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地投放人臉識別垃圾桶專家:必要性不足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隨著垃圾分類的推廣,在北京、浙江、廣東、福建、內蒙古等地,部分小區內新擺設的垃圾投放設施配備上了人臉識別技術。去年4月,北京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上線了人臉識別垃圾桶。
預先完成註冊的居民扔垃圾時,垃圾桶將用數秒的時間自動“刷臉”。在識別出居民身份後,垃圾桶蓋打開,還能根據垃圾重量為居民返還一定積分。
除了“刷臉”,居民也可以使用按鈕或刷卡打開垃圾桶蓋。
然而,有不少居民選擇使用按鍵打開垃圾桶,而非“刷臉”。
刷臉需要等一會兒,刷臉後過快投入垃圾難以獲得積分,隱私顧慮……人臉識別垃圾桶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不少問題。
其中,隱私顧慮成為民眾關心的問題之一。
據工作人員稱,居民需要上傳居住地址信息和人臉照片到系統中,所以部分居民不太願意註冊。他們會向居民介紹後台系統的安全性,負責該系統的企業也有簽署相關的保密協議。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王新銳認為,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垃圾分類場景上的必要性不足,並且過於草率。儘管這或許會為用戶帶來便利,但這與其中存在的風險是不對稱的——人臉等生物識別信息一旦洩露,對信息主體將造成不可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