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追回已撥項目資金
今年初,兩篇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文中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被指“吹捧導師”,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經調查,論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公示。
處理決定書顯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監督委員會”)在對基金項目進行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徐中民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批准號91125019)申請書中,多名參與人員的身份信息與他們發表論文中標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經調查核實,徐中民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批准號91125019)第4至第9參與者共6人的職稱均填寫為助理研究員,但其中5人在項目申請時(2011年3月)是徐中民指導的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另1人是徐中民項目組臨聘人員,無職稱。徐中民在其項目申請書中提供了大量的虛假信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對上述問題的發生負有疏於監管的責任。
經監督委員會五屆六次全體委員會議審議,自然科學基金委2020年第15次委務會議決定,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 》第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撤銷徐中民2011年獲資助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批准號91125019),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徐中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給予徐中民通報批評。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第十九條第一項和第十二條的規定,給予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