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上造的火箭為什麼都給運去海上發射了?
前有SpaceX的獵鷹系列運載火箭,最近則是我國的長征十一號火箭,這些在大地上製造的火箭,一個個都跑去海洋上發射升空,難道是這陸地不夠大,還是這海洋有什麼魔力?9月1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據央視新聞報導,本次發射採用“一箭九星”方式順利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作者丨油醋
本次發射的衛星組成包括“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在上一次發射失敗後此番終於順利升空。本次發射的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分辨率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將為中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提供遙感服務。
除了衛星組列,此次的發射場地值得關注。本次發射地點沒有設在常規的四大發射中心(酒泉、太原、西昌、文昌),而是在黃海海域上實行發射。無獨有偶,大洋彼岸意在最終將火箭推向商用的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也在8月表示“海洋太空港是星際飛船及其運載火箭的未來”。
全世界的火箭都上趕著離開陸地,在陸地上順利發射了這麼多年後,火箭為什麼要搬去海上?
離赤道越近越好
海上相比陸地的優勢之一,是能更接近低緯度的赤道地區,這意味著可以最大程度借到地球的自轉速度來提升火箭的運載能力。
因緯度不同,地球表面各地的線速度(切面速度)會發生變化,並與緯度成反比——這可以理解為在角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各緯度上的人隨著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一致,於是周長越長的低緯度地區,人的“奔跑”也越快。這個“奔跑速度”就可以理解為線速度。地表的線速度可以視為火箭擁有的初始速度,借到的初始速度越大,火箭需要達到目標速度所需的推進劑燃料就越少,從而火箭的運載能力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海上發射平台更容易大規模移動。而由於公海的存在,理論上任何國家的火箭發射都可以移動到接近赤道的位置來實施,因此海上場景成為火箭發射提昇運載能力上限的突破口之一。
▲ 深藍色為公海區域
除此之外,海上發射利於進行特殊軌道任務,比如為了滿足更複雜的商業用途,小傾角衛星被越來越重視。而據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火箭從赤道附近發射,可以避免衛星軌道傾角變化產生能量消耗,可以同時提高火箭運載能力以及使用壽命。
比陸地發射更安全
除了運載能力的提升,海上發射的安全隱患也更小。
火箭升空後助推器燃料耗盡會掉落,更壞的情況是,火箭發射一旦失敗也會落回地面。所以落區安全是火箭發射任務中的重要考慮因素。因此發射基地往往設在人口稀少的地域。以國內四大發射中心為例,酒泉和太原發射中心分別設在戈壁灘和沙漠邊緣,西昌和文昌發射基地前者居於大涼山腹地,後者臨海。四地都是低人口密度地區。
海面對於火箭發射無異於在一片無人區,任務設計中對於落區位置的控制可以更為寬容。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發射基地,如美國的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俄羅斯的普列謝茨克基地等,都設立在濱海位置,且發射朝向面向海域,其中都有出於第三方安全性的考慮。
▲ 全球航天發射場佈局
如果火箭發射大規模投入商用,甚至在未來成為一種交通工具。那麼發射時巨大的噪音也是考慮因素之一。馬斯克對於SpaceX星際飛船的使用構想是一年1000次發射任務,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他表示未來星際飛船可能以從海上發射為主,主要是出於飛船起飛頻繁且噪音太大的考慮。
自然環境成變數
但海上發射並不是全無風險,多變的自然環境是不可忽視的未知因素。
在世界各國的航天發射過程中,有一套“火箭發射天氣標準(weather launch commit criteria)”需要嚴格遵守。其中對避免積雲,雷暴等天氣狀態有嚴格要求。今年早些時候SpaceX載人航天發射計劃最初就曾經由於天氣原因被迫推遲。
▲ 火箭發射天氣標準(weather launch commit criteria)
而相比陸地,海上局部的自然環境多變且更難預測。海上發生雷暴天氣的概率較高,且具有高鹽霧(指大氣中由含鹽微小液滴所構成的彌散系統)的特性。前者會干擾電子設備,後者則會腐蝕暴露在外的設備表面。並且海上黴菌濃度高,會造成有機材料的黴化變質並引起電器元件的短路等狀況。
在美國航天飛機的任務歷史中,接近半數的延期發射都與天氣因素相關。“天有不測風雲”是海上發射的最大變數,運載火箭設備選型和發射方案都需要根據海上環境做相應調整。
同時由於水面不同於陸地,發射平台需要實現長時間航向保持、動態方位傳遞等動基座瞄準技術研究及試驗驗證。為了保證人員安全,這一切都需要遠程操控,平台上需要實現無人值守發射。這也是海上火箭發射在面臨嚴苛的自然環境因素之外,另一方面的技術難點。
但目前看來,這些困難都無法阻擋火箭們前往汪洋大海發射升空的決心,火箭和海洋是越靠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