用戶設備ID 的權限,不過它們給出了一個可變動ID——OAID(Open Anonymous Device Identifier,匿名設備標識符)——的替代方案,這個OAID 可關閉,也可以被重置,用戶如果願意,可以每天都重置他在互聯網上的數字身份。
這種可變動ID 雖然有一定的生命週期限制,但還不至於動搖程序化廣告的根基。蘋果這次在iOS 14 上提供的可選項控制,直接是要斷了合作夥伴們的財路。
9 月初,迫於各方面的壓力,蘋果決定推遲該功能的上線時間到2021 年初。蘋果表示會給開發者更多時間,對App 進行調整,以適應這一新變化。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只不過,蘋果想扮演的不只是“破壞者”的角色。在向IDFA 模式重拳出擊的同時,它也設計了一套新的“重建方案”。
兩年前,蘋果就自己設計了一套針對iOS 的廣告追踪框架,SKAdNetwork。它與IDFA 一樣,可以追踪廣告投放的效果。不同的是,SKAd 不會追踪特定的用戶或設備,而只會追踪“行為”。
具體來說,當用戶點擊一條廣告,SKAd 會為這次點擊行為分配一個ID,然後展示被推廣的App 頁面,如果用戶下載、安裝、運行了App,SKAd 就會記錄下後續的操作,並將結果發給廣告商。廣告商仍然能夠評估投放效果,只是不知道誰被轉化了。
相比IDFA,SKAd 顯然提高了精準投放的難度,但廣告商別無選擇。8 月末,谷歌已經在最新版的廣告SDK 裡加入了對SKAdNetwork 的支持,Facebook 也宣布將在未來的SDK 中加入相關支持。
蘋果一直將“隱私”看作重要的產品戰略,不斷推出比業界平均水平更嚴格的隱私保護功能。
2017 年,蘋果在Safari 瀏覽器上推出了“智能防追踪”功能,會默認定期清除瀏覽器cookies 緩存,阻斷了廣告平台對用戶長期的跨網頁追踪。之後,每一年的系統更新,蘋果都會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這個功能。
類似的舉措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蘋果很早就禁止App 讀取手機用於聯網的MAC 地址,防止用戶的身份被追踪。iOS 14 裡,蘋果將這個功能進一步強化,會針對每一個不同的Wi-Fi 網絡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MAC 地址,防止了公共Wi-Fi 通過這個功能對用戶位置進行追踪。
庫克在各種場合反复表示,“我們不會把顧客當成產品(賣掉)”,強調蘋果的商業模式建立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基礎上。蘋果製作了一系列強調隱私的產品廣告,喊出了“隱私?那就選iPhone。”(Privacy? That’s iPhone)的口號。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隱私問題,單靠蘋果一家公司顯然是不夠的。今天,整個科技行業都面臨著空前質疑,用戶對隱私問題的擔憂,早已不只針對某一個產品、某一家公司。這種擔憂正演變為對整個科技行業,對一切技術的不信任。
在今年七月份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你會發現議員們的問題散亂,時常跑題,難得抓住重點,但他們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削弱科技公司的獨立地位。因為發展至今,科技走在政治和立法之前,像Facebook、谷歌、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公司有演變成政策制定者和監管者的趨勢,這是政府所不願看到的。
當科技公司不斷變大變強,甚至有成為科技權貴的可能時,政府就會想辦法去約束它們,甚至將它們的力量為自己所用。
蘋果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它一定不願意看到“科技和人類對立”這樣的事情發生。從功利的角度來講,這也是一種砸自己飯碗的愚蠢行為。
表面上看,蘋果像是做出了“背叛”隊友的舉動,但它主動“拆台”的舉動更像是一種“自保”,甚至不惜“搞破壞”來維護科技公司向上發展的通路和機會。
如果科技公司不做出改變,任由技術悲觀情緒蔓延,最後只會造成“雙輸”的局面。
而這種商人般的“睿智”,早在十年前,喬布斯就已經為蘋果做出了表率。
十年前的D8 大會上,莫博士談到了科技產品帶來的隱私擔憂。當時喬布斯旗幟鮮明地與“整個矽谷”劃清界限。在解釋蘋果處理隱私問題的方式時,他說:
“我們相信用戶是聰明的,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有些人或許願意分享更多數據,但你必須先獲得他們的允許,每一次都去詢問,直到他們主動要求你不要再問了。讓他們明確了解,你會拿他們的數據去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