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進入2.0時代,飛天雲平台加數字原生操作系統
在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宣布阿里雲進入2.0時代:飛天雲這個“超級計算機”,將裝上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就像Windows讓電腦走進千家萬戶一樣,升級後的雲讓人類和雲計算的交互更加容易,讓雲能夠普及到更多企業、更多人。
當天,阿里巴巴發布了第一台雲電腦無影和第一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將雲的變革帶入終端。張建鋒認為,雲端一體和雲釘一體是數字原生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這兩大戰略將改變人們使用雲的方式、改變應用開發的方式,開創一種全新的雲計算形態。
張建鋒回顧過去10年,阿里云自研飛天雲平台,造了一台“超級計算機”,讓IT基礎設施突破物理限制,成為社會化的公共基礎設施。十年間,幾乎所有超級APP都誕生在雲上,人工智能、移動協同等技術在雲上得到極大普及。疫情之後,雲更是“從天上走到了我們的身邊”,他表示,2020年是“萬物皆可云”的一年,云成為了時代的載體,成為數字化發展的標誌。

但這還不夠,張建鋒認為,企業不僅需要解決IT資源的問題,還需要解決應用智能化、數據化和移動化的問題,這就需要一個更完整、更易用的平台。在1.0時期,雲像是一個“DOS系統的計算機”,需要掌握一套複雜的代碼指令來運行,而2.0的雲就像一個“ Windows系統的計算機”,不需要懂代碼,點一點圖形界面就能搭建自己的應用。
他表示,阿里雲從1.0升級為2.0,就是給原來簡單狹義的飛天雲平台,裝上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提供類似Windows窗口式的界面,讓不懂代碼的人也能用起來雲的能力。這將為人類和雲計算的交互提供一種全新的模式,讓雲更加易用,讓應用開發更加容易。任何企業和個人不需要看懂代碼,就能具備雲化、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IoT的能力。
更進一步,張建鋒表示,升級2.0之後,雲將深刻改變企業組織的形態,不單讓企業信息系統變得更加敏捷和智能,更是增強組織間的協作,帶來高效的社會化大協同。這是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阿里雲在過去幾年的努力中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他認為,這是數字化升級的必由之路,讓企業組織更加智能,真正邁入數字化的社會。
“雲釘一體”和“雲端一體”是數字原生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張建鋒表示,雲釘一體為企業開發應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台,讓應用開發更加容易。很多企業開發簡單應用,只需要點點鼠標就能完成,這是傳統模式不可想像的。他舉例說,釘釘
上有很多企業搭建了上千個應用,阿里巴巴就有超過1500個應用,深刻改變了企業運作的方式。
張建鋒表示,雲釘一體提高了應用開發效率,特別對於沒有技術能力的中小微企業,他們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建立自己的企業應用,加快了創新的速度。當所有企業都變得更加敏捷之後,社會大協同的效率也將極大提升,數據顯示,釘釘上已經出現數個超百萬人的組織,跨組織協同也在迅速加強。
同時,雲的發展也將深刻變革終端,張建鋒認為,雲端一體將推雲入端,讓萬物能夠擁有云的能力。在現場,他展示了第一台雲電腦“無影”,通過僅有名片大小的終端,就可以連接雲端的服務,擁有一台無限算力的超級電腦,“只要配一個屏幕,就能做你現在電腦上做的任何事情,也能做你現在電腦上做不了的事情。隨著雲的發展,未來每個人在雲上都會有一台自己的主機,隨時隨地把計算力進行擴充。”
此外,阿里巴巴還發布了第一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同時發布機器人平台,正式進軍機器人賽道。張建鋒表示,機器與人類交互溝通、協作共生的時代剛剛開始。面對未來世界龐大的機器人需求,達摩院同步推出了一個智能機器人平台,對外開放機器人通用技術和能力模塊。
除了輪式機器人,機器人平台還會開發雙足、履帶等不同類型機器人產品,用於救火救災、防疫消殺、機場服務、景區導覽、安全巡防等場景。